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莆田“七月半”习俗

    莆田“七月半”习俗

      □刘青华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莆田人俗称“七月半”,有祭祀祖先和普度亡魂等习俗,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深切追念和哀思。

      “初九初十,金水滴滴;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小时候,我们是哼着这首“七月半”民谣度过中元节的。

      农历七月初九初十,家家户户忙着做金粿、印糕等传统食品。制作“金水”的古法是用干稻草、干黄豆枝叶等烧成灰后浸入盆内,经多次过滤、多次沉淀,再把上层清澈的滤液倒出,便制成了含碱的“金水”。如今,人们图省事,直接购买一些食用碱,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清水即可兑成“金水”。

      金粿颜色金黄,是中元节主要的供品之一。磨好的糯米浆加入一定量的“金水”(或碱水),搅拌均匀后,把米浆倒入铺满薄纸的蒸笼中蒸熟。待金粿温度凉下来时,用花生油擦拭一遍表面。金粿质嫩软黏,不用刀切,只用线割,再蘸以蜂蜜、白糖或红糖,别有一番滋味。可油炸,再辅以沙拉酱等佐料,又是一种新鲜吃法。

      制作印糕是把当季新收成的粳米按比例加入少量糯米搅匀,倒入水桶中浸泡一夜,捞起沥干,磨成米粉,将其摊在“大笠孤”内阴至七成干即可。然后,加入适量白糖,不停搅拌,让其与白糖充分融合。取出印糕模,用小碗把米粉舀入小竹筛,筛出细粉,这样做出来的印糕无颗粒感、口感更佳。让细米粉撒满20个预制的、排列紧凑的空印模里,适当按压,让每个印糕饱满。用木尺轻轻刮平、刮净印模表面多余的米粉,取一块与印模一般大小且面板上贴好白纸的蒸板盖上。将印模翻个身,倒扣在蒸板上,用木尺子敲打印模背面,让其脱模。向上提起印模,此时蒸板上落满20个规规整整的印糕,将其放入热水锅中蒸煮10分钟即可。

      印糕模上一般刻有“吉星高照”“福禄寿喜”“招财进宝”“状元及第”等字样和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动物形状,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蒸熟的印糕要尽快从木板上取下来,以防黏底。用特制的筷子沾着食品红在每个印糕的中间部位点上一束“红花”。刚出锅的印糕最好吃,颜色洁白,味香甜糯,软硬适中。

      莆田有些地方不做印糕只做马糕。马糕又名薄荷糕或宝糕,仙游人称为白糕。马糕最初是用薄荷叶铺于蒸笼中,蒸制而成的一种韧性十足、清香扑鼻的多层米糕。此法始于明代,如今已无人照此法炮制了。

      农历七月十三十四这两天,已出嫁的女儿,若娘家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已故的,每年都要领着夫婿携着儿女回娘家哭奠“送纸”。

      女儿回娘家“送纸”时,要挑去一担祭品,里面装有果品、猪头、猪蹄、金粿、印糕和纸箔等。娘家人要象征性地收些礼,同时必须给女儿回礼。回礼的物品通常是红灯笼1对、碗10个、婴儿坐用的“车椅轿”等礼品,让女儿挑回家,表示添丁幸福、生活甜美,故有“挑来挑去”之说。

      农历七月十五为主祭日,莆田人俗称“接公妈”。是日,外出的人们纷纷回家,与亲人齐聚一堂,共祭祖先。

      中元节当晚,莆田界外沿海一些地方的农村百姓,会用白纸折成各式各样的莲花、船只等,在中间点上蜡烛后,将其放于河面上随波漂流,以“放水灯”的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一些寺庙还举办普度和盂兰会。

      待到农历七月十六,每家每户仍旧要举办“送公妈”祭祀,待祭祀完毕,“七月半”才圆满结束。

      “七月半”莆田民间有一定的禁忌。诸如:七月初一至十六逢单日,特别是七月初七这一天,娘家父母等老人健在的,出嫁的女儿及女婿不能回娘家探亲;家中父母等老人健在的人家,不喜亲戚或朋友在七月半期间突兀串门;家人聚餐时,切忌把筷子插在饭中央;七月半忌讳深夜回家等。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