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黄加成:匠心巧手“雕琢”村民幸福生活

    黄加成:匠心巧手“雕琢”村民幸福生活

      今年53岁的黄加成在仙游县大济镇蒲山村村委会主任、村支书书记的岗位上坚守了20个春秋。一路走来,他坚持以“工匠精神”为村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引领村民走上“一村一品”的发展新路,促使这个负债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富足小康的先进村。

      2000年,黄加成上任村委会主任时,蒲山是个名闻遐迩的“空壳村”:村财负债70多万元,村道泥泞,经济落后,不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2003年,黄加成当选村支书。身怀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的他,看准该行业的发展势头,于2007年创办龙虎山古典家具公司,带出20多位木匠师傅,当年获利百万元。

      率先闯出致富路后,黄加成不怕别人抢自己的饭碗,慷慨地拿出资金、提供技术,带动村民办起家具厂,全村迅速崛起古典家具厂80多家,产销一片红火,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纷纷回乡创业,还吸引了百余名外来工进村务工。

      古典家具产业做大后,黄加成成天琢磨如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确立竞争优势。他带头从浙江、广东等地引进木材烘干和脱脂生产先进设备,用高品质树立 “蒲山制造”家具品牌;同时凭借材料、订单和技术优势,主动帮扶村里弱小企业,或帮小厂打包进口木材、烘干木材以节省成本,或把稳赚的订单分给正在打开市场的新厂来做,并选派推销员推销、委派经销商推销、依托互联网推销等开拓市场。质量上乘的家具适销对路,加上诚信经营,“蒲山制造”很快叫响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依托古典家具产业,走上致富路。

      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黄加成意识到,只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将“空壳村”变为“实心村”。他先后通过盘活集体闲置山地、兴办家具展厅和空壳村入股分工等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听取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建议后,将村集体的山坡地600多亩划分8片,分别承包给村民种植果树,还从广东引进绿皮果蔗品种,种植甘蔗600多亩、蔬菜500多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壮大。他多方协调努力在村里建成家具展厅,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3万元租金。如今,蒲山村财年收入超30万元,已成为全县“富民强村”示范村,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加成拿出“绣花精神”,不厌其烦地在村、镇和部门之间奔走,让民生实事一项项落地。投资660多万元建成蒲山小学教学楼、村部综合楼,村道硬化5.4公里,架设80多盏路灯,760户村民用上自来水,家家户户垃圾“日产日清”。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以2015年个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为契机,成立劳模调解工作室,助力蒲山村上榜“全国民主法治村”。

      2016年,党中央吹起了精准扶贫集结号。黄加成等村两委一班人对全村31户贫困户致贫原因科学分类,施行“一户一法”精准扶贫,带领村两委干部对接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集中力量帮助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提早脱贫致富。他们协调县农信社、农行为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信贷,帮助16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80万元用于创业,解决8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古典家具厂的就业问题。

      为了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他还带领村两委干部实施造福工程、灾后重建及危房改造等,11户贫困户40人获补助37.27万元,均已实现住房有保障。对于无劳力、因残因病致贫的,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为因残致贫等5位贫困群众安排公益岗位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村里贫困户子女读大学的,在享受县里每年5000元补贴的基础上,黄加成等村两委一班人还通过社会扶贫爱心帮扶形式,牵线爱心企业家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

      多年来,黄加成救助困难户89人次,帮扶贫困学生22人,各种捐资累计100多万元。端午节期间,他自掏腰包为特困户量身定制扶贫物品,登门给患有慢性病的吴珍珠、五保户林泉添、残疾人黄玉美等送上了自己动手制作的鸡翅木、杉木靠背椅,拐杖和慰问品。

      黄加成对笔者表示,当村支书和做好家具异曲同工,既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精细活”,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巧手雕琢的敬业专注。

      陈国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