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莆仙戏发展“革故鼎新”的人——卢炳宜
近日,笔者走近一位长期以来为莆仙戏的发展执着于“革故鼎新”的艺人。
莆仙戏艺人,卢炳宜,现年47岁,荔城区黄石镇和平村沟边人,现为3个民间业余剧团团长、6个剧团股东。31年来一直热心莆仙戏文化事业,为了改变莆仙戏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多陋习,卢炳宜下定决心推陈出新,对“老戏老看”的莆仙戏作出大刀阔斧的改革。
说起卢炳宜,先简要谈谈他的成长历程。黄石镇自古为历史文化大镇,历史渊源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老中青少代代传承传帮带,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活动范围。黄石镇沟边自然村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鲤舞的发源地,2008年沟边九鲤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炳宜就出生于沟边自然村,从小在文化积淀深厚的氛围中熏陶成长,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了他的莆仙戏艺术细胞,他的脑海里储藏着太多有关莆仙戏的内容。
卢炳宜16岁开始登台演出,扮演小生,28岁担任莆田市雷音剧团团长,33岁发起成立荔城区戏馆这一民间社团,并担任馆长,并陆续成为3个民间业余剧团团长、6个剧团股东。一路艰辛走来,不知不觉从事莆仙戏文化事业已31载;31年来,从“小生”、“戏馆馆长”到“剧团团长”,角色虽然不断转变,但不变的是,一直痴迷、执着于莆仙戏改良的一颗滚烫的心,满腔的热血都为的是莆仙戏能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加宽广的天地。
为了更好的发扬莆仙戏的文化内涵,他决心成立一个崭新的专业剧团,把常年累月精心营织的“五个新”特点融入其中:一是剧本新,特地邀请莆田本土知名剧作家编写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新剧本,内容涉及江梅妃、陈经邦、林兆恩等耳熟能详的莆田历史文化名人,莆田老百姓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极易引起共鸣,激发戏迷热爱家乡、热爱莆田本土文化情感;二是数量新,打破传统做法,舞台演员人数得到增加,前台从通常的12-13人增至22人,后台从通常4人增至6人以上;三是舞台新,舞台不管是灯光还是设备全都焕然一新,崭新的舞台灯光设备效果奇佳,色彩丰富多样,低温,演员不会因过去传统的散热灯而满头大汗、全身湿透,新产品用电负荷小,安全系数高,还可节约三分之二的电费。四是戏裳新,演员戏裳焕然一新,在传统戏裳基础上作一些改进。五是面貌新,不断“招兵买马”,精心挑选引进优秀演员,对演职人员的文化修养、练功吊嗓等基本功进行正规化训练,使得演员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莆仙戏职业“艺人”标准树立全新形象。
说起莆仙戏的悠久历史,大多莆田人都能说出一二。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种之一,起源于木偶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1000多年历史,比闻名世界的京剧“年长”800岁,它享有“南戏遗响”美誉,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文化价值深厚,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莆仙戏吸取了民间社会文化与传统艺术资源,是莆仙传统文化和民俗景观的缩影,是莆仙(莆田、仙游)人的唯一家乡戏。
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他同类民间文化剧团一样,莆仙戏如何生存与发展也深深地困扰着莆仙戏艺人们。
谈起莆仙戏当前现状,卢炳宜不无担忧地说道:“缺乏新意剧情,艺术内涵逐步流失,观众趋于老年化并逐步流失,市场萎缩,人才不济,良莠混杂,莆仙戏的发展前景的确不容乐观。”长期根植于农村基层,卢炳宜此番看法是他内心感受最真实的体现。作为莆仙戏艺人,对于莆仙戏的困窘,卢炳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改变莆仙戏“管理不规范、剧目内容单调、情节雷同、思想内蕴缺失”等诸多现状,福建省鸿达专业团新剧团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组建当中,努力打造莆仙戏全新艺术形象。
说到卢炳宜对莆仙戏的“改革创新”,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为了有效解决大部分戏迷听戏听腔听不懂戏内容的突出问题,不至于出现“鸭子听雷公”类似的尴尬局面,卢炳宜率先想到采用电脑幻灯片放映剧本字幕,这样一来,新老戏迷对每一出莆仙戏的剧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管是晚上还是中午,都可以采用电脑幻灯片放映。后来,在卢炳宜的带动下,电脑幻灯片便在全市各个剧团中铺开,并得到莆仙戏艺人、戏迷们的认可。
对此,笔者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说来自己也是此番改良的直接受益者,自从采用电脑幻灯片放映剧本字幕以后,颇喜欢咬文嚼字的我每每看完戏,对戏剧内中剧情便有了深入的了解,看完戏之后还会把观感说与他人一同分享。
采访接近尾声,笔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卢炳宜的内心世界是与莆仙戏这一古老戏种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莆仙戏的荣辱兴衰与其息息相关。(蔡建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