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小山村竟现欧式老洋房
洋房位于江口镇东大村东源自然村,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慕名而来
远处青色的魁山,刚好与老洋房相映衬,像极了楼房挑起魁山
洋房里随处可见这样精美的彩绘
横石早已不在,只剩下葫芦瓶
露天浴缸,可以从井里打水,在浴缸里泡澡
当年盖洋房时,洋灰、钢筋及瓷砖等建材都是专门从国外运来的
“在厦门生活了十七八年,年近不惑时在莆田老家附近惊遇这样的老洋房,恍若梦回鼓浪屿老别墅。”前不久,陈先生在莆田本地发布微博,称在莆田江口镇东大村发现一栋西式老洋房,很美很有韵味。陈先生说,在鼓浪屿,这种规制也算大户了。他很好奇,乡邻古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西式生活?
先辈南洋发财回乡盖起洋房
根据陈先生发布在微博上的照片,记者几经周转,终于在偏僻的东大村东源自然村打听到这栋西式老洋房。由于老洋房位于成片莆仙老民居的后方,若不是村民带路,即便途经那里,也很难发现该处竟还藏着一栋欧式建筑。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这栋气势恢宏的三层洋房。回廊曲曲折折,护栏由一排雕刻精美的石葫芦装饰。绘在楼顶的彩绘龙凤栩栩如生,墙上还有角度多样的建筑构件。最显眼的,就是顶楼两个戴着灰帽的“蒙古包”,中间连着一块“双狮戏球”的石雕造型。村民说,远处有一座青色的魁山,刚好与洋房相映衬,像极了楼房挑起魁山。
88岁的老人姚爱里告诉记者,她的公公早年在印尼开自行车行,致富后回乡和5个兄弟一起盖了这栋洋房。当初她嫁来时,这栋洋房已经盖好,所以老洋房盖于哪一年,她并不知晓。不过姚爱里推算,这栋洋房至少有近90年的历史了。“我早年也跟随夫家去了印尼,1948年我从印尼回来,这栋楼还很新,现在都褪色破败了。”姚爱里说,如今她和女儿住在老洋房隔壁,亲戚姚美仙夫妇住在洋房里。
洋房外观壮观内部渐渐破败
姚美仙已有70岁高龄,她带着记者在老洋房走了一圈。她指着洋楼里的一口古井和一个石槽说,先辈还在这里设计了露天浴缸,可以从井里打水,在浴缸里泡澡。浴缸前一块横石早已不见,只剩一排葫芦瓶立在一旁。打开楼房大门,偌大的屋子空无一物,屋顶和走廊都有色彩鲜艳的龙凤彩绘。老洋房里处处可见水泥雕刻的圣经对联,记者看到这些对联墨韵入壁三分。姚美仙说,家族人都信仰基督教,因此在建房时,先辈便在楼里刻了这些联。
洋楼二楼,同样是连件家具都没有,墙壁上呈现深深的裂痕,水泥楼梯旁的墙壁斑驳,有一处钢筋都裸露在外。三楼是一大片露台,仍旧空无一物。姚美仙说,由于长期无人居住,老洋房日益老化,内部已经破败。对此,她既着急又无奈,这房子是家族共有的,仅她一家无法修缮,目前她只能每天打扫,维持楼房清洁。
姚美仙告诉记者,这栋老洋房看着她出生,看着她长大。在她的记忆里,这栋楼最热闹的时候,还住过20多人。现在亲人大都在国外,只剩她和丈夫守候着老洋房。即便是这样,每年仍有许多专家、学者慕名前来参观,对老洋房赞叹不已。
村干部姚子文告诉记者,东源自然村是有名的侨乡,素来有“小南洋”之称。早在百年前,穷苦的村民为了生计,下南洋谋生活,后来他们发了财,回乡盖大厝,一木桶一木桶的洋灰、钢筋及瓷砖等建材都是用船从国外运来的。建房时还把当时南洋流行的元素融入到新房里。目前,全村1200多口人,仍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在国外谋生。除了这栋洋楼,村里许多漂亮的古大厝都院门紧闭,无人居住。在偏僻的村庄能建起洋房,这是幸事。只可惜村民们忙于谋生,无暇来保护这些老洋房,老洋房渐渐破败。黄凌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