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通志》, 郑樵一生学问的综合

    《通志》, 郑樵一生学问的综合

      □陈春阳

      南宋莆田人郑樵是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家。主要著作有《通志》200卷,五百多万字,当今称《通志》为纪传体中国综合史料通史,是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又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史书。

      郑樵自谓“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郑樵千余卷著作都是为了编写《通志》打下基础,《通志》无疑是郑樵一生学问的综合。除了天文地理、虫草鱼木等动植物学,《通志》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中医药学、文献学、图书馆学、编辑学、史学、金石、图谱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纵观郑樵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草堂中读书和著述的,一生五易草堂明代陈循在《寰宇通志》中评价:惟有莆田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郑樵终身不仕科举,目的是专心读书治史,编写《通志》。21岁开始,郑樵外出求访藏书家,边借读图书边教子弟,抄写撮要。他裹被负粮四处周游遍访,遇有藏书之家,他必登门求借读尽乃去。莆田凡有藏书官宦之家、士人学者、住持高僧等,他披览阅遍,无一遗漏。在每一次访书借读回归之后,就在书堂辛勤整理读书内容提要,编写学科分门著作文稿。绍兴三十一年(1161)10月,郑樵《通志》完稿,亲赴临安献书。

      南宋时人已经对郑樵的学问给予高度评价。“早就听闻贤卿的大名了,你致力于详细阐述古代学说,自成一家之言。朕真是相见恨晚啊!”“听见贤卿这样高明深远的议论,朕早已忘记了疲倦。”这是宋高宗赵构与郑樵畅谈后发自内心的感慨。陆游曾云:“予绍兴庚辰、辛巳间,在朝路识郑渔仲,好识博古,诚佳士也。”南宋曹勋评价郑樵“博学醇德,名冠闽川。早持文柄,乡社曰贤。”自宋以来,历代重视研究者,代不乏人。

      《通志》充分展现了郑樵学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一是建设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二是第一个以山林穷儒身份依靠自己成为名垂千古的史学家;三是第一个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四是勤于考证、考订,第一个发出“诗、书为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史学革命的号召。五是第一个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一样重要;六是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近代史学家梁启超评价说,宋郑樵提倡史学革命,以犀利的目光横扫两千年来史学界,认为仅六人有创作之才,郑樵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首次提出郑樵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的大学问家,高度评价郑樵对中国史界的杰出贡献。《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正因为这些特点和特色,《通志》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被后人誉为“三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历史典籍,是古代知识分子必读之书,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的说法。

      清代著名学者、礼部尚书纪晓岚敬重郑樵及其后裔,欣赏郑樵《通志》及其学问。郑樵后裔郑文炳两度孤身一人千里寻父,从湖南背负父亲骨骸回乡安葬;纪晓岚获悉后,深受感动,擢请乾隆皇帝恩建“孝子坊”于圆智庵东边的驿道上,并亲自撰写楹联“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左合工评”,题书刻石以表彰。乾隆年间纪晓岚诏修“三通”及续《通志》时评价郑樵:“自班固以后,断代为史,而会通之义不著。宋臣郑樵《通志》,乃始搜纂缀辑,上下数千载,综其行事,灿烂成一家之言,厥功伟矣!”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南北宋间记诵之富,考证之勤,实未有过于樵者。”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全面阐述了郑樵史学的重要价值,肯定了郑樵《通志》是独断之学,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一书在世界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书中多次提到郑樵及其《通志》,认为《通志》中含有大量的科学内容,肯定了《通志》的科学思想性。由此可见,郑樵及其《通志》的影响所及已经超越国界。1962年11月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途次莆田》诗中以“夹漈藏书有遗孑”,抒发了自己对郑樵先生的敬仰之情。

      至今,莆田人还津津乐道地传说着郑樵的故事,说他是月华的化身、曾智斗鲤鱼精、能日读万卷书。郑樵还与同时代大理学家朱熹有着生动的轶事典故“朱熹访郑樵”“延寿桥毁书”。

      郑樵精神以及他的《通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