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公山顶凌云志
□野风 文/图
开门见山,壶公山位于老家新度境内。
如果说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父亲山非壶公山莫属。壶山兰水孕育了文献名邦之厚土,才俊辈出。朱熹赞壶山:“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可见壶山之地位。
壶公山并不是莆田最高山。莆田的最高山是石谷解,海拔1803.3米。壶公山海拔仅710.5米,但主峰突出,站在山顶,莆田城区风光尽收眼底。所以,在莆田人民的心中,壶公山就是最高的山,是哪一座山都替代不了的。
“壶山致雨”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特别是夏季,壶公山尖一旦乌云压顶,意味着雷阵雨马上要降落了,大人小孩要忙着收晒在埕里的谷子。壶山尖云聚散的姿态,就是天然的晴雨表,十分准。
壶公山原为海上的一个小岛屿,亿万年前火山喷发而形成,颠峰有火山口遗迹。壶公山之名的来历,有说是因为山上有得道成仙的胡姓道士,即胡公。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所以此山也称胡公山,“胡”“壶”二字的普通话与莆田话谐音,后人也就把此山叫做壶公山。也有人说,山因形如水壶而名,如岛国的富士山,但我认为壶无公、母之分,所以山名与胡公有关,较可信些。壶公山是佛教、道教胜地,历代建有许多寺院道观,素有“十八院三十六岩”之胜。一提到壶山,多数人自然而然地提起看见壶山“聪明花开”的典故和状元柯潜的传说。
据说,柯潜的爷爷柯德福上山去砍柴,孙子闹着要跟着上山,后来不幸被老虎叨走。爷爷怕被儿媳责怪,不敢回家。儿媳四处寻找,找到后,却安慰公公说,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但是长辈如果遭遇不测,则无法复得。媳妇的话被壶山山神听到了,山神很感动,并把此事及柯家一家的厚道善行报告给玉帝,并奏请玉帝再赐柯家一位男娃,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玉帝认为柯家命中无后,但经不住山神的请求,便命山神转世柯家,即是柯潜。
民间传说,状元一般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但柯潜是个例外,是山神转世。柯潜于1423年出生,灵川镇柯朱村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中的状元。据传柯潜少时“聪明花”未开,十分愚钝。先生觉得柯潜朽木不可雕,便请辞,柯潜父亲挽留无果,让儿子送行。送行中,先生发现柯潜有些眷恋不舍,就说要出个对子,如果柯潜能对上,他就继续留下。这时,他俩已走到了壶公山半山腰,适逢一位村姑肩挑橄榄而来,先生出上联“女子独行随橄榄”,用莆田地方方言谐音“随橄榄”为“谁敢拦”。柯潜看见先生包袱上绣有石榴图案,对道“先生欲去挂石榴”,“挂”谐音莆田话“寡”(“我”的意思),“石榴”谐音“实留”。先生既惊叹又感受到诚意,便决定留下继续教柯潜。自从看见壶公山后,柯潜“聪明花”大开,后来便高中状元。所以,民间有“看见壶公山,聪明花会开”的典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有柯潜走出书屋,遇见美丽的壶公山,也中不了状元。
满山木荷花开正当时,片片花瓣飘落,雨后的石阶小路,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快到凌云殿的山腰,还有一座妈祖宫,妈祖宫前有一石刻很出名,上刻“极高明”三个字。据传,妈祖成仙后,经常和太上老君在“极高明”处商议为人间赐福的事。
在妈祖宫,一位老大爷也向我讲述关于状元柯潜的传说,其中也提到了先生和柯潜的对对子故事。先生出对:日晒瓜藤死光光,“瓜藤”的莆田话谐间为“柯潜”之名;柯潜机智对道:风吹尿壶臭烘烘,先生姓“赵”,“尿”莆田话谐音“赵”,“壶”莆田话谐音先生的名字。虽然有些不雅,倒是接地气、有趣,状元柯潜的才气爆表。
妈祖宫前,青松翠柏之间有一块巨石,就是摩崖石刻“极高明”3字所在。据说是明嘉靖六年莆田知县林有恒所书,摸了此3个字的人,可以荣华富贵、心想事成,特别是小孩子摸了,会和柯潜一样,中状元、有前途。石刻下面现在彻了石台,很容易就能摸到。记得我小时候徒步登壶公山时,也尝试着去摸过。印象中,大人告诉我们,这三个字很神,如果小孩有前途,稍微跳一下就能摸到,如果没前途,长得再高也无缘摸到。传说,江春霖等都摸过。
妈祖宫“极高明”摩崖石刻再往上,便是凌云殿,供奉玉皇大帝。据说这是全莆田供奉玉皇大帝最高的殿宇。凌云殿始建于宋仁宗正佑年间,距今八百多年,依山而建,如天上宫阙。每逢凌云殿玉皇大帝庆诞之期,除了附近四里八乡外,还有省内其他地市及外省、外国的信众来朝拜,香火十分旺。那个时候,殿里的过道上都挤满了打地铺通宵的香客,等着上第一支香的时辰,就像石室岩的盛况一样。
凌云殿左侧有一棵千年古樟,历经千余年,仍然枝繁叶茂,日夜守候着凌云大殿和柯潜的故事传说。殿前是一个大广场,壶公山神巨型石雕十分引人注目。再往前,便是一片错落有致、绿油油的茶园,茶园中点缀着凉亭,风光如画。
壶山茶园里的茶青有做成绿茶,我喝过,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有人说茶中有些土味,我倒觉得那是乡情味。这茶,可以取名“聪明茶”或“状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