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20世纪前半叶莆田教育事业概况

    20世纪前半叶莆田教育事业概况

      在20世纪前半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沉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社会动乱不安。

      在日军侵华期间,经常有日军飞机侵入涵江狂轰滥炸,百姓损失惨重,学校无法上课,个别中小学迁往乡下或山区。尽管是这样,莆田没有放松抓教育,仍然把兴学办教列入头项工作来抓好,所以出国留学人数相对比其他地方多,以全国或全省来比,莆田是全国罕见的。

      莆田为什么读书风气这样浓厚,这与先贤祖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先贤有句名言“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对当代人仍有教育意义。

      对莆田教育变化,应作具体划分和分析,从清朝政府第一次废除科举,兴学堂开始,至1949年解放时止。为了便于记忆,可分两个阶段来说:

      第一阶段,以废除科举,兴学堂开始,至辛亥革命时止,为前期,也是前10年,以创办小学堂为主。

      第二阶段,以辛亥革命开始,至1949年解放时止,叫中后期,也是后40年,以创办中学和职业学校(中专)为主。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在颁发《明定国是诏》后,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使全国人民看透清政府是一个屈辱投降,对内专制而又腐败无能的政府。多数人认为:没有进行变革,国家难以图强,教育难以发展。于是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纷纷起来创办学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莆田知识界、工商界,以科技兴县、成为共识,因此,在教育方面,不遗余力。在10年中,单人创办的小学就有13所;在后40年中,单私人创办的中学和职业学校已达到17所,如果加上留学生的人数,作为莆田一个县来说,可以说莆田的教育“甲于八闽”,这一点也不夸张。

      在创办小学堂方面,在10年中,全县共有21所,其中除私人创办的13所外,还有教会创办的7所、官立的1所。

      在私人创办的13所中,在城内的有砺青、通德、普通、进群、湖山、简易、义务等小学堂,在涵江的有铸新小学堂,在西天尾镇有渭阳小学堂,在梧塘镇的有沁后小学堂,在沿海的有开文小学堂,在山区的有广山、湘溪小学堂。

      莆田因地处五口通商的福州、厦门之间,海运比较发达,所以,早在1862年(清同治元年),基督教就传入莆田。西方传教士除传道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对社会影响,也创办学校,开始时,只招收教徒的子弟入学,以后,就逐渐扩大到社会上来。在前10年中,他们创办的小学堂有7所,其中,基督教创办有6所,有在城内的哲明、铸益、培元、培哲等小学堂,在涵江的有美育、德育(女子)小学堂。天主教创办的有1所,即城内正本小学堂。

      官立小学堂1所。

      在创办中学和职业学校方面,在后40年中,全县共有25所(内设有高中和高职的12所),其中除私人创办的17所外,还有教会创办的5所,省立的3所(不包括小学1所)。

      在私人创办的17所中,可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种类型,创办后,一直维持至解放时,为人民政府所接办的有8所,其中:城内有砺青、中山中学和东山土木工程职业学校,在涵江有涵中中学,有江口有侨办锦山中学,在梧塘有博文商业职业学校,在山区的有广山中学和夹漈农业职业学校。在这8所中,没有高中和高职的仅有5所。

      第二种类型,创办后,维持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10多年,短的4.5年,有的停办,有的并入其他学校的有9所。其中,在城内的有莆田公学、华星(女子)、莆青等中学,在涵江的有崇实、新时代中学和国医专科学校,在黄石的有莆东中学和博文职业分校,在沿海的有海滨职业学校。在这9所中,设有旧制(高中)和高职的2所。

      基督教创办的5所,在城内的有哲理、咸益(女子)中学和圣路加助产护士、师范学校,在黄石的有蒲星中学,其中,设有高中和高职的3所。

      省立的3所,在城内的有莆田(包括兴郡、福建第十中学)中学、福建第四师范学校。在涵江的有福建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这3所均设有高中和高职。

      同时,值得称赞的是,在这半个世纪中,莆田县留学生人数,名列全省各县前茅,据统计,共有186人,其中,留学美国的有101人,留学日本的71人,留学英国的9人,留学德、法等国的5人。

      当时,在留学生中,有两种思想体系:

      留美者,认为美国科学比较先进,学、用能全面得到发挥。故攻读理工科的学生占3/4。

      留学日本的,他们中间不少是参加辛亥革命活动的人物,还有的是同盟会会员。所以,他们在攻读中,以政治、法律为最多,还有研读军事、医务等。

      在20世纪前半叶,莆田教育都比较发达,其原因在于:

      1、莆田不仅读书人多,且知识界人士中和外界的接触也比较多,有的还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进行积极的社会变革和反清活动,对当时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如在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创办的全县第一所私人中学——兴郡崇实中学堂,该校主要负责人,还出资在上海开设“达文社”,译著和出版中外新书,有《瓜分惨祸预言记》、《福建之存亡》等进步书籍,大力鼓吹革命,激怒了清政府被封禁。同时,在福州的革命党人郑权、林斯琛等4人,遭到清政府通缉,逃至涵江,受到师生接待,后代乔装绕道前往厦门。

      全县第一所私立小学——砺青小学堂,其教师多为留日学生,不少人参加同盟会。其主要负责人出资在城内创办“醒社”,并派人去上海购买新书、报刊、密赠给仇满革命小册。在福州光复中,有学生5人参加莆人组织的炸弹队,参与围攻将军府的于山战役。

      2、莆田商业也比较发达。历史上有“无兴不成镇”的美誉。在明末清初,莆田就有不少人外出经商,至清代后期,他们的足迹遍及上海、南京、宁波、温州、杭州、苏州、江浙、安徽、湖南、北京、天津等一带。较集中的在上海有四、五十家,在南京的有25家,多数人以事业有成,成了百万、千万富翁。当他们走上富路后,十分重视和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出资兴学建校作出重大贡献,如铸新、涵中、渭阳、沁后、开文、博文等学校,都是由工商界人士发起捐款创办的。

      当时学校对校舍要求不高,多数利用书院、祠堂、寺庙、公共场所和租用民房等来进行上课,但老师对学生作业要求是严格的。

      学校经费来源,多数由工商界大力支持,教师薪水高低不一,但多数教师能以教育为己任,绝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在教育事业上奉献一生。

      师资来源,大多是聘用县内举人、秀才来任教。

      当时为了逃避壮丁,好多家长不愿自己儿子白白拿去送死,所以报考中学逃避抓丁也是一个办法,因此当时中学人数剧增,也促进了多办中学的趋向。

      1928年,福建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4个道各设1个实验小学,后在省厅领导的关心和莆田各界的要求下,省立第一所实验小学就设在涵江。

      仙游县,在1942年,只有初级中学7所、师范1所,至1943年,师范才设有普通科,1944年,才正式设有高中。

      莆田是座文化名城,被喻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它一向以文化教育蜚声全国。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莆田,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骄傲。   (黄祥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