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补锅匠
□李福生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补锅匠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当,他们除了补鼎、补锅、补面盆以外,还兼有一手倾铜瓢(煎匙)的好手艺。他们肩上挑着补锅担子,腰间围着油黑油黑的篷布围裙,手里摇着几片串在一起的铁片,发出“嚓、嚓、嚓”的响声。他们穿街走巷,游村过户,大声吆喝着:“补鼎补铣锅哎,补鼎补面盆哎。”每次吆喝声都是拖着长长的尾音,到处兜揽生意。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家每户都有一大一小两个铁锅架在灶膛上,这铁锅人们叫它鼎。铁锅不是不锈钢、合金等材料制成的,而是用生铁铸成的,因而比较脆,加之当年灶膛里烧的都是各种柴草,不几天锅底就积了一层厚厚的锅灰,影响热量的传导。要除掉锅灰,就要把铁锅扣在地上,用锄头把锅灰刮掉,所以,铁锅容易破损。那时候的老百姓难免囊中羞涩,谁都不会把稍有破损的铁锅一扔了之,通常都是补了又补。因此,补锅成为不可或缺的行当,深受千家万户的欢迎。
补锅是一些人赖以谋生的技艺,这行当曾经红火一时。大街小巷不时能听到补锅匠的吆喝声,通过声音的大小,你完全可以判定他与你距离的远近。只见补锅匠从街头挑着补锅担走来,担子里装着火炉、风箱、木炭、小坩埚(是用来装铁水的,一般是用耐火泥做成)、废铜、铣铁等材料和小铁锤、小铁勺工具。
谁家的鼎破了,就叫住他,他就寻个合适的地方放下担子,先查看要补的鼎,双方讨价还价后,就开始干活。先用一尖嘴小铁锤在破洞口轻轻地敲打,把四周的污垢和烂铁敲掉。接着,架起炉子,师傅把风箱口连好火炉后,就会将一个如小碗般大的小坩埚立在火炉中心,四周放入焦炭。补锅匠把自备的碎生铁片放进小坩埚内。一切安置好后,啪嗒啪嗒地拉起风箱,做到不快不慢而且均匀有序,红色火苗也变成一片蓝色火焰,在熊熊炉火上、坩埚中,生铁片则开始熔化。
补锅匠便扒开炉中小坩埚的小盖,舀一小勺铁水,小心地放到加有草灰的湿厚布上,紧接着便把铁水从锅底的烂眼往上送。
铁水珠冒上来后,师傅便用沾有粥之类的布团,麻利地把铁水珠压平。随着青烟冒起,补鼎就这么一眼接一眼地进行。鼎补好后,还需用稀饭涂抹,目的是使之迅速冷却,这样会使鼎更密实耐用。
那些年,古镇上有一个补锅匠,40来岁,中等身材,清瘦单薄,开口说话是地道的仙游地方口音,常把“非常厉害”讲成“进斗盖靓”。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和炉火的炙烤,皮肤黝黑黝黑的。他手艺精湛,生意特别好,不论是大鼎、小鼎、铣锅,只要交到他的手上,转眼间便会补好。特别是破洞较大的铁锅,他会反 复补上两三次,然后用锉子把鼎底锉得平平整整,再用砂布擦擦,把水倒在补过的破洞处,水不再往下渗,铁锅就补好了。
人们都知道补锅匠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面盆底漏了,他会做个木头底换上。两种不同材质的东西要做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那才真叫绝活。那时候,不少人家还使用铜面盆、铜瓢、铜煎匙(锅铲)等生活器具,这些器具破了或坏了,就需要修补或翻新。补锅匠都有一手倾铜瓢(煎匙)的好手艺,若是遇到人家需要新制或翻新,他就会用所带的废杂铜用小坩埚熔化,把铜水倒进模子里来翻新。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炊具一应俱全。人们对破了的鼎、锅再不会补过再用了。几十年前补锅这行当已成了“绝唱”,人们再也听不到补锅匠走街串巷的洪亮吆喝声。当年补鼎、补铣锅、补面盆、倾铜瓢的那段历史,却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