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游洋故邑史话

    游洋故邑史话

      □游心华 文/图

    1.jpg

      图为故兴化县治遗址。

      游洋,别称“旧县”、“古邑”,唐时为“游洋镇”(址在兴泰里,旧属永福,因建县而析其治),隶泉州莆田县,号“游洋洞”。

      明弘治十六年(1503)周瑛《兴化府志》“叙郡县”篇载:“兴化为郡,别称莆阳、莆中,建置自宋始。”“宋兴化县治兴泰里,在万山之中,本唐游洋镇,隶莆田县,宋改为县,或云即叛民林居裔故址,朝廷即降居裔,乃县其地。”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炎宋时游洋就已经成为兴化县政治、经济和文化源头。民国二十五年(1936)游洋人张国枢在重刊《福建兴化县志》时写道:“兴化县,别名游洋,宋代文物几甲八闽,所谓山中邹鲁也,其历史殊有研究之价值。”

      一千多年前,宋王朝刚刚建立不到二十年,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洋农民起义。1995年《仙游县志》“大事记”称:“太平兴国三年(978)十二月,林居裔自称西平王,聚众万余人(一说十余万人)起义,摄莆田县事,率众南下攻泉州城不克,回师。宋廷派浙西南路转运使冯翊、漕使杨克让率兵进剿,林居裔请降。”有关游洋农民起义的起因、路线及人数,官方志乘历来语焉不详,只作粗略的记载。林居裔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是宋朝福建地区四次农民起义的第一次,声势浩大,震惊朝野。

      据《兴化府志》记载:太平兴国四年,太宗阅《泉福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思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兴化县。从此游洋这块弹丸之地从洞、镇同时升级为太平军、兴化县(注:太平军后改为兴化军、兴化府。军的名号,溯自唐代,初为营垒,设立于两道交界处,驻扎重兵防守,到了宋代却成为与州对等的行政区)。

      《八闽通志》“古迹篇”载:“旧郡治,在府城东北广业里游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建,八年(983年)迁治于莆田。按《游洋志》、《西林院记》等可见,游洋镇设立军治及县治是宋廷与义军之间达成的停战协议,设立县治是为了震慑农民,巩固赵氏江山。当时宋军大兵压境,而农民起义军势单力薄,若与之对峙,不如审时度势,退回游洋,偃旗息鼓。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披览舆图,叹此地最为险要,“乃下诏改为兴化县,仍建兴化军以领之。”“次年(980年),始以泉之莆田、仙游来归,鼎立而三。八年因转运使杨克让之请,诏移军治于莆田,而(兴化)县遂为支邑。”从此之后,新兴的兴化县与莆田、仙游三县鼎立,并驾齐驱,“置县数百年,家给人足,絃诵之声相闻,文物称盛于八闽中,首屈一指。”

      但彩云易散,好梦难圆。“元皇庆元年壬子(1312年),邑令以县境形胜负山,地窄人稀,时广业湘溪居民辏集,地势坦夷,乃徙县于其地。” 兴化县治从游洋迁至新县后,仿佛时光倒流,又退回到了唐末,以致数百年间人才外流,元气不足,资源匮乏,经济跌落,一蹶不振。迨至明正统年间,游洋之地生存环境恶化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正统十三年(1448年),游洋故邑的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朝廷,为黎民百姓请命。贡士萧敏(游洋人,南京武功中卫经历臣)率领里老社长等上本朝廷,哭诉游洋之地人物渐散,公家赋役苛横,盗贼蜂起,瘴疬肆虐,百姓生计艰难,恳请朝廷免除苛捐杂税,并下令裁撤兴化县。于是明英宗朱祁镇采纳了萧敏的奏议,恩准裁革兴化县,“其民近莆田者附莆田,近仙游者附仙游”,并批准减轻赋役,还利于民。

      至此兴化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淡出历史舞台。时过495个春秋到了民国二十二年,兴化旧县陈芑诒、张国枢、徐泳沧等人以“莆仙二县幅员过大,兴化故地离各县治太远”为由联合上书国民政府请求恢复兴化县治,但这次的努力付诸流水。

      如今,故兴化县治所在地游洋镇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处处旧貌换新颜,代之而起的是游洋溪两岸高楼叠起,成为寻常百姓的安居之地。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