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莆仙方言熟语中的语言艺术特色

    莆仙方言熟语中的语言艺术特色

      【山中无虎,狗猞猁为王】

      这句是由普通话俗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翻衍而来的。狗猞猁,也称为山狗,是生长在山野中一种类似北方猞猁的野生动物,但它不像狸猫,而是像狗。常在夜里潜到甘蔗田里咬啃甘蔗,糟蹋庄稼。

      莆仙方言俗语之所以将“猴子”改为“狗猞猁”,固然有本地不产猴子的地域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就是跟猴子比起来,狗猞猁既无本领,且还令人讨厌。

      改动词语,本身就是语言中的一种艺术,这一改动,使本俗语在涵义上产生了第一重含义,即是采用借喻修辞手法,寓指在人才欠缺的情况之下,竟然能让这种令人讨厌而又没本领的平庸之辈占据了领导地位。以表达出发自内心不服的一句感叹之语。句中以“山中”喻“整个集体”,以“虎”喻“人才”,以“狗猞猁”喻“无名之辈”。其例句是:(不服气口吻)伊这种侬会做校长?真是~!

      狗猞猁令人最讨厌之处,就是特别爱嚎叫,莆仙方言称为“音同猴叫”。而且拖长的嚎叫声像报丧的暗亡鸟啼叫似的。所以有人就把“狗猞猁”谐音为“音同猴泻啼”,意为“最能啼嚷”,就把“山中无虎,狗猞猁为王”这句俗语谐为“山中无虎,泻啼为王”,其意即喻为在人才欠缺的情况之下,最能嚷得最大声的人就会被人拥为王。这是本俗语在借喻修辞的基础上,再采用谐音修辞手法的语言艺术所产生的第二重含义。

      【蜀个山头蜀只鹧鸪】

      喻每一个地域范围内,只能由一个人作主。

      这句俗语跟普通话俗话“一山不容二虎”的意思相似,而莆仙方言俗话为何单要以“鹧鸪”来作为地盘的霸主形象代表,而不选其他的霸主形象呢?原来,这也是在借喻修辞的基础上,再采用谐音和双关修辞手法的一种语言艺术。即是以“蜀个山头”喻“一方地域”,以“蜀只鹧鸪”喻“单独一人”。莆仙方言中的“鹧”可谐为一手遮天的“遮”;“鸪”可谐振为“孤”。这样,这一俗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地盘(山头)上,只能是一个一手遮天称孤之人独霸。

      【有钱时头唱梁洲序,无钱时头唱尺工六】

      指那些不会安排生活的人,有钱时花天酒地,无钱时到处伸手哭穷。

      梁洲序是莆仙曲中的一个曲调,是台上人物富贵得势之时的唱曲。尺工六是刚学乐器时起始的简单谱调,相当现时的简谱“梭咪来”。

      本语以“有钱时候唱梁洲序”之曲的得意情状,代指为“有钱时候就可以大手大脚地乱花钱”的情景。因“尺工六”与莆仙方言“凄光溜”(凄惨得光溜溜的意思)谐音。就借“无钱时候唱尺工六”曲时,而由谐音“凄光溜”一语代指“无钱时的凄惨落魄状况”的含义。以“唱梁洲序”代“得意之时花天酒地”,以“唱尺工六”代“凄惨情景”。在语言艺术上是在借代修辞的基础上,再采用谐音和双关修辞手法。

      【大鼎炒秤锤】

      形容大声大吵情状。

      莆仙方言中的“大鼎”与“大声”是近音,“炒”与“吵”是谐音,因秤锤放在大鼎中炒,炒时须用力搅炒,故为大炒,而谐为大吵。再则,炒时铁秤锤碰磕铁鼎,其声音必定是非常大声的,故此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谐音和双关的两种修辞手法。

      【杨文广破天门阵】

      意为“闲话连篇,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

      把破天门阵的人说是杨文广,而不是穆桂英。有人发现这是胡说,于是说:“伊罔呣黄切讲(他随便乱说)”。在这里,是把“杨文广”用近音和谐音结合起来为 “伊罔讲”。这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同时采用谐音和双关的两种修辞手法。

      【兄不见嫂在】

      意是说“门上锁,人不在”。

      在莆仙方言中“嫂”与“锁”为谐音,由“嫂”借代“锁”,再由与“嫂”相关联的“人”来取代“兄”。这样,“兄不见嫂在”这句就变成了“人不见锁在”。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同时采用借代、双关谐音的修辞手法。

      【鸭卜管鹅】

      其意是说,下级想要管上级。

      “鸭”与莆仙方言的“下音同鸭”谐音,“鹅”与莆仙方言的“悬县与切”近音。莆仙方言的“悬”是指高。为此,经近音和谐音相结合,就使“鸭卜管鹅”这句变成了“下想要管高”,即是“下级想要管上级”。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同时采用谐音和双关的两种修辞手法。

      【伤音同箱精熬郭学切无油】

      指为人过分精明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或利益。

      本语中的“精”是双关语,既指精肉的“精”,又指人“精明”的“精”。借“熬不出油”喻“得不到好处或利益”,转义为人过分精明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或利益。这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双关语和借喻的两种修辞手法。

      【蜀石匹 音同迫青炊都是头】

      指在一个单位或人群中,人人都想做头头来出主张指挥别人。

      在这里是借日常生活中吃完饭后,一碟青炊鱼剩下的全是头的情形,以“盘中的鱼头”与“集体中的头头”的双关,来喻“一个集体中人人都是头头”的含义。这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双关和借喻的两种修辞手法。

      【食屎配涂鲺音同勒】

      意指这个人很土,土得不懂得变通。也称“食屎配涂墼音同克”。

      这是借“食屎配涂鲺”来喻“很土的不合潮流行为”。其中“涂鲺音同勒”中的“涂”谐音为双关语“土”音。后因“涂鲺音同勒”与“涂墼音同克”相谐,一些地方就变成了“食屎配涂墼音同克”。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借喻和谐音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横柴卜锯直板】

      1、喻硬把没道理的要说成有道理。2、指强横的行为。

      把“横纹理的柴硬要锯成直板”的行为,喻为把“横道理硬说是直道理”,即把“没道理的硬说为有道理”的一种强辩。同时,借“横”音的双关,道出强横的行为。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借喻和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螃蟹展横行】

      喻横行霸道行为。

      借螃蟹横走的姿态,喻“横行霸道”的行为,以谐音作双关语。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蜀寺师姑都病囝】

      1、指全体人都有毛病。2、指所有的人都有问题。

      以“蜀寺师姑”指代“全体人”,以害“病囝”指代“病”,双关地暗指“有毛病”。如,班组长见车间没人来上班,一查,有的人病了,有的家中有事,有的有公假等等,他无可奈何地摇头说:“唉,蜀寺师姑都病囝咯。”

      以“病囝”即“怀孕”,指代“有问题”,因为尼姑是没结婚的,一旦怀孕必是有问题的。从而道出了“所有的人都有问题”的涵义。如生产队队长发现,谷场上的谷子少了很多,他怀疑是昨夜守场人监守自盗,气得大骂说:“看来这是蜀寺师姑都病囝咯!”

      本语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双关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铺袋尥留幼切水鸡】

      水鸡即青蛙,装在布袋中就会在布袋中相互尥踢。本地人把互相推诿称为“尥来尥去”,为此人们就以“尥”音的双关和借布袋中水鸡互相尥踢的现象,来喻“人们做事时互相推诿,或互相推卸责任”的行为。本语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借喻和双关的修辞手法。

      【白米饲音同处痾音同箍骹鸡】

      因损伤而跛足的鸡是很难养长大的,所以人们就以此喻白费劲。白米中的“白”是双关语,暗指白白地浪费米。本语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借喻和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师公吹笙——哪咤,哪咤】

      其意为“依然那样,依然那样”的意思。

      用“哪咤,哪咤”的笙响声谐音为莆仙方言的“依然那样,依然那样”应答的说话语气,这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摹绘修辞手法中的拟声方式。如,有人问一个生活过得不宽心的朋友说:“近来你日子过得怎么样?”那朋友摇头答说:“唉,师公吹笙——哪咤,哪咤。”

      【山鹗隹吼——咕咕,咕咕】其意为“很久很久”的意思。

      “咕咕,咕咕”的斑鸠叫声为莆仙方言的“久久,久久”的谐音,这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摹绘修辞手法中的拟声方式。

      【十二两巴音同棚巴音同爸】

      本语用山中鹧鸪“十二两巴巴”的叫声,双关谐音为“十二两平音同棚平”的见秤称杆不翘起的不甚满意口吻。人们在买卖称量东西时,一般是看秤杆平衡状态,若是秤杆尾翘起,表示所称的东西的量足够重;否则,就表示不是很够重。“十二两平平”即是指秤杆称十二两重东西时,只是平平地不上翘,跟平日所约定俗成的足重平衡状态相比,买者就会觉得不是很够重而表现出不甚满意的口吻。

      这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双关和摹绘修辞手法中的拟声方式。(吴松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