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解放前涵江各小学概况

    解放前涵江各小学概况

      解放前,涵江镇是个商业中心,生意非常兴旺,常与江苏、浙江、福州、厦门等地商贸来往。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仅次于城里,也是较为发达的。

      清朝末,废除科举后,涵江镇知识界和工商界中有识之士,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积极创办了铸新小学堂,成为涵江地方第一所小学,与城里的砺青小学堂齐名,故民间有一句流传着“城内砺青,涵江铸新”。

      接着,又有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美育和育德女子小学(堂),福建省教育厅创办的省立第四实验小学,还有镇内人士创办的培原、新义、沙坂、涵商、雨川等小学(堂)。

      以上这些小学,多数是私人办的,有的因人事变动,经费来源无法保障,被迫停办。所以,到抗日战争之前,只有5所小学,其中县立3所,即实验、楼下、沙坂小学,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私立的2所,即美育、育德女子小学。

      1939年上半年,日军飞机经常来涵江狂轰滥炸,为避开日本侵略军飞机的轰炸,各小学纷纷迁至农村上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日军无力对我后方进行骚扰,故各小学又迁回原址上课。未迁回的有楼下和沙坂2所小学,并已更名为当地的中心小学。后来,沙坂小学又迁回原址上课。

      1942年以后,涵江镇又创办楼下、延宁、霞徐等3所国民学校。

      1943年,私立美育和育德女子小学,因学校经费发生困难,合并为育涵小学。

      现根据《莆田文史资料》,对涵江在解放前创办的几所小学作简要介绍。

      铸新小学

      1902年,由集奎曾家和卢埕杨家等发起创办的,校址在楼下街,今涵西街道中心小学内。

      先后任校长的有:黄胜白、陈柱生、曾振光。

      教员有刘钟英、张宗渠、陈情表、陈绍苍、宋少廉、程定逵、连文瀛、陈鹤、曾广茂、童复元等。

      1927年(民国十六年),学校隆重举行25周年校庆活动,学校“话剧”演出,市民叫“学生戏”,吸引了众多观众,表示这在涵江还是第一次的。后改为县立铸新小学。

      1934年冬,学校因经费困难,经批准与培原小学合并,更名为县立楼下小学,由郑景星任校长,不到一年,由陈善元接任。这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人数增至300多人。

      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日机轰炸,1939年上半年,学校迁至西天尾峰林村上课。

      1940年上半年,更名为囊山乡中心小学,这一年夏季毕业生多数是涵江人。

      美育小学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由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校址在顶铺尾今涵江旧车站内。

      先后任校长的有:美国传教士蒲星氏、程吕底亚和华人李可桢、黄文鸿、宋邦章、宋学连、高挺伟、林兴文、陈日恩、林壤、林满秀、陈兆恩等。

      创办前,学生人数只有100人左右。学生的来源有涵江、山区、沿海等,故在校寄宿生占40%。当时山区、沿海虽有学校,只有初小班,没有高小班,所以学生要念高小班,只有来涵江报名,由于适应发展,学生人数增至200多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外来经费中断,1943年(民国二十二年)与育德女子小学合并,更名为私立育涵小学,校址设在原美育小学内。

      育德女子小学

      1908年,也是由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校址在顶铺今实验小学内。

      先后任校长的有:林瑞英、宋亨嘉、程珍珠、陈赛芬等。

      招收的学生以女子为主。当时,女子念书的不多,学生人数不多。后来从教徒中招一些年纪较小的男学生。

      与美育小学合并后,更名为私立育涵小学,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办,更名为顶铺小学,以后又并入实验小学.

      培原小学

      1913年(民国二年),由霞徐黄家发起创办的,校址在观顶坡东部的一座旧佛寺内。北伐后,改为县立培原小学。

      先后任校长的有:黄缙、黄士涛、郑翊汉、孔祥梁、黄金钟、易祖绅、郑秉钲等。教员有魏汉槎、陈情表、曾纯斋、方四澜、郑仰文、曾撰异、方慰苍、方国霖、郭彭宵、林景福、郑亦汉、陈庆云、陈大经、郑景星等。

      从创办至20年代,学生人数增至150人左右,在涵江地方,成为一所影响较大的小学,与铸新小学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

      1934年冬,与铸新小学合并,更名为县立楼下小学,校址设在原铸新小学内。

      新义小学

      民国初年,由延宁陈义裕等捐资创办的,校址在延宁陈氏宗祠内,后改为第二区立新义小学。学生有140人左右。学校采取复式教学。

      沙坂小学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由保尾黄家创办,校址先在太师庙内,后迁至九帝庙内。

      由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成绩和体育等方面,可与涵江实验小学相抗衡,所以在城涵小学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日机轰炸,于1939年上半年,迁到白沙镇东泉村石梯寺和附近的鸡笼山上课,第二学期,又迁到码头村上课。1940年上半年,更名为集码乡中心学校,1942年,学校中多数是码头和附近农村的学生。

      1943年秋季,学校核准迁回涵江原址上课,老师仍是原班人马,并先后更名为涵江西区中心小学、涵江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

      涵商小学

      1926年(民国十五年),由豆饼业陈镜平、陈镜鸿兄弟和江春沂等创办的,校址在原寿泽书院内,因是商人创办的,招收学生以商人家庭为主,故校名叫涵商小学。学校开设6个班级,学生近100人,学校于1932年停办。

      雨川小学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商人陈澎霖创办,校址在塘北村王氏宗祠内,学校规模小,办学时间短,不久就停办。

      实验小学

      1928年(民国十七年),福建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4个道各设立一所省立实验小学。经时任该厅第一科科长郑琴德的努力下,厦门道的一所设在莆田。并在涵江工商界人士陈杰人、江祖筵、陈澎霖、方德敬等支持下,校址设在紫璜山上,先后更名的有:涵江中心小学、涵江镇东区中心学校、涵江镇中心国民学校、涵江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学校经费由省教育厅拨付,老师学历多数为大专以上,教学认真,办学成绩居全市前列。刚创办时,学生只有200人左右,1933年,学生增至600多人,抗战胜利后,学生增至1200多人。据了解,目前学生有3000多人,是重点中心小学。

      龙楼保国民学校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在原楼下小学的校址上创办的,因学校规模小,只设初小班,以后又设高小班,采取复式教学办法。

      随着形势变化,学校更名为楼港保国民学校。

      延宁保国民学校

      1943年春季,由当地人士刘寿民、吴国珍的支持下创办的。校址在关帝庙和妈祖宫(今涵一中内)。

      初办只有初小班,1944年增设高小班。

      霞徐保国民学校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创办的,校址在新宫埕旧妈祖宫内。只开设初小班。

      霞徐儿童失学补习班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秋季,因涵江各小学均迁至附近农村上课,但幼年的儿童是不能跟着前往的。为此,霞徐有一些热心教育事业的青年,创办一所儿童失学补习班,时间只有一年多。校长吴云孙,教员黄文雄、黄祖渝、姚金莲(女)、王丹凤(女)、李珍珠(女)等,都是义务教育的。 (黄祥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