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园头村农业史与加工厂沿革

    园头村农业史与加工厂沿革

      □龚玉瑞

    1.jpg

      华亭镇园头村地处莆仙交界处,木兰溪水自西向东奔流,被鲎山阻挡分二溪流,分而又合,这就是山环水抱的园头岛村。

      解放前,这里方圆仅约一平方公里,岛村居住500多户,2800多人口,可耕地约300亩,人均不足一分地,人们只能在对面溪仰天山下,鲎山戈龙眼林下套种杂粮作物外,村民又在溪边芦苇地开荒及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种上甘蔗、地瓜、大小麦、豆类等经济作物,勉强糊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在兵荒马乱时期,正因为人多地少,为摆脱家乡困境,不少人因生活所迫,离乡背井,飘洋过海往台湾、东南亚各地出卖劳力谋生,有的投亲靠友往外地拜师学艺,修理脚车,修理汽车配件,搞汽车运输业、做桂圆生意等。村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自找门路,也搞些副业补充家庭收入,如线面、米粉加工,捕鱼,泥木工,油漆工,纸工,开小店等,如路角古街有杂货店,面粉加工店,染布店,理发店,糕饼店,打银店,还有作霖药店,太和药房和保和药房等,解放初路角一条古街有杂货店,供销社,粮店,大队部,面粉加工店及小商贩摆摊等,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

      当时,村中有先人志士倡导“办教育,找出路”主张,把原云庄书院扩建为学堂县立小学,家贫子读书求功名是村民心愿,特别是解放后,有了好校风好教师加上好学风,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大中专学生在祖国各地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工薪阶层就有数千人,缓解并消除园头村人多粥少尴尬局面!

      现介绍园头村加工厂究竟何时何地兴建及其历史沿革。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归国华侨龚玉璞从南洋运回一批汽车机械零配件和电动机设备,在木兰溪北岸过湖新店开办五谷杂粮加工厂,招聘技师工人有本村龚金钗、陈正元、黄金燕及杂差陈文岛四、五人,为周围村庄加工农产品,除此外,还在村中龚氏尾铺(榨蔗坊)朝北开一间榨油坊兼汽车零件修配厂,培养不少技术人员,在当时农村极少见!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园头村民聚居路角旧街道两旁各条巷坊古屋里,那时园头制糖业特别发达,一个小村前后社竟有六座制糖蔗铺(榨蔗作坊),1960年霞林莆田糖厂开榨后,各个角落蔗坊先后全拆毁改为民居,只剩下龚氏尾铺蔗坊保留着集体所有,原作坊场地筑为戏台作演戏广场。

      那时村中没有加工厂,除做线面专业户在过湖、西湖水磨碾面粉外,大部分农户只在自己屋檐下,厅前内埕内设置石臼、石磨简陋工具做豆腐,磨麦粉、米糕等日常食品,除此外还有设置竹制拖笼碾谷机和烤龙眼干焙灶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先后炸毁鲎山石及龚氏祖墓及风景山石头顶取石,筑水坝,修渠道,架设抽水机,水轮泵房舍,龚玉璞过湖加工厂机械搬迁今桥头水轮泵房内,从此村民才放弃简陋小石磨,石臼工具往桥头加工日常生活用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水坝拆毁,水轮泵车间荒废于1975年,机械又搬移到龚玉璞榨油坊内,龚寿堦技师在原尾铺蔗坊机房两边扩建双层办公楼和焙灶间于1977年落成。从此,工厂规模扩大,每年都添置机械设备,分门别类,有稻谷机,面粉机,白糕机,磨豆机,饲料加工机,1980年增添45匹电力发动机,新置榨油机,自1972年该厂就有技师,工人数十人,每逢农作物收成旺季,连附近村庄也运农作物来厂加工,增聘临时工日夜加班加点,收获不菲。最早老工人代表有龚金钗、陈正元、黄吓凿、黄金燕、后社陈如龙父子、陈金德父子、陈金尚、许春德以及现任管理员黄金铸等。

      自2012年园头村建造幸福家园,对园头农业田园进行一次大改革,把原三百亩旱地溪埔果林扩大到仰天大埔山林,约一千亩地租给利农公司种植蔬菜基地,原农户只收点地租外无其他收入,大批青壮年进厂打工,从此也无农作物收入加工,这个加工厂已完成为民造福的使命,于今七十多年的历史。

      2022年园头村两委决定对加工厂进行整修,投资修缮,对厂房屋顶添砖加瓦,粉刷,增添厂房大门,内埕铺垫新白石板,平整光洁,以备收集农耕时代牛车犁耙,锄头粪箕等旧农具,作为园头农业展览馆,以供后人,游人观览!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