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献中的道教元素
□潘志宏
南宋莆田籍诗人刘克庄曾引用《庄子·逍遥游》来阐述妈祖作为神女的最初来源。此后陆续出现妈祖与道教相关的传说以及关于妈祖的道教经忏,其中包含着丰裕的道教思想,使妈祖文化中的道教元素逐渐增加。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道教认定的南华真人。《庄子》一书道教也称《南华真经》,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南宋刘克庄的《风亭新建妃庙》引用《庄子》对姑射神女的记载云:
昔蒙叟称姑射神女曰:绰约若处子。又曰: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又曰:其神凝,使物无疵疠而年谷熟。盖肩吾闻之接舆者如此。而或者方以为寓言,虽肩吾亦疑其大而无当。以妃之事观之,其始初非处子欤?其神通变化非乘云御龙者欤?其功用则四方宁谧,无所震恐,二陂畜泄,无大水旱,非疵疠息而年谷熟欤?今乃知蒙叟非寓言,而余所述皆实录也。
对于妈祖的最初来历,刘克庄思考从道教经典《庄子》中寻找相符的描述。妈祖在海上变幻多姿的显灵方式与庄子所想象的姑射神女“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的状态异曲同工,很有道教神仙乘云御龙、出入莫测的风姿。除此之外,姑射神女还具有“使物无疵疠而年谷熟”的神通本领,而妈祖在宋朝时就有使“四方宁谧,无所震恐,二陂畜泄,无大水旱”的传说流行,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类似的表现。二神的高度相似性,难怪使刘克庄误以为蒙叟所记述的姑射神女就是神女妈祖。但实际上,妈祖为姑射神女只是刘克庄的一种假设。姑射神女是庄子设定的神人,但妈祖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另外,妈祖所体现出的神仙气质符合姑射神女的传说特征,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元代黄仲元同样引用了此说:“按旧记,妃族林氏,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处子也。”相对于妈祖的姑射神女之说,明代出现的道教经忏《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正统得多,标志着妈祖正式被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当中。
明永乐十四年刊行的《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收录于明正统十年刊刻的《道藏》洞神部。在此经忏出现之后,诸多妈祖道教经忏皆以该经为底本进行修订,例如明永乐十八年刊行《太上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清代同治、光绪间出现的各版《天后圣母真经》等。“因此,此经在所有妈祖经卷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在妈祖经忏文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内容包括经文、灵符等道教元素,也富含道教专业术语和神仙人物。经文首先交代故事背景:
尔时,太上老君在无极界,观见大洋溟渤,河渎川源,四海九江,五湖水泽,蛟蜃鱼龙,出没变化,妖精鬼怪,千状万端。有诸众生,或以兴商买卖,采宝求珍;出使遐荒,交通异域;外邦进贡,上国颁恩;输运钱粮,进纳贡赋;舟船往复,风水不便,潮势汹涌,惊涛仓卒,或风雷震击,雨雹滂沱。其诸鬼神,乘此阴阳变化,翻覆舟船,损人性命,横被杀伤,无由解说。以致捉生代死,怨怒上冲,何由救免?
经文介绍太上老君在无极界观察到这里的众生因各种目的在水上航行时常常被翻覆舟船,夺去性命。针对如此现状,应当如何救助众生?于是下文引出了妈祖,并为妈祖设计特殊的道教身份:
于是广救真人上白天尊曰:“斗中有妙行玉女,于昔劫以来,修诸妙行,誓扬正化,广济众生,普令安乐。”
于是天尊乃令妙行玉女降生人间,救民疾苦。乃于庚申之岁三月二十三日辰时,降生世间。生而通灵,长而神异。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愿与一切含灵解厄清灾,扶难拔苦。功圆果满,白日上升。土神社主,奏上三天。
于是老君敕下:“辅斗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此时出现一位广救真人,他向太上老君介绍有一位妙行玉女,长久以来修诸妙行,广济众生。于是太上老君令妙行玉女降生人间,也就是妈祖的前身。妈祖降生之后灵通神异,努力修行以帮助世人、救度生民,最后功德圆满而白日飞升。于是,太上老君敕封妈祖为:“辅斗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此称号由明代褒封妈祖的两个封号组成,分别是明洪武五年敕封的“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和明永乐七年敕封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太上老君赐予妈祖的封号竟源自明朝官方称号,表明此经的出现至少在明永乐七年(1409)之后,实际上也暗含着经文作者宣示妈祖具有官方背景。太上老君继而赐予天妃崭新的道教称号、各类宝物用具及诸多神将部下:
是时,老君闻天妃誓言,乃敕玄妙玉女,锡以“无极辅斗助政普济天妃”之号。赐珠冠云履,玉佩宝圭,绯衣青绶,龙车凤辇,佩剑持印,前后导从,部卫精严,黄蜂兵帅,白马将军,丁壬使者,柽香大圣,晏公大神;有千里眼之察奸,顺风耳之报事。青衣童子,水部判官,佐助威灵,显扬正化。
妈祖在获得太上老君的赐赠之后,身份和地位扶摇直上,一跃成为道教大神。妈祖获赠的配饰、宝物、卫从在道教体系中非小神所能享有,妈祖手下拥有黄蜂兵帅、白马将军、丁壬使者、柽香大圣、晏公大神、千里眼、顺风耳、青衣童子、水部判官等一众耳熟能详的神仙。可以说,这部妈祖文献《太上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奠定了妈祖在道教体系中的地位。
道教对妈祖身世背景的改造不止如此。在《天妃显圣录》中,教授妈祖秘法的正是道士玄通。“十三岁时,有老道士玄通者往来其家,妃乐舍之。道士曰:‘若具佛性,应得渡正果。’乃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诸要典。十六岁,窥井得符,随灵通变化,驱邪救世,屡显神异。常驾云飞渡大海,众号曰:‘通贤灵女’。越十三载,道成,白日飞升,时宋雍熙四年丁亥秋九月重九日也。”这则“天妃诞降本传”中对天妃身世的描绘弥漫着道教色彩,老道士玄通授予妈祖道教的玄微秘法,此后妈祖“窥井得符”“灵通变化”“驱邪救世”“驾云渡海”“白日飞升”等内容均具有鲜明的道教元素。妈祖文献中星罗棋布的道教元素是道教思想的外化载体,构成妈祖文化中道教思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