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枕琴
□今闲
涵江位于福建沿海中部,濒临兴化湾,处木兰溪入海口。这里海洋、平原、山区兼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历来商贸兴盛,有“小上海”之称。这里具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文化积淀丰厚,优秀人物辈出,体育、文化突出,民间音乐缭绕乡村。涵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文枕琴这一音乐瑰宝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人文环境。
(一)历史渊源
“文枕琴”系唐代“轧筝”遗存演化,经改良创新而来的。它原是莆田涵江民间古乐“文十番”中的主要乐器“蓁”。“蓁”又称“文蓁”(11条弦)或“蓁仔”(9条弦),因状如枕头,俗称“枕头琴”。“轧筝”是我国最初的拉弦乐器,古亦称“筑”。《史记·高祖本纪》有刘邦击筑的记载。皎然(公元八世纪)载《观李中丞洪二灵人唱轧筝歌》一诗中,已将轧筝的演奏形式,如以竹棒擦弦为伴奏的情景作了详细的描述。《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此外,宋代出版的《古代合璧事类备要》中也记载了“蓁形如瑟,两头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宋代陈旸所著《乐书》也写道:“唐有轧筝,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元代陈旅(莆田人)在《和萧秀才(歌风台)》诗中云:“台前小儿更击筑,筑声更似三侯章”,可见在宋、元时,扎筝在民间普遍流传。特别是明万历(1573~1620)间,邑人布衣姚旅所撰的《露书》,对“文十番”中的“蓁”更有详细的记载:“‘蓁’形似筝,筝十四弦,蓁九弦。筝长今五尺,蓁三尺五寸,以文梓为之。俗云:‘筑也’。但筑旧云:以竹击之。今用桃枝擦松香,以右手据之,稍似末形耳”。这说明“文十番”的乐器和演奏手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同时,以蓁为主的唐宋宫廷器乐与莆仙民间器乐糅合,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十番”,明万历间已盛行于莆仙民间。清代,陈文龙的《格致镜原》云:“筑形如琴,十三弦。鼓法,以左手扼之,右手以竹尺击之,随调应律,唐代编入雅乐。”《中国弓弦乐器史》提到“在福建省的莆田市,当地民间乐种‘文十番’中有轧筝的遗存,称之为‘文枕琴’”。随着时间流传,这一古老乐种濒于失传,“文蓁”也趋于绝迹。
文艺复苏后,在著名民族音乐研究专家王耀华,项阳、刘春曙教授,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著名作曲家郭祖荣、黄文栋先生的帮助和指导下,涵江区文联原主席、莆田县莆仙剧团原音乐工作者黄福安于1979年开始对这一古乐器进行改良和演奏创新,接着在1983年、1985年、1987年、1999年又相继改良,并综其“文十番”“文蓁”“枕头琴”的名称,取名为“文枕琴”。《中国弓弦乐器史》肯定黄福安对文枕琴的改造是卓有成效的(全国有多处对轧筝乐器的改良),认为黄福安对文枕琴的改造“大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演奏技巧,终于使文枕琴这件古老的乐器获得了新生”,并把莆田列为20世纪轧筝存在的主要地区之一。1981年起由黄福安用改良后“文枕琴”连续六届在福建省“武夷之春”音乐会、武夷音乐舞蹈节上获奖,先后又获国家文化部、广电部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作曲、表演二等奖,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音乐大赛作曲、表演铜奖,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二等奖(其女儿黄丹丹演奏),又培养了继黄丹丹之后的多名新手获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音乐大赛作曲金奖、辅导表演银奖、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赛二等奖,莆田市首届百花文艺奖授予文枕琴演奏节目“特别荣誉奖”。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媒介播出,并赴日本、港、澳表演交流。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多次观摩给予高度评价,中外多家报刊、音乐杂志对“文枕琴”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二)基本内容
“文枕琴”是“文十番”主奏乐器“蓁”的改良创新成果。“蓁”形如古琴,状似古筝,犹如早期藤编漆皮的枕头。琴上安9个或11个“人”字形琴马,上张丝弦,五声音阶排列。用芦苇杆抹上松香,一弦一音在弦上磨擦演奏。音量较小,音色深沉含蓄,略带噪音。改良后的琴,音色柔美典雅,保持特色,音域较宽。通过演奏创新,音域可达3个八度以上,音量大于原琴3倍,强弱变化自如,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改良后融二胡、提琴、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巧于一炉,成为一种能拉能弹、可捻可拨的拉弦乐器。
首次用改良后的“文枕琴”创新的曲目为独奏《思念》,获得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最高优秀节目奖,继后又有独奏《湄屿潮音》《港湾遐想》《幽谷清音》《海峡女神》,小合奏《潮音》及与唱相融的《一斛珠》《海峡通途》《清风颂》等曲目相继创作推出,并在全国、省各种大赛中获奖。专门介绍“文枕琴”乐器的文章于1985年《乐器》(第4期)发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人民音乐》《音乐生活》《福建日报》《福建音乐》及日本《八重山日报》《冲绳日报》等中外刊物作了报道介绍,还有《黄福安与他的文枕琴》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黄河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对外播出。
(三)基本特征
“文枕琴”继承发扬民间音乐传统文化,改良创新古乐器,使以蓁为主的唐宋古乐千年传扬,古为今用,融入现代文明,为乐坛增添光彩。基本特征:
1.在保持原有古乐器样式的基础上,对琴马、琴轴、琴弓、琴弦等作了革新。
2.在保持古琴音色典雅的特色上,改良为优美明亮、强弱自如、扩大音量的新乐器。
3.通过演奏的创新,扩大音域(音域可达3个八度以上),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并融二胡、提琴、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巧于一炉,成为一种能独奏、合奏、伴奏,能拉能弹、可捻可拨的时代感强的乐器。
(四)重要价值
文枕琴的成功改造,不仅促进了海内外进一步了解“文十番”的宝贵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而且传承了民间优秀音乐文化,使古老乐器焕发青春,在乐坛上增添光彩。
1.学术价值。文枕琴改良创新,弘扬了民间传统文化,提高了古老乐器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中国音乐史谱写新篇。
2.实用价值。文枕琴对民间古乐的发掘、抢救、保护及发展,对凸显古老文化精要,增添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五)传承谱系
从现存的涵江民间古乐“文十番”的传承及“蓁”(轧筝)的遗存资料看,现存资料仅知20世纪40年代演奏“蓁”的乐师有“郑山里(塘头三股村人)、郑金鸾(塘头三股村人,20世纪80年代仍邀请演奏)、郑立章(塘头三股村人,20世纪90年代仍邀请演奏)、郑下吾(哆头哆中村人)”。1963年,莆田县文化馆原音乐干部黄文栋带“文十番”节目赴泉州参加晋江地区第一届曲艺会演,1978年黄福安帮助重组塘头“文十番”队,1979年起黄福安开始对“文蓁”进行了多次改良创新。
(六)濒危状况
1.文枕琴作为传承民间古乐的新事物尚未被社会更深了解和接受。
2.虽然制作一批文枕琴,培养了新手,但在专业演出上仍然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
3.在现代音乐冲击下,文枕琴不如传统民乐如二胡、古筝等受到喜爱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