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日本弘法的莆田籍高僧
□刘福铸
2019年12月,黄祖绪先生出版了《莆仙历代高僧大德知见录》一书,收录历代僧人达290位,洋洋大观,俨然莆阳高僧人物之大全。然莆阳人物,灿若繁星,难免尚有遗珠。如明清之际,东渡日本弘法的一批黄檗宗高僧中,也至少有六位莆仙籍高僧,黄著中除收录“道者超元”一人外,其他五位均未收录。今据《黄檗东渡僧宝录》《黄檗宗の历史·人物·文化》等书对五位高僧加以简介。
1.释独言 (1586-1655),法名性闻,俗姓不详,兴化府莆田县人,自幼有出尘之意,约明崇祯十年(1637)投福清黄檗山依隐元禅师祝发为僧,日夕受隐元教诲十多年。南明永历八年(1654)五月,隐元不顾黄檗山万福寺僧众的挽留,将法席让给弟子慧门,毅然决定东渡日本弘法。弟子独言性闻、慧林性机等38人扈从前往厦门。他们于当年六月二十一日乘坐郑成功船只从厦门出航日本,同年七月初五抵达日本长崎。独言居长崎兴福寺,任维那之职,嗣后升西堂,全力扶扬黄檗法化之道。翌年(1655)秋七月竟一病示寂,相传世寿70岁。留有《独言禅师遗稿》《禅宗汇纂》等著述。独言圆寂后,同门同乡莆田人独湛禅师曾作诗偈深情悼念:“生同里井学同师,东渡同舟远到崎。共仰法门中法匠,咸钦白社里白眉。福缘不逮寿年促,道义难忘手足悲。遗稿数篇流海内,典型犹是旧心知。”
2.释独湛 (1628-1706),法名性莹,俗姓陈,兴化府莆田县人,祖南宋丞相陈俊卿、状元陈文龙,为明著名御史陈茂烈第八代孙,父翊宣,母黄氏,世代业儒。独湛自幼好学,性慈悲,因母早丧,觉人生无常,于16岁时投莆田梧山积云寺礼衣珠剃度,日夜苦修,读《楞严经》《云栖法汇》。隐居壶山潜修两年后,下山参学,先后拜访泉州承天禅寺亘信行弥、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福州鼓山涌泉寺永觉元贤等高僧。南明永历五年(1651),再入福清黄檗山,受具足戒,随侍隐元禅师。永历八年(1654),隐元应请东渡日本,独湛受命伴随,五月十日离开黄檗山南下,六月二十一日从中左所(厦门)乘船出发,七月五日到达长崎。此后开法黄檗,当西堂分座说法。翌年,应远州近藤语石居士邀请,于初山建立精舍,住18年,后赴上野,创建瑞国寺。日本天和二年(1682),承旨继任黄檗山第四代住持。临死前书遗偈云:“我有一句,别于大众;若问何故,不说不说。”世寿79岁,著有《语录》三十卷。知名弟子有圆通、悦峰等。
3.释晓堂 (1634-1666),法名道收,字弢玄,号晓堂,俗姓林,兴化府莆田县人。为人淳厚寡言,好寂坐,能诗书。18岁出家,26岁受具足戒,曾随侍隐元大师于黄檗山,任衣钵侍者。又参侍慧门如沛。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嗣慧门之法,同年四月,与法兄高泉性潡,共渡日本,五月二十五日抵达长崎,参谒崇福寺之即非如一。九月登黄檗山万福寺,任隐元隆琦的丈室侍者。宽文三年(1663)任书记僧。五年(1665)二月,道收被推举任三坛大戒之尊证阿阇梨。次年(1666)春一月,散衣钵,嘱后事,然后趺坐示寂,世寿33岁,著有《晓堂禅师梦游漫录》三卷。其徒天岩元超建寿泉庵,尊晓堂为开基之祖。
4.释大衡 (1651-1715),法名海权,曾名海慧,俗姓翁,兴化府莆田县人,出生时迅雷豪雨,似有灵异。幼年即拜叔祖吼山上人剃度出家,为驱乌沙弥。后至建宁参拜中柱和尚,得引导教化。又登天宝山修习禅门律仪。再至黄檗山依虚白禅师受持大戒,并在千指宗匠座下及黄檗广超禅师左右请益数年,由衣钵侍者升任维那。曾因思念老母重归故里,得母教诲,复出遍访名山,拜谒天童寺慰安禅师,并任书记僧。康熙三十一年(1692)接长崎圣寿山聘书,遂与师弟灵源海脉同赴日本。日本元禄六年(1693)七月二日抵达长崎,登崇福寺参本师千呆性安,意甚投合,翌年继任崇福寺住持。自此应机自如,广建佛宇,曾接日本黄檗山住持之聘而未应。后退居绿萝庵圆寂,世寿65岁,著有《大衡禅师语录》二卷。嗣法者有别光、义胜、烣峰等六人。
5.释弘永(生卒年不详),法名性嘉,俗姓陈,兴化府莆田县人,青年时登福州雪峰山礼住持即非如一为师,在即非座下参叩数年。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二月六日,即非应长崎圣寿山崇福寺福州籍檀越邀请及其师隐元的召命,乃携徒弘永性嘉、千呆性安、若一超元等僧徒东渡。他们自浙江温州瑞安县沙关起航,于当月十六日抵达长崎。东渡后,即非主持长崎崇福寺寺务,弘永则在崇福寺担任书记僧,辅助其师弘法三年多。弘永于日本宽文元年(1661)归国,仍卓锡于故山。
其实,黄檗寺除东渡日本几位莆田籍僧人外,在国内黄檗本山的莆仙籍禅僧尚有不少,有待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