五四爱国运动对莆田的影响
1919年4月,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中国人民无比愤慨,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并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莆田青年学生得知消息后,率先积极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行示威和抵制日货运动。莆田学运自5月22日酝酿罢课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发展,直到7月底筹设莆田国货公司为止,前后长达两个月之久,影响极为深远。
5月29日,省立十中、第四师范、哲理、砺青、城南、麟峰、育英等1 6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联合罢课,并在射圃里(今莆田中山中学内)举行有1000多名师生参加的声援大会,会后,师生们不顾军警阻拦,进行示威游行,绕经全城各大街小巷至北校场(今九五医院),沿途高呼“还我青岛”、“恢复国权”、“抵制日货”、“严惩卖国贼”等口号,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爱国之情溢于言表。6月11日,省立十中、四师、哲理三校再次罢课,学生们纷纷走向街头演讲。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遭到了莆田统治当局的阻止,他们下令各学校提前进行期末考试无效后,匆匆宣布从6月13日起即放暑假,借以分散学生们的斗争力量。但学生们没有因此而减弱战斗热情。放假的第二天,莆田学生联合会即告成立。6月21日,学联会组织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学生们在烈日下,从城关跋涉六七十里路,深入到黄石、笏石等集镇、农村进行宣传,使群众深受教育,纷纷表示支持学生行动。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是当时反帝爱国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莆田学生利用罢课的时间,四出检查日货,劝阻百姓抵制日货。学联会成立后,还特地组织了“学生讲演团”和“学生稽查团”,进行抵制日货和使用国货的宣传鼓动工作,使反帝爱国运动发展成为有各界各阶层参加的群众运动。7月,学联会邀请城区、涵江等地商会代表共同商议组织“莆阳提倡国货联合会”,学生代表黄祖宪登台演说,言词痛切激昂,声泪俱下,商人们皆当场签名发誓不卖日货,并加入“莆阳提倡国货联合会”。此外,学生们还自筹资金,组织了一个国货公司,自办国货沿街和上门推销,以激起群众的爱国热情。
五四运动不仅激发了广大知识青年的爱国热情,也促进青年们对新文化的渴求。五四运动后,在莆田掀起一股提倡科学民主、废止尊孔读经、推广白话文和普通话的热潮。一时间各校在教学上普遍改文言文为白话文。为了发挥戏剧对民众的宣传引导作用,莆田的戏剧也进行改良。1920年7月,莆田学联会创办了第一张用白话文出版的报纸—《莆田新报》。该报揭露、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媚敌行为,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政治影响由城镇不断向乡村扩展。其他报纸,如美教会办的《奋兴报》也把文言文改为白话文,并开辟了新诗歌园地,刊载新思潮作品。
五四运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莆田人民的觉醒,使莆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它也为马列主义在莆田的传播,促进进步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