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文化界人士座谈莆仙戏的传承与传播

    文化界人士座谈莆仙戏的传承与传播

      提炼文化遗产精华 展示宏大戏曲文献

      文化界人士座谈莆仙戏的传承与传播

     11月26日,历时七年多的《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编纂出版告罄。《丛书》由莆田市政协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联合编纂,内容经过精挑细选,字斟句酌汇编而成。全书23卷,每卷45万多字,共1000多万字,涵括传统剧表演科介、锣鼓经、音乐曲牌、舞台美术、戏曲史料等诸多方面,不但是莆仙戏文化遗产的精华,也是我市有史以来出版的篇幅最宏大的一部传统戏曲文献,还是全国地方剧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史料典籍,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当天,参与《丛书》校注的莆仙戏专家、学者、老艺人齐聚一堂,举行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莆仙戏的传承与传播展开谈论。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市政协原秘书长、《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主编吕品:
    保留重要物化资料

      作为《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主编,莆田市政协原秘书长吕品谈起长达七年多的编纂工作感慨万千。他说,《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编纂工程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把出版《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列入莆田市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编纂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史料性、规范性的文化精品,为莆仙戏申报世遗提供重要的物化资料。
      吕品在座谈会上感谢了社会各界对编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还谈到,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提供了珍藏50多年的古剧目抄本和历史资料,保障了编纂工作的文献资料传统性、学术性。
      “这项工作不仅是莆仙戏历代艺人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吕品透露,不少老艺人虽然无法直接参与编纂工作,但都表示愿意献计出力,不少人还贡献出毕生研究成果。第一批卷本问世分发后,来电来文索书者络绎不绝。《丛书》受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他还说,莆仙戏传统剧目之多是全国其他地方剧种少见的,目前可查的有5000多个,现存有剧本的3000多个,其中不乏历史名作、力作,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之一大瑰宝。在编纂过程中,校注者们始终坚持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编纂的17卷剧本类共选注236个传统剧本。这些古剧目都是经过反复论证比较来挑选确定,既有业界公认的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密切相关的剧目,又有莆仙艺人自创的代表性剧目。在校注过程中,每卷的校注稿都反反复复修改不下十遍,最多有达15遍之多。编纂工作劳心费神,工作量大、难度大、稿酬低,但参与者凭着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莆仙戏的情结与执着,不计名利地完成这项工作,为后人研究地方戏曲文化和莆仙方言保留可借鉴的历史资料。

    点击查看原图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
    了不起的文化工程

      只有编纂过古籍的人才知道,花费七年多时间编这样一套丛书时间是非常短的,足以见得校注之紧迫与艰辛。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评章是《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的另一位主编。他认为,这套《丛书》的编注与出版是了不起的文化工程,把现代文化学者对艺术、文化、生活的经验凝聚下来,传承给子孙后代。
          王评章说,我们常常强调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其实没有传统就更没有文化。文化需要创造,更需要积累,创新是一种发展,积累也是一种发展。文化之用在深在厚、在于“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他建议,文化发展既应提倡“协同创新”,也不能忽视 “还本汲深”,从文化的基因中获取生命的原始活力,获取开新的能力。
         王评章说,此书的告罄是应运而生,是莆田文化自我审视,自我继承、发展的要求。它所蕴含的意义不仅包括地方戏剧、宗教、方言等方面的价值,还在于展示了古代莆仙人日常的生活方式、态度、价值信念、情感经历、心理模式、人际关系,对生活的承受能力、认识能力,以及尊严、意志等万般人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光辉。

    点击查看原图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榕:
    推动文化遗产传承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榕是《丛书》的副主编,不但完成了3卷的校注编纂,也参与《丛书》的审校工作,对编纂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
      杨榕在座谈会上说,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以往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史料集》附录的莆仙戏传统剧目名录为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莆仙戏历史悠久,剧目丰富,戏班众多。历史上有名字可寻的戏班达200多个,关于莆田戏班社的资料,这是目前全省地方剧种中最丰富的。这对于研究福建民间戏班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杨榕说。
      杨榕认为,这是一部莆仙戏文献集大成巨著,是迄今为止我省规模和篇幅最大的地方戏丛书。其中大量的调查资料出自当事人、知情者,其内容的可信度极强。若详细阅读该卷本,可清晰地把握莆仙戏文献发展脉络,把握莆仙戏发展历史与文献形成的关系,对于研究莆仙戏历史发展具有参照作用。它的出版将推动莆仙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为其他剧种编纂同一类型丛书提供经验,减少在工作中的弯路。

    点击查看原图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尚宪:
    展莆仙戏丰富资源

      历时七年的《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编纂出版告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尚宪特地从厦门赶来莆田参加座谈会,与其他校注者一起谈论编纂期间的甘苦。
      郑尚宪说,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莆仙戏,具有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生机勃郁的特点,环顾全国现存的上百个戏曲剧种,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的,仅有莆仙戏。在全国大多数古老剧种都严重衰微,甚至濒于绝境的大环境下,莆仙戏老树新花、独放异彩是一种十分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这一辉煌巨著里,收录的莆仙戏传统剧目极为丰富,包括宋元南戏、目连戏、明代南戏、明清传奇,以及民国时期的剧目,这些入选剧目既有通行的历史演义、神话故事、战争风云,又有地方掌故、乡贤事迹和民间传说,充分展示了传统莆仙戏的丰富资源。
      郑尚宪认为,《丛书》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和系统性,立体反映了莆仙戏的艺术积淀,全景式地展示莆仙戏的历史全貌和特点。它的问世,对研究中国戏曲史、福建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学院中文系教授刘福铸:
    提供方言语法用例

         “《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收录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方言剧本,记录的方言资料丰富而生动,为莆仙方言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莆仙语口语词记录资料,使许多有音无字语词得到记录和反映。”莆田学院中文系教授、《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副主编刘福铸说。
      刘福铸说,唐朝以来,以莆仙方言为载体的莆仙戏十分盛行,至今仍有相当的生命力。据上世纪50年代统计,莆仙戏是全国也是世界上保存古剧目和古剧本最多的地方剧种。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在莆仙方言区,上演原汁原味古剧本的戏剧已经很少,了解传统戏剧情节的老人难以寻访,对莆仙方言俗语、谚语、歌谣有所研究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
         他认为,这套《丛书》对研究方言土语书面纪录的方言字,提供丰富文献,为研究这些“土字”,还原于日常生活、人名、俚歌记录。还反映记录方言中的古代语句,像戏剧中的“嗏”、“但吾”等,古语中的“伊”、“汝”等。此外,《丛书》还记录许多方言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固定词汇,提供权威的方言语法用例。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市作协主席王顺镇:
    铸造莆仙文化基因

      “莆仙人有‘三宝’,学校(私塾)、寺庙和戏台。”莆田市作协主席王顺镇说,私塾传承儒家文化,寺庙传承佛家道家文化,而戏台所演的戏文,包罗万象,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王顺镇说,莆仙戏有五千多个传统剧本,但很多人并不晓得这5000多个传统剧本意味着什么。只有把莆仙戏的传统剧本数量与全国各剧种的十几、二十个、数百个相比之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这5000多个传统剧本经受住时空的打磨与锤炼,是大集体创作的结晶。因为戏曲的传播不止于剧本。传统剧本里的故事在现实的排演过程中经过剧作家、排戏师傅、演员以及民众等多方修改、认可、印证,最后才成为经典。
         除了对思维方式的形塑外,王顺镇认为莆仙戏也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日常交流方式。莆仙人经常会用到戏曲典故,比如“蒙正住瓦窑”、“有人救刘锡,无人救华岳三娘” (《吕蒙正》)等。而与莆仙戏剧有关的熟语谚语的数量至少有1000多个,说俗语的人熟悉剧情,听的人也会将许多剧情在心中重演一遍。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市剧协主席姚清水:
    无私奉献助推成功

      “编纂这套《丛书》的积极性源于大家有‘戏病’,不搞戏曲会生病。”莆田市剧协主席姚清水幽默地说。
      姚清水说,现当代由于受到其他新兴艺术的冲击而渐趋边缘,今人对于传统精华的固守已很困难,遑论创新。所以表演科介重编,只能重于重视传统。重编工作需要出新,这就需要在形式与内容的表达上,寻求现代技术与眼光,以契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编纂《表演科介》卷本时,他大胆地采用现代拍照技术与电脑线描处理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以往手描图解失真的难题。
      重编工作是个卷帙浩繁的工程,让姚清水感动的是,莆仙戏剧界诸多老艺人不计酬劳、不耽辛苦,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本卷图解选用实拍照片900幅以上,均由市戏迷协会的戏迷跟随拍照;选用线描图150幅左右,都由美术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协助完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统筹协调,市艺术馆提供拍照场地,市艺校、莆仙戏剧团、仙游鲤声剧团等提供男女演员充当模特,使科介拍编纂以有序地进行。  

    点击查看原图
    原仙游县文化局退休干部王富恩:
    人才培养宝贵教材

      “泉州出版的文化丛书,因校注有所欠缺而受到荷兰籍学者龙彼得教授的批评,这套《丛书》弥补了这一缺憾。”原仙游县文化局退休干部王富恩说,此次校注工作,让他深深感悟莆仙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深奥。
      在座谈会上,王富恩还讲起《西游记》的故事。他说,他在编纂第14卷的《剧本》时,把收藏在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的原莆田县和仙游县的编剧小组分别选送的两套《西游记》抄本都校注出来,供读者对比、研究。据老艺人回忆,《西游记》一般是配合《目连戏》演的,即夜里演《目连戏》,白天演《西游记》。
      莆仙戏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之称。传统剧目是用莆仙方言编写,在剧本的校注过程中,王富恩感受到莆仙方言的复杂、丰富。他说,《丛书》不仅让人深化对莆仙文化的认识,也为兴化大地培养新的戏曲文化人才队伍提供了宝贵教材。他希望这套《丛书》的编纂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地方文化的关注与重视,推动莆仙戏发展。

    点击查看原图

    原莆仙戏一团鼓手郑清和:
    改变传统传承方式

      “作为一名老艺人,能够参加《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里《锣鼓经》的编著,为莆仙戏的传承尽绵薄之力,我感到荣幸和欣慰。”原莆仙戏一团鼓手郑清和说。
      郑清和老家在莆田沿海农村,那里民风淳朴,民俗活动繁多。小时候,每逢村里社戏,爱看戏的他总是跟着大人坐在戏棚前一场不漏地看到深夜戏散了为止。他们村有一支八乐队,他的父亲曾在队里弹奏八角琴,他从小耳濡目染,竟也学会了唱几首乐曲。在他看来,古老的莆仙戏传统曲牌丰富,整理莆仙戏传统鼓点是他多年来的心愿。《锣鼓经》卷本的出版,是一次总结,弥补了此前莆仙戏传统鼓点没有系统参考资料的遗憾。
      建国前,莆仙戏的传承都是一代代口传身教,薪火相传,基本上没有文字传授。建国后,虽然有几次莆仙戏发掘和抢救,但都未能形成系统的资料,没有一部系列丛书问世。郑清和认为,此次《丛书》的出版发行,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授传承方式,这对传承弘扬莆仙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市艺术研究所退休干部陈纪联:
    推广名片还需努力

      作为我国著名剧作家、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陈仁鉴的儿子,莆田市艺术研究所退休干部陈纪联长期以来关心和关注莆仙戏事业的发展。此次,他也参与《丛书》的校注。
      “莆仙戏传统剧目十分丰富,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这些剧本被尘封,无缘与世人见面,很可惜。”陈纪联说,如今浏览《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能感受到其中的震撼力。陈纪联说,越是深入研究,越感觉自己知识的浅薄。当地方言和民情风俗是剧种形成的基础,即使是戏剧界圈内之人,有时候也觉得剧本抄本像“天书”。
      在编纂过程中,陈纪联选择的作品,属于莆仙地区戏班艺人和民间文人的原创剧目。这些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个性,有很高的价值。其中一些作品,经当代剧作家的改编与再创造,已成为饮誉全省甚至全国剧坛的精品与经典之作。
      陈纪联认为,这套《丛书》的出版面世,仅仅是莆仙戏传承工作的一个亮点,要使莆仙戏这张名片更加光彩夺目,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路要走。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退休干部林金岱:
    重振莆仙戏曲雄风

      早在2004年就有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整理出版传统莆仙戏曲丛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丛书》编纂出版,是顺乎民心的大事。
      座谈会上,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退休干部林金岱说,当时他们的议案认为,莆仙戏曲是莆田市一大优势,具有传承年代悠久、存留剧目和剧本众多、艺术精品丰富、文化价值较高、剧团分布广泛、社会基础较好等诸多特色。整理出版传统莆仙戏曲十分重要和必要。
      林金岱说,莆仙戏曲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是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是当今中国剧坛的一颗明珠。看到莆仙戏曲传统艺术遗产的发展已经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与广大专家学者及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并做了许多发掘整理和探讨研究,他认为莆仙戏有传承的希望。
      林金岱认为,整理出版《传统莆仙戏曲丛书》是莆仙戏曲申报“世遗”的必备的重要条件,对重振莆仙戏曲雄风,把历史财富转化为现实优势具有促进作用。

    点击查看原图
    原莆田市文化局退休干部朱宪章:
    普及戏剧基本知识

      “23卷的《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的出版发行,工程浩大,这在莆仙戏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市的历史大事。”座谈会上,原莆田市文化局退休干部朱宪章回顾编撰时的艰辛,依然很有感触。
      朱宪章说,当时踏进校注领域时,就遇到出乎预料的难题,底本中比比皆是的古楚语、吴语和中古汉语,以及方言俗字、错别字、自造字等让他如坠云里雾里,还要对底本进行标点断句。要对不规则的特殊用字、用词、用句,校正为规范的汉语文字,要求字意正确,词句通达,让读者看得懂。底本中的鼓点、曲牌、科介记号,及舞台提示,要给予注释说明。
      朱宪章建议,要加大宣传莆仙戏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以《丛书》为教材,普及莆仙戏曲的基本知识,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文艺专业人员,为师生通俗地讲解古剧本、音乐曲牌、锣鼓经、表演科介、舞台美术等基础理论。此外,还要以《丛书》为载体,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举办戏剧调演,组织莆仙戏剧团排演书中剧目。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市艺术研究所退休干部薛国平:
    凸显编纂文化情结

      “从事莆仙戏舞美工作几十年,深感莆仙戏是非常优秀的文化。”莆田市艺术研究所退休干部薛国平参与编纂《丛书》“舞台美术”卷,他说参与编纂这套《丛书》是出于文化情结。
      《丛书》“舞台美术”卷以1963年的《莆仙戏传统舞台美术》(手绘本)为蓝本,参考了《莆仙戏史论》等相关文献资料,汇集成册,在编纂过程中,最费周折。《莆仙戏传统舞台美术》(手绘本)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该书是编者当时遍访存世的社会老前辈、老艺人,根据他们的回忆和甄别而编成的。
      薛国平说“舞台美术”卷是福建地方戏中的首部舞美专著,分为演出场所、化妆、服饰、砌末、戏篓、余论等六个部分,收入传统舞台美术的绘图和照片685幅,它不仅保存了莆仙戏舞美美术原貌,而且对于今后莆仙戏舞美的设计和人物化妆,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据湄洲日报 文字:黄凌燕    李霞    摄影:  蔡昊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