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村美丽蝶变
我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均已全部脱贫摘帽。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的变迁就是我市精准施策,聚力攻坚,确保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的缩影。
位于仙游县偏远西北部山区的凤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第四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近年来,该村以“让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为目标,在上级和有关部门帮扶下,上下一心合力精准脱贫攻坚作战,村容村貌和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我市“美丽莆田·幸福家园”试点村、新村建设“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为民谋利 建设凤山新村
2015年,凤山村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区位优势、自然生态、基础设施等要素,开展生态村创建,改善人居环境,全力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优美宜居新村。
新村建设期间,村里用好用足用活造福工程、村庄整治、旧村复垦、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惠农、惠民政策,有效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各级“点线面”资金补助渠道,获得财政项目扶持资金3500多万元,用于建设凤山新村。如今,新村已建成103户民房别墅和105户套房,可入住208户近千名村民。
据凤山村书记佘凤森介绍,“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新村建设精打细算,处处为村民着想,项目启动以来,村里已节省资金1000多万元。”
“对住房困难的贫困户,在首付5万元(别墅)或2万元(套房)后,我们每户补助1万元,余款免息分期付款。同时村‘两委’干部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大力资助,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购房压力。”佘凤森介绍,55岁的陈庆龙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身体不好,两个小孙子身患残疾,家庭条件困难,如今,一家人搬进了崭新的双层别墅。新村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很多像陈庆龙和他的儿子陈建新这样的贫困群众都被村里安排在工地工作,解决了收入问题。
完善设施 便利村民生活
2018年,村里投资160多万元完善新村道路建设,解决了该村常年因交通不便带来的诸多困扰。近两年,又投资70多万元建设新村广场景观,投资30多万元实现新村自来水入户。同时,村里加快推进路灯亮化、便民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卫生站、网格站、便民超市等惠民工程建设,将新村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有序的新农村样本。
住上新房,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对此,2018年底搬到这里的村民方吓治深有感触。虽然不在整村搬迁范畴,但他自愿选择搬到新村。
“之前,我们一家五口挤在山脚下的瓦房里,村民居住分散,想找人聊天都难。想到村里的大马路坐车去买个东西,还得走三四公里山路,特别不方便。”方吓治这样描述搬新家前后的生活,“现在,新房宽敞多了,公路通到家门口。晚饭后,我可以和邻居到广场散步、聊天,看年轻人跳舞,生活丰富多了。这里还有小超市,买东西方便多了,连快递都可以包邮到家了。”
“规划时,村里特地在每户门前建了一个10多平米的小菜园。另外,村里还统一拿出12亩地作为菜地,每户可分到20多平方米。”陈金添是凤山村村民,也是全村选出参与新村建设项目监督与管理的村民代表。他说,为了丰富村民休闲生活,村里还建设了篮球场、游泳池,免费向村民开放。
多措并举 提升人居环境
春节前,投资80多万元建设的新村雨水管道工程和投资50多万元铺设的新村污水排放管道竣工。
新村广场建立起来后,为节庆时村里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了便利。“我们平时也组织一系列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弘扬文明新风。今年,我们举行了村民拔河比赛,还请了十音八乐团队来演奏。”佘凤森介绍。
人多了,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村里建立垃圾“日清理、日收集、日处理”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美化、硬化、洁化、亮化、绿化”等美丽乡村评比竞赛活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好家风好家训,设立群众说事室,抓好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营造健康文明的人居环境。
眼前,这拥有一栋栋莆仙风格的别墅式民居,配套休闲广场、游泳池、篮球场的凤山新村,在层峦叠嶂、绿树红花的映衬下,铺陈一幅色彩浓烈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詹兴妹 郑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