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枫亭人“下大路”的肩挑生活
所谓的“下大路”,即是靠肩挑为他人运输物资的一种谋生方式。在郑清为同志《聪明花》一书的“母亲的针线”中,有这么一段的叙述:“我知道,这套‘童子军装’,母亲积累了肩挑的工钱购买‘白龙头布’用自己上山采集‘黄杞子’染成黄色,……”其中“积累了肩挑的工钱”这一句,含有多少的辛酸苦泪,不懂得内中艰辛的下辈年轻人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份量。针对此状,笔者将解放前枫亭人“下大路”肩挑生活的苦楚状况概述如下,以教育下辈人珍惜现今生活。
抗日期间,国民党采取不抵抗的“焦土”政策,把公路挖掘得坑坑洼洼,将桥梁炸毁,说是为了阻止日本人机械部队的行进速度。交通命脉一经破坏,虽然日本人机械部队行不得,但连自己的汽车运输也行不得。我们要抗战就得有抗战的军用物资,老百姓要生活,就得有生活的民用物资,这些物资的运输,一天都不能停的!为此,各方面所需的货物只能用人力肩挑,或靠骡马运载。那时,枫亭本有林秀明与他人联营汽车运输,现因公路破坏,便改为货运驿站,接收或转运各类货物。运输货物的运输需要雇佣人挑骡运,这样,无形中就产生了另一种特殊的谋生职业——“下大路”的肩挑赚钱。
当时本省的一条主要的货运路线是从福州——涵江——枫亭——洛阳——泉州。最初是由福州四周的穷苦人上路挑运,他们一般是七、八人或更多人集在一起成队,挑货的扁担长有我们本地扁担的一倍,一路上齐喊着“嗨呀嗨——嗨呀嗨——”的有节奏号子。挑运工中有男也有女,女的在大热天穿短裤,男的光着膀子。慢慢地,各地的本地人也逐渐加入了肩运队伍以谋生赚钱,俗称“挑运输担”赚钱。
货源有限,加入运输队伍的人越多,能争到货也就越少,为此,人们就得在货栈等货,有时还得借伙食钱在等待着,本地人有句俗语说“吃本钱等担”就是这种情况。货源少,劳力多,出苦力也得竞争,当时除枫亭人,连榜头、盖尾、郊尾、惠北等地都有人到枫亭等担。一旦有了担可挑,即要起五更,备足干粮,夤夜结伙出发。从枫亭至泉州最艰难的一段路是“居林驿坂”,因为途中没有村落,人口稀少,俗语称:“居林驿坂铺,无吃也得‘蠹’(住)。”若是平安无事地挑运了一次,来回要三昼夜,只能赚几斤大米。
枫亭一带曾流行一首顺口溜:“肩头做大路,脚下开柴行,纸筒当米瓮,公鸡不识谷”。这是当时肩挑工的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意思是说,肩挑赚了钱,回来的路上见有可烧火的竹木枝杈等,就用脚夹带回去做烧饭的柴禾;赚来的钱买来了米,不够袋装,只能用纸筒盛着数斤;连家中所喂养的公鸡也罕见到稻谷,不晓得到底稻谷是怎么样的。解放前的穷苦百姓,为了生存,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然而,他们的生活这么苦外,还得再承受国民党的抓壮丁、抓夫、苛捐杂税、兵痞敲诈和土匪扰乱等苦楚啊! (林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