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孑世遗珍侍者桥

    孑世遗珍侍者桥

      □陈震辉

    1.jpg

      西苑乡凤顶村侍者桥,是横跨凤山境内“九溪”上的一座古代石梁桥,《八闽通志》《兴化府志》《仙游县志》均作了记载。

      九溪源于仙游最高峰石谷解东北坡的山间,携着丰沛水量,逶迤向北流入永泰县内,唤作青龙溪,最终注入闽江支流大樟溪。

      清乾隆《仙游县志》载:九座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为郡邑诸山之祖。《泉南录》云:“重峦叠嶂中,巍然高耸者,凡九。”旧经谓“八峰环绕一峰,势若腾翥。”,又名凤山,唐咸通六年(865年)智广创寺于此。乾符中赐额“太平院”(便是今日之“九座寺”。),而“九溪”绕这九座山逶迤向东北而去,或许其溪名正是源于九座山之故。

      九溪就像一条串起无数珠宝的项链挂在九座山的胸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在峡谷中冲积出狭长肥沃的土壤。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人们就在凤山的九溪沿岸生息,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景观。建于唐咸通六年的“南少林”源头九座寺,宋崇宁间的“国保”无尘塔,宋代僧人海会塔,宋天圣二年建的九座桥等都是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这其中,就有被世人遗忘的“侍者桥”。

      《仙游县志》载:“侍者桥,在九座山下。凡三间,长三丈,广八尺,高二丈。天圣三年(北宋1025年)僧大辩建。” 宋元一尺合今31.68厘米,合今约长9.5米,宽2.5米,高6.3米。这在北宋时代,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侍者桥位于凤顶村,即凤山村东,其最大自然村为“老君带”。九溪横亘在南北两山之间的峡谷里,峡谷里有一低矮山岭,人唤“秦岭”(音)。老君带村民出门,须先渡过九溪支流度溪至秦岭,从岭间地势低洼处劈一古驿道,再跨上侍者桥渡过九溪,沿南山麓东西分流到菜溪和度尾以至于仙游县城。

      夏至时节笔者前往现场考察,现存的石梁桥一墩两跨,实测长12米,宽2米,离水面高约3米。船型桥墩为12层规整长石条砌就,上铺五条石板。桥头修有斜坡连接各长数十米的石板路直达南北两岸,路基和溪流两岸皆以巨大鹅卵石垒砌,十分壮观。这些石头构建几乎都是古代原件,在溪水的倒映中,轻薄秀气的桥板,精巧稳重的桥墩和硕大饱满的鹅卵石溪岸相映成趣古意盎然。傍晚的阳光斜斜得投射过来,桥身隐隐透出亮黄色,似乎镀上一层金子。下游不远处便是仙水洋水坝,两个月肆虐的暴雨积蓄将侍者桥浸泡其中,厚厚的泥浆包裹着桥身,随处可见的枯枝烂树,大片泥水漫过的溪滩,在阳光逝去后的苍穹下,似乎来自远古洪荒的景象——荒凉,孤独,神秘而迷人。

      侍者桥南立有一石碑,高约2米,宽约1.2米,碑额刻“皇清”二字,碑文记录清代重修侍者桥的情况和捐款者姓名。碑文落款为“龙飞岁舍辛未     吉旦劝首陈□立”,“龙飞”二字出于《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遂以“龙飞”为帝王的兴起或即位。汉唐宋历代都有这样纪年法,比如号称杭州第一古桥的“洪家桥”石墩上刻“皇宋绍熙龙飞岁在庚戌”,指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但是,宋后也常用以非元年纪年,比如南海诸国南明的反清复明志士采用“龙飞”,而不是“永历”年号,用以表明他们期待有朝一日能有新君“龙飞”起事。这种纪年法在南方的闽粤民间比较常见,并且在清早中期甚是流行。仙游东门外的《倡建缭云文昌宫乐缘捐租报功碑》上款就刻着:“峕龙飞岁舍已丑年(1769年)阳月吉旦建盖”。其宫内收藏的题匾“福利人天”下款刻有:“峕龙飞岁舍丁酉年(1777年)孟秋吉旦立”。这两款时间分别是乾隆34年和42年,早就过了乾隆元年。所以,“龙飞”已经异化为“文治武功”之意,用以为皇帝歌功颂德。考虑到乾隆三十六年《仙游县志》并无清代重修记录,石碑所指辛未年应该是在县志修编之后的1811年(嘉庆十六年)或1871年(同治十年)。

      侍者桥地理位置重要,处于凤山村与官田村之间,这块溪谷沿岸分布着连片集中的居民点。下游的官田村也是个人文荟萃的村落,除了仙水洋,两座重建于50年代的官田老桥也是新晋的邑人打卡胜景。

      侍者桥南桥头建有一“孤魂栏”,简陋的半封闭式亭子,供奉“孤魂爷”神像。这是传统道教召唤和祭祀孤魂的场所,迁拔溺枉吊杀等死于非命的亡魂等众前来赴会受度。“孤魂栏”给招请来的亡魂一个意念中的合适空间,证明其确实存在,这是古代“灵魂不死”信仰的具体表现。 这种信仰从古至今,仍然存在于仙游山区,比如石苍乡济川村就有一座建自古代的“孤魂栏”。“孤魂栏”彰显了古人的人文关怀,宣示了对生命的公平对待。

      站在“秦岭”上俯瞰侍者桥,千年古桥虽然荒废了,但是她依然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息。看着一群群牛羊拥拥挤挤得上下桥,听着牛羊脖铃的叮当声,远山近水老厝渐渐蒙上黄昏的纱幕,恍惚间时光回到唐宋的那个午后,一切都那么的安详宁静和谐与自然。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