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海河畔,那束光福耀津门

    海河畔,那束光福耀津门

      □陈建伟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2020年10月25日,我们慕名来到位于天津海河西岸古文化街区中心位置的天后宫参访。迎着惬意的海风,穿过喧闹的街市,这里是一片心灵的净土。天后宫,历经风雨,更显大气磅礴,她安详宁静地矗立在高楼大厦之间,默默地记载着天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一

      天津天后宫,原名娘娘宫、天妃宫等。她坐西朝东,毗邻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至元年间,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重新敕建,后经历朝代又多次重修。天后宫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楼、鼓楼、天后碑廊、张仙阁和多座配殿组成,属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自古以来,天后宫是天津民众祈求航海安全的海祭中心,也是人们了解津门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天后宫是北方最早祭祀妈祖的庙宇,她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同根同源,渊源流传。元朝时期,由于天津漕运的发展,来自东南沿海的船家,就把当地供奉海神妈祖的习俗带到了三岔口码头,在对着三岔口码头的海河西岸就建起了北方最早的妈祖庙。每当海船抵达或出海返航时,船家必定进庙上香,祈祷一路顺风,海平波宁。随着历史的积淀,天后宫内左右两侧建筑物也供奉着各路神仙,有财神、关公、姻缘阁等,扩展为百姓求福、祈顺、消灾、天疫之所。一座天后宫凝聚和抚慰着海河两岸众人的心灵,天后也成为天津民众心中的万能之神。

      迈入古文化街,朱门金丁、褐瓦灰墙之上,显示历史的沧桑厚重。

      漫步天后宫,幡杆钟鼓、禅石檀香之间,融汇岁月的多情细腻。

      置身其中,穿越百年,细赏宫庭院落里的金碧彩饰,慢品大家书法中的妈祖诵诗,窥探工匠器物间的艺术智慧……这是独属于天后宫的底蕴和精彩,也是独属于妈祖的记忆和情感。

      只是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唯有天后宫自诞生起的700多年风雨间,目睹了繁华与颓废,见证了战火与祥和,如今却依旧安好。即便历史的面目早已模糊不清,宫闺之外早已物是人非,但天后宫的魅力丝毫不减,无论何时,总有人愿意为她奔赴而来。

      答案很明显,不变的是心中永恒的妈祖情怀!

      二

      妈祖,世界信众心中的海上女神。

      天后宫西侧,天津民俗文化园广场上,一尊妈祖像昂然而立,与家乡莆田的妈祖像有异曲同工的美妙之处。她向海而生,全身晶莹洁白,容颜慈祥温和,仪态安详肃穆,威仪大方,让远自妈祖故乡的我倍觉亲切温馨。

      天后宫妈祖圣像2014年5月落成,身高7.36米,通体由汉白玉石材雕刻而成,由天津美术学院刘恩起教授组织设计制作,以天津天后宫壁画上的天后圣迹图中的娘娘画像为设计蓝本,呈现给人们的是手持宝灯脚踏礁石,仪态雍容高贵的形象,青石的底座设计为礁石和海浪的图案。妈祖雕像连同底座高达9.6米,“960”这个数字出自妈祖娘娘诞生的公元960年,“736”这个数字是天津市始建天后宫到2014年的年份。妈祖圣像将福气、大气、贵气等天津地域审美特色融入其中。她平视前方,眼神坚定,远眺海河碧波,时刻深情地关注着津门大地,成为天津又一个象征性的地标。

      圣像底座后,篆刻着《立天后圣像记》:“林默(960-987)福建莆田人,通称天后,南方及港澳台称妈祖,津地称娘娘。传说林默生前崇真扬善,乐于助人,多有义举,常于惊涛骇浪之中救助遇险船民,有“神女”“龙女”“通贤灵女”之称,羽化升天后,矢志不渝护佑漕运,屡显神功,万众敬仰。

      自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历经元、明、清各代,朝廷先后36次册封林默,由夫人妃、天妃晋封为天后,并列入国家祀典,享春秋祭祀。2019年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地处渤海之滨,古为漕运枢纽,天津天后宫自1278年始建,1326年元泰定皇帝颁旨重建,1986年复建,历经七百多年,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祭拜天后,祈福娘娘,是天津重要的民间习俗。”

      海波荡漾,海风吹拂,作为海上女神,挺拔而勇敢,坚定而执着,您是先民出海的保护神,让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找到故乡的灯火,听到来自亲人的呼喊,是您亘古不变的追求。

      一切的一切,都缘自心中的歌——“你是我的眼”!

      三

      10月25日恰逢重阳,也是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纪念日。

      天津民俗文化广场上,精彩的民间花会正在上演,有高跷、越剧以及纪念重阳等民俗活动,演员们精彩表演和浓郁的民间特色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期间来自天津莆田商会圣母宫十音八乐交流中心的乐手们,为游客信众们送上了《妈祖诵》《和平女神颂》《礼乐献妈祖》等曲目。“妈祖,您是保驾护航的使者;妈祖,天下百姓心中的海神……”演奏既融合北方音乐的粗犷,又流露南方丝竹的古雅,在喧闹中自成一派,韵味悠远,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心灵共鸣的艺术盛宴。

      而此时此刻,我的家乡莆田,两场盛大的妈祖纪念活动也同期举行。

      风光绮丽的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上午9点,妈祖金身绕境巡安布福全岛活动开始,妈祖金身逐一驻驾、驻跸岛内十五间妈祖宫庙。沿途到处人山人海,各地的“非遗”特色活动精彩纷呈,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让人目不暇接,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息。经过约3小时徒步9公里的行程,巡安队伍到达了海祭妈祖福船,众人虔诚膜拜,诵经祈福,为游客和海内外妈祖敬仰者展示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与此同时,在妈祖故里——湄洲湾北岸港里村,也开展一场“妈祖海祭”活动,起驾,出游,妆阁,舞龙,舞狮,棕轿,刀轿……热闹非凡。活动进入高潮,万千信众人头攒动,拥向海祭船前的大香炉,潜心叩拜上香,许下心愿。身边的擂鼓响炮鸣锣,奏《迎神曲》,众人向大海撒鲜花敬美酒,纪念缅怀妈祖,以求一帆风顺,国泰民安。

      同祭妈祖,同沐灵光,津莆两地虽远隔千里,所四海同心的,所不更不移的,所持之以恒的,所经久闪耀的,所激情永葆的,所美德常驻的……是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的光。

      那束光,璀璨如花,福耀津门,绽放世间!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