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青青:巾帼不让须眉 青春不负韶华
仙游县钟山镇临水新村,有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新楼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公共设施……
临水村位于钟山镇西北部,曾是闽浙赣游击队司令部、闽中特委司令部、原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辖三个自然村,140户,总人口577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30人。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党建临水、产业临水、文化临水”为抓手,着力打造脱贫攻坚整村搬迁示范村。
当人们惊叹于昔日贫穷落后小山村的华丽蝶变的同时,也惊叹于带领全村干部实现整体搬迁的竟是一位90后的女支部书记。
这位支部书记叫郑青青,今年30岁,大专毕业后曾当过代课老师和网格员。由于肯干,能干,2018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她高票当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彼时正值大江南北脱贫攻坚战鼓擂得山响,临水要整村搬迁的非常时期。在这机遇与风险并存,挑战与成功同在的节骨眼上,初出茅庐的郑青青,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豁出去了。
整村搬迁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子孙的民心工程。为了不负众望,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深谙既要有满腔的热情还得要有科学态度的郑青青,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黑板报、宣传栏等,大张旗鼓宣传发动,把党的搬迁政策的目的、意义以及搬迁的安置、补偿等向大家讲清讲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细的思想工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从而实现和谐搬迁。
搬迁是一码事,安置又是另一码事,为了让搬迁后的群众能安居乐业,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她在用足用活搬迁政策的同时,与村两委一班人主动参与浙江大学编制组编制《仙游县钟山镇临水村乡村规划》,并多次深入搬迁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备,安置项目在隆隆的机鸣声中启动了。为了保证整个工程按时序、高质量推进,她经常忙里偷闲带领村干部深入施工一线,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一旦发现偷工减料现象,脸一黑,手一挥,罚你返工没商量,同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奋战,截至去年底,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建成104套安置房。新村已安装路灯、建有绿化带、多功能运动场、市级卫生示范所、便民服务中心、幸福院、露天影院和公厕等配套设施项目。目前,扫尾工程已进入冲击阶段,可望下半年将全面完工并交付使用。
在致力于整村搬迁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抓经济建设。临水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为了盘活红色文化和陈靖姑(临水夫人)民俗文化资源,她通过多方努力,向上级争取100万资金,修建临水村尾洋至菜溪高速路口途径上湖底(原福建省省委旧址)的村道,重建上湖底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红色文化广场,收集历史文物100多件、图片120多幅。自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市、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师生数万人次;吸纳社会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供众多信徒朝圣的临水宫,拍摄了《临水夫人身世之谜》微电影。修缮保存古民居,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吸引四方游客。
此外,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投资37万元,建设43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4.5万度,年收益2万元;依托濒临“九鲤湖”“麦钭岩”等旅游风景区,投资70多万元对新村3套集体用房进行装修,招租开发精品民宿、农家乐——临水客栈,年增收7.2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福建省金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福建九鲤百香园农场,统一流转300亩耕地、林地种植优质水稻、水蜜桃、葡萄柚、蜜柑、芙蓉李等,拉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先后投资191万元入股钟山镇漈兜电站技改、仙游县垃圾焚烧发电站、乡村振兴集团、扶贫开发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公司等项目,按固定年化收益进行分红,每年可达20.2万元。2020年,临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1万元。
在落实帮扶政策方面,他们精准施策,通过造福工程、小额信贷、公益就业、挂钩帮扶、社会捐助及其他政策性帮扶补助,提高村民经济收入。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 1万元,全村9个贫困户30人全部实现脱贫。
由于表现突出,2019年7月她被莆田市授予“莆田市五四奖章”。面对荣誉,她坦言,成绩只说明过去,不代表未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她将继续与大家一道砥砺前行,久久为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年为了打好脱贫攻坚的翻身仗,她心没少操,觉没少睡,腿没少跑,汗没少流,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说:“累并快乐着!”晚报记者 钱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