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台地缘与台湾名字演变
莆田县境,从东到南,有兴化、平海、湄洲三个海湾,与祖国的宝岛台湾淡水港隔海遥遥相望。
兴化的先民早年就因战乱、饥荒、迁徙、移民以及仕宦、经商等原因,漂洋过海去台湾垦荒、谋生,俗叫“过台湾”。他们到台湾后,与当地群众或同乡共同开发台湾。兴化人为了乡里相助,在那里大都聚“姓”而居,其住地形成了兴化厝,如陈厝、林厝、苏厝、田厝、宋屋、彭屋、何厝庄、蔡厝巷……,他们讲的是兴化话,还爱看兴化戏,乡情分外亲。
台湾历史悠久,它的名字迭有变更,约有二、三十个之多。
台湾,早在商周时代,我国人民叫它为“岱员”,春秋战国时期称为“岛夷”,秦汉时则称为“瀛洲”。汉初又改名为“东鳀”。三国时又改名为“夷洲”(这里的“夷”,指少数民族)。
隋初又叫“流求”,因“地界石涛,蜿蜒如虬”,(虬音求)故名,转音为“琉球”。这个名字,历经唐、宋至元三个朝代,都沿用它。但又有因音同字不同而写为“流球”、“留球”、“留虬”。
明初又有更变,其名不一。如台湾地处大陆东边的海洋中,岛上居住着汉代的少数民族——番人,故称“东番”。兴化船只往来于海面时,则以台湾北部高山作为辨别方向的标志,因其地势宛如罩鸡的笼子,故称“鸡笼”。台湾西部渔民在港口修船补网,故称港口为“魍港”,后来就以“魍港”代称台湾。明朝中期,又有“大员”、“台员”、“大园”、“大湾”等名称。兴化沿海渔民出海捕鱼时,遇到暴风狂浪而葬身鱼腹者有之;福建人在台湾垦荒,披荆斩棘、历尽艰辛而患了瘴疫客死他乡者有之,……故人们又叫它为“埋怨”(转音为“埋冤”)、“埋愁”。明万历间,命名为“台湾”。
十六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发现台湾是富饶之区,风光美丽,给它取名“福尔摩萨”,其意是“美丽之岛”。因此,欧美国家都相沿叫台湾为“福尔摩萨”。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时,也叫台湾为“福尔摩萨”了。
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时,把它改名为“东都”;成功之子郑经又改“东都”之名为“东宁”。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决定收复台湾,统一祖国。以施琅为提督福建水师总兵官(含主要将领朱天贵、吴英等)率领水师收复台湾。他们于六月十四日,从东山出兵,经七昼夜海上的激战(朱天贵阵亡),于二十二日攻克澎湖列岛。八月间兵抵鹿耳门,郑克爽降,台湾和平回归。至光绪十一年(1885),正式统一以“台湾”作为岛的名称和省份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康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