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莆田早餐 晨曦中的烟火人情

    莆田早餐 晨曦中的烟火人情

    1.jpg

      想和你过最简单的生活,从每个不慌不忙的清晨开始。在街边的早餐店,叫上一份热乎乎的早餐。我们不赶时间,可以慢慢感受身边美好的烟火气,听店里帮忙的老大爷分享昨晚的牌桌趣事,听路过的学生讨论昨晚的练习题,听老板讲她老婆年轻时嫁给他的故事,听老板娘抱怨她新长出的白发,不时相视一笑,看店外的人来人往。

      清晨的天微亮,总有饥肠辘辘的人们上街寻觅专属莆田的“古早味”。不同于全国标配的豆浆油条,莆田的早餐带着海风山气,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底蕴。

      校园煎包

      学校门口的煎包是大多数莆田人的学生时代的记忆。皮薄馅大,表皮煎得酥脆的煎包一入口,就有鲜甜的汤汁充满口腔。与别处的煎包不同,莆田的煎包多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为馅,再用擀好的薄薄的面皮将馅料包裹住,放进特制的平锅里,煎至略呈金黄,搭配上香浓醇厚的豆浆,好不快哉。

      学校大门边上也总有一家看起来有年岁的小店,总是支着一口煎锅,路过便能看见煎粿在锅里滋滋作响,附近总有老板忙碌的身影。食客进门,只需简单的交代,就可以等待着美味上桌。纯手工制作的米浆,加入切段的韭菜、再和进刨成丝的南瓜,撒上适量的盐,轻轻地打着圈儿搅拌均匀。将拌匀的料滑入热锅,迷人的香气腾腾往上蹿着,静待边缘酥脆,便可端至食客的面前。麦煎的做法与煎粿略有相似,只将原料换成面粉、鸡蛋和白糖,即可制成甜口的麦煎。

      豆浆米粉

      “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保鲜纸也会过期,但兴化米粉的味道永远不会过期。”说起莆田的美食,总少不了兴化米粉。豆浆炒作为炒米粉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和味蕾享受倍受莆田人的喜爱。豆浆炒米粉不同于其他炒粉,它没有翻炒的油腻感,只将豆浆中的香浓豆香与兴化米粉相互交融,用简单的手法调和烹饪出一份属于莆田人自已特有的味道。豆浆炒是以纯正的豆浆、兴化米粉、鸡蛋、豆芽菜、韭菜、小葱蒜头香油为原料烹制而成。鲜咸的米粉搭配豆子浓郁的香气,入口松软香醇,又极富营养价值,是莆田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油炸文化

      年幼时早起,最期待的,就是和父母一起到附近的市场,尝一些色泽金黄,表皮酥脆的美味。以早米、白芋为原料制成的芋粿;用糯米、红糖、豆沙、芝麻制成的马蛋;制法类似油条、中间夹了糖馅的马耳;以大米、黄豆、葱花制成的油舌……金灿灿的,香酥爽脆,令人着迷。油炸食品给予莆田人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的无限力量。

      锅边魅力

      地道的莆田早餐,总少不了地道的锅边糊。莆田人将锅边糊称为“锅洒”或“拐伞”,用地道的方言念出,总是能有一些莆田人的归属感。不同于福建的其他地区,莆田的锅边糊没有那么多的配料,简简单单,反而更凸显出食物最本质的味道。把大米加清水用石磨磨成的浓米浆洒在热锅周边,半熟后铲入正在熬煮的高汤中,加之辅料,调准口味,熟即装碗。喝一口鲜甜的汤头,尝一口薄薄的锅边,入口即化,软糯鲜甜,清甜的米香溢满唇齿之间。

      天刚微亮,炊烟便已袅袅,从行人匆匆到如今车如流水,莆田的“古早味”并没有在世事变迁中退居幕后,而是依旧在街边巷口熠熠生辉。在忙碌的清晨,只需一声吆喝,就能尝到熟悉的味道。“老板,煎包拐伞打包带走!”细嚼慢咽地吃完,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才算感受到莆田的烟火气,才能把涣散的思绪拉回现实,开始幸福的一天。莆田晚报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