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一碗索面百般情

    一碗索面百般情

      □林成彬

    1.jpg2.jpg

      莆田父老总是把线面称作“索面”。仅仅从这种俗称的文字来源上看,就是汉唐上古的东东了。因为线面加工时,先把精制面粉加上适量的莆田贡盐,和团揉合后,先拉出象绳子般的粗面条,再反复拉成细线般的线面。早期的线面加工工艺比较粗糙,成品如一条条细绳子般,莆田方言按上古汉语称绳子为索,这就是莆田索面的由来了。

      莆田索面和兴化米粉这两项麦与米的精细加工技艺,体现了莆仙人民的生活智慧,已被双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而莆田民间对索面的烹饪功夫和巧妙用途,更足以体现莆田这个礼仪之邦的礼数意义和文献名邦的文化蕴含。

      在莆田各地,制作一碗索面都是一样的考究。一般用十种配料,称为十全十美。配料分别为鸡蛋、花生、紫菜、红菇、香菇、黄花菜、芥蓝菜(或豌豆)、炸豆腐丝、五花肉丝、香菜叶(或芹菜叶)。

      索面烹饪之法简单而复杂。先把配料中的花生米炸熟,五花肉煮熟后切成丝,豆腐切片油炸后切成丝,鸡蛋油煎成薄片后切成丝,香菇水发好后和红菇泡洗后入锅油炒至熟,芥蓝菜或豌豆放在沸汤中汆成七分熟,捞出放入油锅中炒熟,并加点盐。黄花菜泡浸后入锅炒熟。这些配料加工好后待用。然后把线面放入沸水中煮熟捞起,装入碗中,浇上适量葱头煸香的花生油,滴上一些料酒,用筷子撬松线面,不致粘糊。尔后,用筷子细心地把十种配料点缀碗面,这也是一门小小的艺术,要把花生、鸡蛋片丝、炸豆腐丝、黄花菜几种黄色配料和红菇的红色、香菇的褐色、芥蓝菜(或豌豆)和香菜叶(或芹莱叶)的绿色、五花肉丝的白色排列好,形成黄、红、褐、绿、白的五彩之色,寓意着“好釆头”。

      在碗面上排列的十种配料,都充满了吉祥的寓意。其中,黄花菜又名金尖,代表拔尖,出类拔萃,出人头地。紫菜丝寓意发财,紫气东来。炸豆腐俗称“浮豆腐”,象征事业上升上浮。五花肉丝象征花开富贵。花生寓意添丁,人丁兴旺。芥蓝或豌豆其色青青,寓意青春不老。红菇其色红艳,象征着生活和事业红红火火。香菇和香菜其味芳香,寓意着好名誉,名声香。鸡蛋不仅代表着团圆,还有鸡生蛋、蛋生鸡永续繁衍的含义。而碗中的索面,每一条都长长的,象征着长命百岁,莆仙方言“面”与“命”谐音,故有此说。

      这样的一碗索面,蕴含着百般深情的祝福,怪不得一碗索面,派用几多用场,绎出几多雅称。凡是男儿婚之喜日,不但新婚夫妇要吃一碗索面,雅称吃“象头面”。古代结婚叫结发,男女双方都要梳理发式,举行“象头礼”,所以,结婚时吃的索面称为“象头面”。在乡下,婚庆喜主人家还要做百十碗“象头面”送到族亲家中,以共同分享吉庆。

      无论男女,寿庆之日,都要吃一碗索面,祝福寿星长命百岁,这个场合,索面被雅称为“长寿面”。寿星在祝寿之日,还会烹制好多长寿面,分享给至亲好友,表示大家都会长寿。此俗叫“分十面”,因为莆田方言祝寿称为“做十”,即五十岁起,每增十岁,都要隆重庆祝一番。孩子出生满月时,除了孩子要象征性地吃点索面,主家还要烹制好一批索面,分给亲朋好友,共享共庆,俗称分“出月面”。亲朋要出远门饯行时,或从远方阔别故里归来时,都要为之做好一碗索面。出远门的,为之送顺风,叫“顺风面”。荣归的,为之接风,叫“接风面”。亲朋在人生旅途中不幸遇险遭难,逢灾历劫,而后化危为安的,都要为之制作一碗索面,为之压惊,为之慰籍,民间雅称为“求长面”,意为有长长的生命在,一切灾难都不可怕!

      凡是做生日的人,都要为之备好一碗索面,雅称“生日面”,以祝福其长生不老。

      凡贵客亲人上门,主人都会为之烹制一碗索面,先行款待之礼,雅称“点心面”。

      莆田人在春节正月初一早上和正月初四或初五做大岁的早餐,人人都要依例吃上一碗索面,雅称的“祝岁面”,寓意吃了这碗索面,就增加一岁了,所以有“祝岁面”吃过添一岁”的说法。

      索面在莆田元宵佳节中最为流行。因为是一场盛大的人神共享、文化交融、友谊交往的节日,里社村庄之间,轮流着庆祝上元佳节,由各地推举的福首主持节庆系列活动。其中的重头戏是迎神赛会,互相邀约亲朋好友来看“闹热”,这样,竟然把一日的元宵节延长到近一个月。在这个漫长的节日中,接待四方来客宾朋的食品最常见用一碗索面,被称为“元宵面”。这种元宵面通常作为待客的午餐,也算是一种方便餐。而元宵晚餐则被称为“吃元宵暝”,文人雅称为“元宵宴”。随着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莆田现有妈祖庙宇一千多座。妈祖女神的元宵巡安、三月二十三日的生诞庆典、九月初九的升天纪念活动以及每月初一、十六的进香朝拜,每座妈祖庙都会迎来大批的妈祖信众。妈祖庙接待信众时,大多采用一碗索面,既方便,又有很深厚的文化意义,因为索面制作的食材大都来自祭祀妈祖的贡品,线面、紫菜、香菇、红菇等都是现成的,而且是供神之物,祭事完毕后,用以烹制出一碗碗可口的索面,被称为“吃福余”,吃过之后保平安。因此,这种索面被雅称为“妈祖面”“平安面”。莆田索面作为一种吉祥美食,不仅仅成为当地人的至爱美食,也成为八方来客青睐之物。因为区区一碗索面,蕴含着浓浓的地方味、文化味和人情味。

      正是:一碗索面百般情,千载流传到如今。吉祥美食斯为首,个中滋味实无穷!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