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红旗名邦扬——记创建中共闽中首个支部的革命先辈陈国柱
□郑邦俊
革命先辈陈国柱雕像
陈国柱 简介
陈国柱又名继周,曾用廖华、谷榕、梓植、王永福等名。别号子石,1898年8月12日生于莆田西天尾下垞村农民家庭。1914年莆田哲理中学读书。1921年考进厦门大学,后转到上海大夏大学。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哲理中学任教,同年2月26日在钟楼成立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任书记。自1928年起,离莆历任中共沪西区秘书长、天津领导反帝大同盟等职。两次被反动派逮捕入狱,1937年获释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秘书。1941年延安高级党校学习,后任辽北省教育厅长。1948年,随军解放福建任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副厅长。1951 年6月25日政务院第89次政务会议通过任命为政务院参事。1954年10月2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务院更名为国务院,政务院参事室亦更名为国务院参事室时,陈国柱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行政9级。1969 年8月8日在京病逝,终年71岁。
莆田有史以来誉称文献名邦,人才辈出!在建国前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岁月中,闽中涌现了一批批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革命英烈,为闽中赢得“红旗不倒”的赞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陈国柱校友便是为革命为人民解放贡献突出的老战士,也是弘扬母校莆田二中前身老哲理中学优良传统的先锋!
奋发向上 刻苦锤炼
陈国柱校友系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宅村人,前连莆田廿四景之一九华叠翠,后座革命遗址古竹褝寺。1898年8月12日,他与胞兄国桢同胎出生于农民家庭。4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自幼聪敏,刻苦好学,在旧体诗词上有较高造诣。1914年,他进莆田哲理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受新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1917年,他投笔从戎,毅然加入人民军,投入反对北洋军阀的战斗。参加孙中山、许崇智所属的护法军,反对北洋军阀,反对苛捐杂税。后重返哲理中学学习,“五四”运动期间,参加校内罢课,上街游行、下乡演讲、抵制日货等活动。他读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考入厦门大学,在中共党员施乃铸同学引导下,开始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阅读了《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和《中国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思想认识逐步升华。1922年,他组织同学到常太,声援农民抗盐捐的斗争取得胜利。1923年暑假,他将施乃铸赠送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和进步书刊带回莆田,在同乡和母校进步学生中传阅,传播马克思主义,使进步青年学生进一步开阔了眼界。1924年厦大闹学潮,他便同一批进步学生转到上海大夏大学继续学习,并加入青年团。1925年他作为上海学联会成员,参与组织学生和沪西工人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同年秋,由施乃铸、黄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继续在上海从事学生运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斗争经验。
精心培养 果敢创建
1925年底,陈国柱毕业回到莆田。离校前,党中央派袁孟冰找他谈话,指示他回家乡要进行建立地下党的工作,直接和党中央(上海)发生联系。1926年初,他受聘于母校哲理中学教国文和社会学课程,该校是一所有着革命斗争传统的学校,也是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主要场所之一。他利用该校的有利环境,一到校,便积极物色培养发展对象,利用教国文课和社会课之机,宣传革命道理,培养进步学生,向学生宣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主义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考察,陈国柱认为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等学生思想进步,条件较为成熟,便于1926年2月26日,他在哲理中学钟楼主持建立闽中第一个党组织——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任书记。
哲理钟楼是一幢建于1899年用红砖砌成的三层老式洋楼,原为美国教会办的哲理中学校舍建筑物之一,名“映雪楼”,底层为4米见方的骑楼式门道,为当时教员宿舍。平顶阳台,中央建一小亭,悬挂铜钟,作为作息报时之用。整栋楼房占地面积 394 平方米,建筑面积1182 平方米,历经110多年的沧桑仍保存完整,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省市党史教育基地。近年来经市政府拨百万元整修,风采依旧!
陈国柱还发展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然后派他们去农村发动农民打击土豪劣绅。莆田农会发展到300多个,会员达10万多人,山区沿海农村都建立了党支部。3月,他到广州参加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5月初,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三团第三营当宣传员(即党代表),做政治宣传工作,并在惠州横沥兼作农民运动。6月,他返回莆田继续领导莆田的革命斗争。同月,将在哲理发展的团员全部转为中共党员,为中共莆田支部。同年7月,林嵩龄、黄苍麟从上海毕业回莆,也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共莆田支部,并增补为支部委员,参与领导革命斗争。为了向农村发展党员,他先后派莆田籍党员利用假日下乡发动农民,组织农会,从中吸收骨干分子入党,建立基层党支部。至年底,先后建立了中共澳柄支部(支书陈蒲川)、夹漈支部(支书吴国霖)、山门支部(支书林凤池)、丰美支部(支书林清汉)、咸益女中支部(支书郭晓云)和郊下支部(支书林文樵)。随着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发展,12月,中共福州地委通知陈国柱到省商谈莆田组织问题,经商议,决定中共莆田支部升建为中共莆田特别区委,由直属中共中央改隶属中共福州地委,他任特区区委书记,统一领导全县各基层党支部。1927年4月,仙游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支书林锦棠),隶属中共莆田特别区委。至此,莆仙两县的革命斗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蓬勃开展起来,莆田成为福建省除闽西、闽北以外革命势力最为强大的地区。他还领导大革命运动,接应北伐军入闽。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福建开始“清党”。因他身份已暴露,遂决定秘密转赴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年7月,又被派回福建整顿各地党组织,先在漳州闽南临委工作,负责恢复漳州、石码、南靖、长泰等地党组织。10月间回莆田,转到仙游开展党的工作,仍以教书为掩护,着手整顿和发展仙游党的组织。12月,建立中共仙游县委,任县委书记。领导全县共产党员组织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陈国柱领导莆田初期开展革命和建党工作是极为艰难困苦的。一是党团干部皆是学生出身,年轻无经验,而且当时交通不便,上级指示不能及时传达,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接到。好在莆田仙游两县党的干部文化程度高,加入党组织后不怕艰险,矢志奋斗。二是活动经费完全靠自供自给,上级党组织没钱供给,他和莆田早期党员干部大都在学校任教,拿出自己的薪水甚至家里的钱财做革命活动经费。三是莆田当时是国民党统治区(亦称白区)开展革命活动,斗争环境极为险恶,党组织随时有遭敌破坏的危险,只能在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支撑着莆田革命者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坚持革命斗争,使莆田党组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为闽中特(地)委,成为整个闽中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领导范围也由小到大,不断扩展,从莆田、仙游逐渐发展到惠安、福清、永泰,直至北起福州、南到厦门近20个市县的广大闽中区域,为取得闽中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如闽中革命老同志、省政协原副主席许集美所说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回顾几十年的革命历程,我感受最深的一条体会,就是要始终坚持革命信念,永远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才能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为之奋斗。才能不论身居何位,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脚踏实地,勤奋工作。”
在革命峥嵘岁月,英雄的闽中儿女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仅莆田市被追认的革命烈士达303名,还有许多革命群众为了支持革命事业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崇高的品格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百折不挠 延安深造
1928年4月,陈国柱领导反烟苗捐斗争被通缉,从而离开莆仙,到上海党中央工作,先后任沪西区委秘书长、代理组织部长、沪南区委宣传部长、上海工联会宣传部秘书。1929年底,参加工人集会而集体被捕。1931年2月,刑满出狱回到上海党中央,经组织审查后任沪西区委组织部长,2月底调任全国互济会组织部长,兼党组委员。因北方党组织遭大破坏,他被调到北方,先后在北平和天津市委工作。1933年夏,调任河北省委常委兼北方互济会书记。9月初,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被判15年徒刑,押往南京军人监狱。1937年,国共合作无条件释放,周恩来派人接应出狱,审查后,董必武找他谈话,派到鄂豫皖游击队司令部作政治秘书,后编入新四军。1938年底,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调他到指挥部当秘书,参加抗日战争。
1940年,陈国柱北上延安,1941年3月,在延安军政大学学习,1943年到延安高级党校,参加整风运动,下半年编入党校第三支部,任副书记,作审查重要干部工作。1945年参加党的七大,同年秋,调东北工作,历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旅大公署民委主任等。1948年随军南下,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解放后,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副厅长。1951年,调中央文史研究馆任办公室主任兼政务院参事。1954年,任国务院参事,后任参事室主任。
勤铸诗史 挚爱家乡
陈国柱和胞兄陈国桢幼受祖父教育,极为爱好古典诗词,家世书香,曾合编出版过《双璧集》。兄弟俩一生鞠躬尽瘁,为党工作,为人民革命事业而斗争,国桢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国柱则是“虽九死其犹未悔”!为革命奋斗终身,在地下斗争中,在敌人监狱里,在风雪漂泊的津沽道上,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他写下可歌泣的诗篇多至三、四千首。1944年,他将其手稿《沧州吟集》请哲理校友陈禅心保管。郭沫若、柳亚子、于右任、董必武等称誉陈禅心为"抗日空军诗人"、"爱国诗人”,又是“集句圣手”。他以陈国柱诗作集成200首新诗,如其中一首再集李贺句得此:“帐前轻絮鹅毛起,七星贯断姮娥死。真是荆轲一片心,半卷红旗临易水。收取关山五十州,地无惊烟海千里。明星灿烂东方陲,人之得意且如此!”从1947年2月起,历经两年,陈国柱又出版《抗战诗集》,郭沫若为之作序中说“其所记敌伪嚣张,蒋顽狡诈,人民疾苦,及人民武力之坚苦卓绝,深受感动。惜离沈在即,不能细细评介,愿以四语为颂,‘今之诗史’。昔杜少陵曾以此见称于此,而有每饭不忘君之誉, 继周(即陈国柱)则每饭不忘民者也。形式系旧有者,律之功雅远不逮杜,而意识则远逾之。”历史学家吕振羽在序中赞扬“他不是一个简单的诗人,而是一个为民族为人民解放作过长期斗争的老战士”。1993年夏,他儿子陈汉平将他的《继周诗选》和伯伯陈国桢著《劫后诗存》编校成兄弟诗集《碧血丹心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弥足珍贵!
陈国柱赴京上任后,仍关爱家乡的发展。据与我忘年至交的文史名家陈长城生前介绍,1958年为纪念莆田解放十周年,以他为主编的《莆田县志》草稿50多种200万言,曾印发家乡前辈及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国柱先生在国事繁忙中,短短一年半多时间里,回了七封书信,短的几百言,长的数千言!为志稿补充了许多史实,尤其对莆田革命斗争史等若干事实,也纠正了不少讹误!令县志办专家感到受用不尽啊!
1969年8月8日,陈国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