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石鼓山
□游心华
石鼓山,又名东渡山、东山,位于仙游县城以东四里。早在宋朝石鼓山就名闻四方,被堪舆学家视为县治水口的捍门山。
宋宝祐五年丁巳(1257年)最早的《仙谿志》在描述县治星土面势时写道,仙游一邑“西接蜚山,东列石鼓,北枕瀑布,南带仙溪,夹以二塘,水由艮出,文笔峰、铜鼎环列其旁。水绕山蟠,面势环翕,真东南壮邑也。”由此可见,石鼓山虽小,却是仙游东方的立足之地。石鼓山下,坤溪、仙溪双流交汇,山川逴砺,澄泓苍郁,秀气所钟,文脉骏发。
宋嘉定年间,兵部侍郎陈谠(1134年-1221年)致仕返乡后挺身而出,鼎力倡建安利(后改名“青龙桥”、“金凤桥”)、石马二桥,打通了连接木兰溪两岸的通道。此后,邑人在石鼓山之巅修建了东山宝塔,紧接着东山寺亦在山下拓基。
据乾隆间《仙游县志》记载:“东山塔为捍门将星。前贼围城,至累月不下,毁塔而城遂陷后,复造者三次,并有甲科之验。未及,又圮。近塔建而验,与前殊。识者或以为不利。盖今塔已非旧处矣。”
从县志记载中得知,东山塔自明清以来,固守山巅,与仙游县城隔水相望,为捍卫仙游县城,祈保一方平安,屡建奇功,亦为仙游文脉之所在。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一月,倭寇纠集数万贼众围攻仙游,知县陈大有、典史陈贤与乡民坚守55日,倭寇阴谋未能得逞。十二月二十六日,军门谭纶、总兵戚继光率领大部队从浙江义乌火速赶来,一举歼灭了来犯之敌,仙游县城化险为夷,倭寇从此灭迹。
清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郑成功派遣党羽林胜率兵攻打仙游,围困半月未果,后派兵上石鼓山将东山塔摧毁,于是仙游城被郑军攻陷,百姓惨遭涂炭。顺治十四年翰林检讨陈子达在《功德碑记》里记载了这段往事。
关于顺治十一年毁塔陷城事件,乾隆间《仙游县志》卷二十八“职官志·名宦篇”记载如下:“陈有虞,字嗣昭,富平人。以进士知县事。顺治十一年十一月,郑成功遣其党林胜等薄城,有虞严守御,夜缒乡壮击贼,围益急,援兵不至。明年正月五日,贼于城东南角暗穿地窖、埋火药,药发城陷。有虞单骑巷战,身受重伤,至城西拱桥,马蹶,死于桥侧。士民哀之,祀东关外报恩堂”。与县令陈有虞同日殉难的还有典史沈显卿、都司王家楨。由此可见,东山塔对仙游县城安危息息相关。
石鼓山南麓是东山寺,始建年代未详。仅从《重建东山寺缘起》碑文中略知一二。相传,南宋大儒朱熹(1130年-1200年)曾为东山寺题匾“文明气象”,明清及民国时期代有修葺,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释坚藻法师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东山寺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重建东山寺缘起》碑,全文如下:东山寺位于仙游城南之东渡山麓。东渡山原作“石鼓山”,山顶有石突起如鼓,故名。此地山环水绕,风物幽胜,登山东眺,天马来朝,势若飞腾;南睹鸣峰,松柏苍翠;西望城关木兰溪,水如玉带奔流;北仰灵山,层峦迭嶂,雄伟磅礴,诚游观之胜地也。山中珍卉嘉木间错而植,奇石古洞足资幽探,山光水色照耀几席,远离坐嚣,俨然世外。
宋明已来,代有沙门棲止,此中梵行清净,感动檀越,施山益地,遂成伽蓝。山顶原有浮图,顺治十一年(1654年)毁于寇,修而复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邑绅徐万安移址重建,崩于雷雨。南宋名贤朱熹曾游兹山,书“文明气象”匾额,寺僧宝之。至今犹存。
明万历进士郑瑞星来山探胜,书“石鼓”二字刻之于石,并制联语以志兹山之胜,由是名山梵宇相得益彰,骚人墨客接踵而至矣。
然虽兰若清静,盛誉久著,而沧海桑田,兴废靡常,清乾隆年间昙光法师,民国戊午(1918年)明通、明达二法师,解放以来净芳、性见、法来三法师,屡有修建……佛历2533年岁次己巳(1989年)四月八日,东山寺明德、坚安、持德仝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