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正学门、鲤江庙、龙津社、新有社
[正学门] 唐宝历年间(825-827年),孔子四十一世孙孔仲良任莆田县令,后定居涵江紫璜山。宋淳礻右五年 (1245年),知军杨栋、涵江镇官郑维飞建涵江孔庙。明成化元年(1465年)兴化知府岳正建正学门。涵江孔庙已不复存在,但正学门木坊仍屹立在紫璜山下的宫下街口,并保存原孔庙的四十九级石阶和泮池。近年经多次修葺,疏浚,可谓“古迹换新颜”。
正学门高大庄严,单檐歇山顶,古朴风雅,雍容庄重。“正学门”三个楷书大字遒劲有力、气势磅礴。石刻下马牌嵌立壁上,瞻仰弥高。如今,迈入正学门,踏上两座泮池间的石板路,在四十九级石阶下甬道两旁建有两道碑廊,集涵江宋、明、清列代有关涵江地方的碑碣15块,更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抒今世之盛赞。正学门是涵江文明的见证,历史的写照,系莆田市第一批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鲤江庙] 涵江城隍庙亦名鲤江庙。鲤江庙原系莆禧城隍庙的名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了防备倭患,在莆田近海修筑了规模不亚于兴化郡城的莆禧城。莆禧既有城池,同时也就建了城隍庙,莆禧一名鲤江,故别称鲤江庙。清初截界时,沿海边界流寓在涵江的莆禧士民,为了纪念故乡,于康熙五年(1666年)在涵江鉴前(当时叫凤岭)别建鲤江庙(即今涵江城隍庙),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了(庙中有石刻碑文可证)。
涵江鲤江庙近年由侨胞捐资修缮一新,红柱碧檐,层台叠翠,彩绘斗拱梁柱,古朴端庄,大匾流金溢彩,典雅华丽。
[龙津社] 位于涵江乡铺尾村的龙津社,原是乡群众年节祭祀神祗的。建于明代。社的脊梁上有“清乾隆五十二年岁次丁未阳春”等字,或为重修年月。社门上有长方形匾额一方,楷书“龙津”二字,笔力雄健,落款“正诏状元陈文龙”书。近年来乡人集资修葺,社貌一新,文化部门将龙津社辟为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的纪念馆。
陈文龙(1232-1277),莆田县阔口乡人。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状元,累升至高位。端宗时任参知政事兼闽、广宣抚使,管辖莆、仙军攻大权。1276年,元军政下福州,屡次派人招降,均被陈文龙所拒绝。元军攻莆时,陈文龙倾尽家财募兵,坚守城池,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自刎不遂被俘,解往杭州。他离莆田时就开始绝食,在拜谒武穆庙后卒于庙中,葬在西湖智果寺旁。
陈文龙纪念馆的馆联,为书画家陈鹤所撰书:“民族英雄魂归葛岭;浩然正气众仰龙津”,刻在石柱上。龙津社成为故乡历史古迹的胜地之一。
[新有社] 新有社在涵江区涵西村港头。社里有一块宋天文祥署名的匾额,题曰“新有社”。社南80多米处为宋末邑人郑颐颉尚书的故居。
郑颐颉为官正直,人称学士,因见奸相陈宜中擅政,愤而辞官回乡。益王于福州称帝时,文天祥也在福州,草拟檄文,号召天下勤王。据有关资料记载,文与郑同僚,有交情,故特来访,刚好村里正在建里社,乡亲们请来宾贵客为里社题名,文天祥乃手书“新有社”与之。
“新有社”座北朝南,主屋系单檐歇山式,是明建、清修、民国再修的,保存尚完整。社内神台上奉祀二个木主牌:一是宋文文山丞相神位,二是宋学士郑颐颉神位。明正德年间,莆田县知县雷应龙曾有毁淫祠之举。当他获知新有社系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亲笔题名的里社,不但不毁,反而拨款加以修葺,并亲题一联和一块“第一里社”的匾额以昭之。其对联曰:
学士早还山 不远襟期缘道故
孤臣经此地 至今手泽尚如新
文天祥亲书“新有社”的匾额和雷应龙对联石刻及“第一里社”的木匾额尚存。至于郑颐颉的故居,部份尚保留南宋石建风格,历经修葺,保卫存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