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无限生平事 都付神仙梦里求
□游荔生
莆田人喜欢儒学,老百姓也喜欢八卦。明朝名人陈经邦,八卦新闻多。
陈经邦(1537-1616),明嘉靖十六年出生于荔城庙前,出仕前家境贫寒。莫言大器韬藏久,犹是梁魁擢第年。莆田有许多故事,荔城城隍庙、壶公山“极高明”妈祖庙、仙游的“岁寒”等,表达励志元素。
陈经邦,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尚书兼学士。明神宗为太子时,陈经邦选任东宫讲读官。神宗即位,他进讲经义明白恳切,音吐洪亮,“仪度庄雅,进退雍容”。陈经邦的应制诗赋,正宗八股文神韵,神宗极赞赏,亲书“责难陈善”赐他。
“大宗伯第”,陈经邦安度晚年用的,莆田著名的“百廿间”大厝,完整演绎莆田古建筑之美。陈经邦与“百廿间”大厝,八卦新闻多,其中核心议题是“盖露亭”。
明,神宗在位时间最长,四十多年。朱翊钧是大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神宗皇帝的生母李氏,为太后时28岁,经常旁听陈经邦讲课。“盖露亭”的传奇,“信不信由你”风格的,女一号是风情万种的李太后。
万历皇帝读书在文华殿,太后经常来此照看年幼皇帝。太后、小皇帝、陈经邦三人多一起聚首,或切磋经典,或讨论朝政,或学习琴棋书画,有时也谈琐事。
文华殿,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好个安排处,上演香喷喷、软绵绵的爱情戏,标准的TNT风格。太后面对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的陈经邦,侍读旁听,如痴如醉,萌钦羡之心。
陈经邦40岁,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太后30多岁,外表和内质有魅力,一双眼睛如二部“天后”品牌发电机。两人年庚相近,情投意合,难免心灵碰撞,一触即发。共同的职责和目标,又经常让他们同处一室,日久生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人生处处断肠夜。夜里,小皇帝歇息。李太后以猫步姿态,向梦想地前进。风雨无阻,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太后三步并作二步,来国师住的乾清宫,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絮絮叨叨谈心里话。
陈经邦是中庸之人,从小家学渊源,熟知“君臣之礼”。面对李太后的“超级高压电”,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恪守儒家“慎独”之训,不越雷池半步。
李太后,皇帝的母亲,可滔滔不绝发美丽秋波。陈经邦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自己咳嗽的声音大一些,都可能被太监、宫女无比兴奋“核爆料”,招大麻烦。
如今的娱乐事业无限繁荣,明星名人的八卦趣闻,俨然是最好谈资。其实,明朝娱乐生活也毫不逊色。万历年间,生活于普通的民众是轻松愉快的。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大多数人”对八股文、“先进文化”不一定有兴趣,可对于皇宫的新闻,尤其是八卦新闻,从骨子里喜欢。
太监、宫女的抖音爆料,粉丝非常多。一提到太监、宫女无比兴奋的“核爆料”,老百姓的眼睛肯定闪闪发光。
明朝,正统的文化是八股文。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可八股文太难了,有一些文人就写小说。
吴承恩写八股文,中不了。写《西游记》,流传之广,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吴承恩诗,缘情体物,其旨博而深,其辞微而显。
《金瓶梅》,长篇白话世情小说,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在明朝万历年间,作者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登不了大雅之堂,内容为君子所不耻,所谓“云霞满纸”,可点击率奇高。《金瓶梅》写家庭生活、平凡人物,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主流。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万历年间八股文的No.1。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后潜心于戏剧创作,《牡丹亭》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不是汤显祖的八股文,而是他的八卦新闻、《牡丹亭》。
万历年间,太富了,真是个极乐世界。老百姓生活在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
神宗在位多丰岁,斗粟文钱物不贵。门少催科人昼眠,四十八载人如醉。人民丰衣足食,物价低廉,罕有税吏上门催收钱粮赋税,百姓可以放心地睡懒觉,沉醉不愿醒。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醒了以后,无聊啊,就关注八卦。
《长安秋月夜》写:“忆昔神宗静穆年,四十八载唯高眠。风雨耕筈歌帝力,边廷远近绝烽烟。”万历在位的四十八年里,人民生活安静祥和。
《木棉吟》写:“眼见当初万历间,陈花富户积如山。福州青袜鸟言贾,腰下千金过百滩。”富豪的财富堆积如山,福州的富商携带千金坐船外出经商,招摇过市,河边的女子莺呖,评头论足,说商船来了。
生活在万历年间的文人写《秦淮感旧》:“余生曾作太平民,及见神宗全盛治。城内连云百万家,临流争僦笙歌次。”
《樵史通俗演义》描画万历盛世:明真是个极乐世界。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卡拉OK,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
万历年间,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一代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追忆万历时代,感慨无限地写道:“现在的士民众口嗷嗷,追念万历时的宽政,讴吟思慕,即使已经改朝换代仍念念不忘!”
万历一朝,很辉煌的一段。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文化也繁荣。那时中产阶级家里往往有两份报纸:一份是官府的“朝报”,相当于现在的国政刊物,一脸严肃;一份是私人办的“小报”,《花花公子》,相当于如今的娱乐周刊,往往爆料宫廷秘史、名人八卦等,博人眼球。
“小报”是私人经营,没有政府补贴,也没有友情赞助,那时又不流行打广告,所以赚钱的唯一手段就是扩大发行。为了提高销量,一方面是请八股文高手小说连载,另一方面“小报”也开发狗仔队员,每天定时蹲点,采集各色新闻。
狗仔队员们各显神通:有专门找太监宫女打听皇帝和后妃之间的情感纠结的,即所谓的“内探”,李太后,皇帝的母亲,“花边新闻”,那点击量无比巨大的;也有到朝中各部打听官员任免情况、受贿与否、有没有养小老婆的,即所谓的“省探”;还有到各衙门特别是到监狱大牢打探凶杀案的,即所谓的“衙探”……
可不要小瞧狗仔队的能力,他们制造新闻的能力惊天。“小报”靠博人眼球的八卦新闻,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上到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性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
有时候,官员们开会,官员调整还没开口,就有人窃窃私语:“今日某人被召,某人罢去,某人迁除。”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严重冲击了“朝报”的效果,统治者决定禁止“小报”发行。但由于“小报”人气巨大,甚至许多政府公务员也以看“小报”为乐,所以虽然明令禁止,“小报”仍畅销不衰。
陈经邦当然明白情况的严重性,他取折扇一把,书正楷二字,“冷静”。可树欲静而风不止,爱情依然在。爱情,说不清的。李太后和陈经邦,作为一个普通人,有一些情感,也是自然的。陈经邦大概也料到了一些什么,依稀、隐约的。面对李太后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陈经邦也可能产生心灵的震颤,人之常情。
人言可畏。陈经邦看看“小报”,头摇了摇。他当然明白情况的严重性。他再取折扇,又书正楷二字“冷静”,进三步,退三步,摇折扇三下,自言自语:“我,是那样的人吗?”太后瞪眼睛,如“天后”品牌发电机,默语:“对,我看,你就是那样的人!”,又目送秋波。
太后的话,一句顶一万句。这抖音爆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全中国。
许多年了,太后和陈经邦的香喷喷、软绵绵的爱情戏,超级“爆款”,引来粉丝无数,一直保持No.1的收视率、点击率、大流量。举国上下草木皆兵,宫中内外屏神凝气。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盖露亭”的传奇,以陈经邦“急流勇退”为圆满结局。
陈经邦许多年,夜夜面对李太后的“超级高压电”的严峻考验,淡定从容,恪尽职守,为万历皇帝打下了过硬的政治基本功,然后全身而退,了不起啊!
陈经邦在大宗伯第里安度晚年的,幸福、简单的三十多年。大宗伯第,耐人寻味的。大宗伯第,处莆田城里中心,多年历程中,留许多印迹。大厝背后,有御书楼、后供堂和后花园等。
大宗伯第紧挨陈经邦诞生的老屋南侧,其西北百多米处有一小山名曰“梅峰”,梅树满坡风韵奇特,山间有座光孝寺,一口铜钟声名远扬;府第东北百米处的“西湖水镜”,亦为莆阳二十四景之一。
一为鹅子二连花,三望青湖四石斜。惟有岭湖居第五,山前却是宰臣家。山增景致,水生灵气,护衬着名府旧第的古色古香,酿就了浓浓酽酽的文化氛围,演绎出无限精彩的故事。
陈经邦的许多遗闻、轶事、八卦,成许多莆田人茶餘饭后的欢欢喜喜的谈资。大宗伯第,“百廿间”大厝、小五哥、铁树里、盖露亭、岁寒、月中香,“极高明”,等。
许多故事中,人气最高的“官拜避露亭且止”,有许多版本。陈经邦与太后幽会,为皇帝察觉。皇帝恐夜深露重,老师受凉,盖亭避露。此时,经邦猛省,少年时九鲤湖祈梦,仙公有“官拜避露亭且止”之语,遂辞官还乡。
历史留下一幅幅画图,时间为这些画面打上页码。画页上,可发现,陈经邦是背负书箧步入仕途的,并始终不解下书箧,箧中装满了礼仪邦教、节义文章,还有“中庸”。“中庸”的书箧,冷静、完美展示了陈经邦的人品形象。
陈经邦写许多诗,他自我总结二句:胸中无限生平事,都付神仙梦里求。
陈经邦的诗,大宗伯第,九鲤湖,“极高明”妈祖庙等,今天依然是莆田的文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