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寻源
我国最早名茶、福建贡茶“方山露芽”产地成谜。涵江山区的千亩唐宋茶田遗址,是否为其产地之一?请看记者探访——
9月6日,应涵江区政府回乡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之邀,北京莆田商会常务副会长黄金标、欧雅健康科技集团总裁林国强等人前往新县镇墘顶村,参观考察涵江山区千亩唐宋茶田遗址。记者跟随市直有关部门、涵江区政府工作人员等一同前往探访。
该遗存茶田,疑为我国最早名茶、福建贡茶的“方山露芽”生产地之一。自唐代始,历代帝王都喜爱“方山露芽”。但长期以来,“方山露芽”产于何处成了一个谜,众说纷纭。
从市区出发,沿着蜿蜒山路,驱车约1个小时来到新县镇墘顶村。莆田第六中学工会主席陈开忠,是土生土长的“墘顶村人”。他指着山崖上枇杷树间的一个长满青苔的石磨说:“这是古人磨茶的石磨,起码有数百年历史。”
穿越一片竹林,而后折回,往坑下走,在一个峭壁处,方见疑似“方山露芽”真容。陈开忠指着一株单丛茶树,称这是一棵孑遗品种,树头直径约80厘米。据2018年第4期《东南园艺》刊载许长同、郭玉琼等研究文章《永泰古茶树研究与开发利用初报》的相关测算数据和方法测算,该茶树龄达2500多年。
陈开忠说,这一带已发现6株疑似“方山露芽”,这些都是子本。正是因为在峭壁生长,才保护了这些古树,为探究是否是正本“方山露芽”提供依据。
新县古称湘溪,是兴化府兴化县古县城。新县镇墘顶村所在的大会山位于凤团山以南,夹漈山、凤团溪以北,地处新县镇、大洋乡、庄边镇三镇交界处。
正在编写《莆田茶志》的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干部鲍文芳,参与考证新县镇墘顶村的唐宋茶园遗址。去年12月,他同陈开忠及收藏家胡立钊等多次走访查证,在凤团山及凤团溪流域内5公里,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的各处山头,发现了古代茶田遗迹,面积约0.5平方公里,约30丛茶树,部分分散在树林中。广林院(贡茶院)西百余米处尚存4丛古茶树,其中最高的3.5米,最粗的直径6厘米。据梅洋茶厂厂长陈剑明推断,为本地特有品种。
鲍文芳介绍,“广业里”的偏酸土壤有利茶的生长,砂砾地茶的品质特佳,日夜温差大,多雾,有利茶多酚的累积。目前遗留在墘顶村的茶树为灌木——大叶种茶,该茶种与本省的储叶种茶、政和大叶种茶的区别在于叶脉纹路突出,叶型较小。古时大都种植大叶种茶,因它的芽头大,产量高。大叶种茶在唐时属于特别优良的茶种,宜制绿茶。现在的变种为福云系列。茶的花与果都是一样的。唐时贡茶“方山露芽”也具有这种特性。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乾隆《福州府志》载:“唐贞观二年(628),方叔达任泉州刺史。”最早迁福建莆田的方姓为方叔达,后居莆田方山(在县西常泰里),后裔称“方山方”。鲍文芳认为,根据唐代贡茶制度,刺史为贡茶主办。可推测:“方山露芽”应由方叔达主办,并以河南禹州的祖地“方山”命名的。唐上元初年(760),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说明“方山露芽”被写入《茶经》,在时间上是契合的。陈开忠介绍,方叔达的后裔方偕(992—1055),兴化县百俊人(今涵江区庄边镇),在建安县引进茶树种植,曾达到空前规模。这足于证实“方山方”家族有种茶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会山千亩茶田,鲍文芳、陈开忠、胡立钊等人还发现广林院(贡茶院)遗址。
墘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柯慧芳介绍,1992年,大会山广林院遗址附近开辟村道时,曾挖出十几个制茶(抹茶)石磨,目前有3个抹茶石磨工具散落在砌坡、红壤剖面及遗址上,还有唐宋时期梯形古砖、莲花纹红砖等。院前的路,当地百姓称之“冶茶路”。莆兴古驿道,经大会岭古道至永泰县城。在广林院(贡茶院)西300米,是大会院遗址。说明大会岭是应驮运贡茶而筑的古道。在新县墘顶村大会山周边仍住着黄、郑、林、方、陈、薛六大姓。
据鲍文芳考证,北宋初年,战乱平息,广业先民安居乐业,饮茶之风渐盛。南迁懂茶大族,引进中原茶种,在笔架山南麓种茶,以解地瘠民贫之困。1080年,薛氏在大会山崛起,创立大会院,茶圃规模扩大,制茶技术完备。1080年前后,宋朝廷在此设立贡茶院,直至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上供贡茶为“二百二十三斤”,其中莆田县“二百九斤”、仙游县“一十四斤”,贡茶主要出自广业里。宋代广西路茶法官薛利和、广东路盐茶司干办公事郑厚、两浙常平茶盐公事薛元鼎都是“广业里人”。
鲍文芳说,新县镇墘顶村发展茶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当地群众的发展期盼。若考证出涵江山区是“方山露芽”产地之一,深挖广业山区古茶文化,将广业山区建成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茶产业示范区,将对山区乡村振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湄洲日报记者 李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