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历史上发生旱灾的记录
仙游依山濒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进退明显,雨季干季显著。每年夏季常有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常造成狂风暴雨,风灾洪涝严重。若无台风影响则出现夏旱天气,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造成困难。仙游旱灾最早有史记载始于唐贞元六年(790),至2000年,历时1201年间, 出现旱情的年份有41次,里民堪受苦厄。现将历年旱灾记载叙述于下:
唐贞元六年(790),天大旱,井、泉干涸,人渴,又遭瘟疫,死者甚众;宋庆历五年(1045),兴化旱灾,蔡襄奏准减免丁口税一半;庆历八年(1048),冬春不雨,巫家陈法能祈雨不应,投潭致死;崇宁元年(1102),大旱,水泉涸,人多渴死。
明景泰二年(1451),春夏大旱,沟渠干涸,升米二百钱;天顺五年(1461),春夏大旱,斗米价银二百钱;成化十二年(1476),夏秋大旱,晚禾不收,知府奏准减税粮三成;成化十五年(1479)旱灾,稻谷绝收,民大饥;成化廿三年(1487),春旱无麦,秋大旱无禾,从广东潮州运粮济民;弘治十二年(1499),自夏至冬不雨大旱,巡按御史胡华奏准免征全年税粮;弘治十三年(1500),夏秋大旱;嘉靖元年(1522),夏秋大旱,水稻绝收;嘉靖五年(1526),夏秋大旱严重,稻谷无收,田赋减征五成;嘉靖十年(1531),大旱,从广东惠州、潮州籴粮;嘉靖十五年(1536),秋旱,巡按御史李元阳奏免税粮三分;嘉靖十六年(1537),夏秋旱,诏免税粮四分;嘉靖廿三年(1544)夏旱;崇祯二年(1629)秋大旱。
清康熙三年(1664),春夏大旱;康熙十九年(1680),春至夏旱,七月仍旱,井泉皆涸,田野荒芜,发生饥荒,许多百姓饥饿自缢、投水而死。县明伦堂设南、西两处施粥,共救济1.1万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大旱,慈孝里(今园庄)民众哄抢粮;康熙四十二年(1703),初春至五月不雨,谷子每石950钱;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夏大旱,稻谷绝收,斗米二百钱,饥民载道,诏发漕米万石,海运赈济,是年粮钱减一半。
清乾隆十二年(1747)八月至次年三月,大旱,稻禾尽枯,井水干涸,大米昂贵,每斗160文;乾隆十六年(1751),夏大旱;乾隆十七年(1752),旱涝交替,旱情更甚,田野焦枯,甘蔗不及三尺高;乾隆廿三年(1758)大旱,田野焦枯,泞田龟裂,蔗不满三尺,满山老树枝叶如焚,粮价猛涨、从浙江平阳购粮平抑粮价;乾隆三十二年(1767),夏秋旱,大饥荒;咸丰元年(1851),闰八月至次年二月旱,泉、井皆涸。
民国廿九年(1940),春秋冬大旱,严重饥荒,民众饿死,有的跳海自杀;民国三十一年(1942),自八月至翌年四月大旱,禾木尽枯,富户粮商囤粮压库,抬高米价,每担谷价750元,蕃薯每担160元,花生油每斤2200元;民国三十二年(1943),冬春连夏大旱,农作物不能下种。
1953年,夏秋大旱40多天,受旱面积达156500亩;1954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及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旱,受旱面积达16.45万亩;1955年发生冬春夏旱共200多天未下透雨;1956年,夏40天没下雨;1957年7月上旬至9月下旬持续干旱90余天;1963年,自1962年秋夏至1963年春旱250多天,全县除古洋、父子水库外,其余水库均干涸,受旱农田215800亩;1968年9月下旬起旱120天;1971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旱情50天,受害农田11万亩;1974年自上年岁末起持续干旱90多天,越冬作物严重受害;1986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干旱35天,受害面积15.58万亩;1991年春夏秋陆续大旱154天,全县中小型水库干涸,早、中、晚稻推迟插秧,受旱面积20万亩。
旧中国遇到天灾,官府不理民间疾苦,若能减免部分税银就是了不起的事。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以民为本,碰到天灾,就千方百计进行救助,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还向灾区拨下救济钱粮,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吴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