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煎包风味今如此 传到笏石兴更长

    煎包风味今如此 传到笏石兴更长

      □游荔生

      笏石,小城故事,我心灵依靠的温馨港湾。

      走过山山水水,走过流年岁月,跫音无论落在何处,那一缕心头萦绕的对笏石小吃的爱恋,从不曾有半分的消减。

      人生旅途,渐行渐模糊,菁华一曲彼岸流年。笏石小吃,许多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了。

      《小城故事》的歌,欢欢喜喜的旋律,把我带回昨日重现的记忆,记忆中有走不完的雨巷,有走不完的石板路,有数不清的青砖瓦房,有三月桃花映红的脸,有土海柳丝发出的青芽,有笏石小吃。

      煎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笏石风味的美食和小吃,有煎包的一席之地。

      在莆田的饮食中,煎包是一种乡思、幸福、“和稀泥”与知足常乐的食品。煎包三年无此味,故园千里几时还。煎包,也是莆田人认为很有情结的美食。

      煎包来自包子。包子,古老的传统面食,面包裹着馅,起源于四川,诸葛亮发明。包子盛于宋代,《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馒头之有馅者,谓之包子。

      宋仁宗赵祯,宋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莆仙戏《狸猫换太子》说的是这个。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宋史》赞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有“仁宗盛治”之名,善书法。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他知人善用,在位时名臣辈出,如“包青天”。

      赵祯在位时期,“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得以涵咏和张扬。心里虚明著太空,乾坤日月总包笼。“包子”中庸的“和稀泥”的美食风格,得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认可。

      宋,莆田的读书人厉害。读书的第一要义,与天家保持一致,所以“包子”在宋莆田兴。

      煎包风味今如此,传到笏石兴更长。包子的品种丰富多彩,有莆田特色的是煎包。煎包在笏石街和笏石旧街,我多见“林氏煎包”、“肖氏煎包”,希望“游氏煎包”也可以来一家。

      笏石旧街一般说的是“七街”,几多携手天街月,行听帘帏笑语声。笏石旧街的煎包生意好,里头有小城故事。

      包藏春色独无语,分付芳心更待谁。笏石旧街小吃中的煎包,与莆田十字街煎包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十字街煎包经典工艺,延续、传播莆田小吃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十字街煎包的馅料含包菜、冬粉和五花肉,肉须挑准部位,包菜要鲜嫩、擦板弄碎,入锅翻炒,加入调味料等,而冬粉要烫熟再用凉水清洗,调配需掌握火候和比例,才能保证口感。

      十字街煎包有嚼劲,面皮制作也讲功夫。加入前一天剩下的面头,做出来的外皮更筋道。外皮准备好后,便把馅料舀入面皮上,用右手拇指和食指顺边捏几个小褶,将馅料包进。

      十字街煎包的煎,站炉火边,最辛苦。包子盛入,加水,用猛火,将煎包翻面,水快烧干时,浇油煎至金黄色,口感柔软,鲜香不腻,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名声很响。

      煎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笏石旧街的先民们喜欢美食,代代相传。美食的梦,在各人脸上,在各人和蔼的话语里,在一切叫嚷空气中,都可以看出。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煎包旧相识。

      笏石旧街的先民们,是来源于各地的,起初多做小生意。他们从惠安仙游一带过来,也有灵川忠门等地的沿海人。勤劳为国本,红日照山河。他们是简单的人,勤劳的人。

      卖豆腐的,卖海鲜的,杂杂的。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扛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色,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了。

      太阳落山,他们又都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窝里。夜投鸟窝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他们是乐观的人,相信,妈祖在保佑笏石,明天会更好的。

      他们做的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赚的是血汗钱,所以对人很小气,弟子小财。吃的,芋芋,“小吃”为主。中午的那一顿,通常是笏石小吃。

      笏石小吃兼容并包,丰富多彩,提取了莆田面食的精髓和流行色,人人可食。混沌未分我独存,包含四象立乾坤。其中,煎包是非常有档次的。

      笏石煎包,选料实在,厨工手艺精,操作认真,个大、馅满、皮薄,建构消费者的味觉回忆。一般的煎包,猪肉、洋葱、包菜、虾米做馅,见功夫的是“煎功”。

      做煎包,油是免不了的,还需要水。用勺子往锅里舀出冒气的水,往平锅里倒,随着吱吱的声响,水在包子间的空隙里沸腾,乍一看,包子似是刚刚被水汽托起来的。水干了,包子成焦黄,香气随之出来。

      煎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煎包面皮油湿,又有些脆焦,吃起来,腴美醇厚,回味不尽。

      临春谁更飘香气,笏石煎包情味浓。

      煎包外观饱满,颜色光亮油润,皮层酥脆,外焦里嫩,滋味鲜美,香而不腻。吃煎包之余,再来一碗扁食汤,完美的人生啊。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