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林良诪:甘当乡村教育耕耘者

    林良诪:甘当乡村教育耕耘者

      一个班级,5个学生,2名老师,这是地处涵江山区的新县墘顶小学的校情。58岁的林良诪是这所学校的“老教师”,临近开学,他一边跟进学生们上网课,以顺利过渡衔接上课,一边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准备,迎接学生们返校。

      林良诪的简历很简单,“1981年8月至今在新县墘顶小学任教。”短短一行字却是一位教师扎根乡村教育近四十载的真实写照。“那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到隔壁村的墘顶小学,这里是山区里的偏僻村,条件比我的家乡更艰苦。学校最高峰时每个年级有2个班,全校学生300多人,老师15名。近年来,学校条件不断改善,教室翻新,操场硬化,每班配备了班班通。”

      前几年,林良诪有调到城区任教的机会,可他放弃了。“我19岁前来这里任教,当时只比学生大四、五岁,这个村我教过两代人,我对他们有感情。”林良诪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未必就差,上世纪90年代,学校抽调教学能手教授毕业班优秀学生,一些毕业生后来还考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正是这样的情怀,让他甘当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不知不觉就临近退休了,他说“只要我还在职,哪怕学校只剩一名学生,我也会教下去。”

      一辈子潜心乡村教学,林良诪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从事乡村教育满30年,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荣誉证书。而他家获此殊荣的还有他的老丈人陈兆柳。巧合的是,林良诪到墘顶小学任教的那年,陈兆柳也从新县仙安小学调来担任校长。

      如今陈兆柳已故去,回忆往事,林良诪记忆犹新。“他是正直的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以校为家。”林良诪记得,山区条件艰苦,他带领全校老师,把小山头开垦成学校,盖起教学楼。他关心乡村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群众感情深厚。在调来墘顶小学后,他此前任教的仙安小学的群众还常来看望他。

      为人师表,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潜移默化中,林良诪深受影响,也立志成为群众爱戴的老师。一同深受感召的还有林良诪的妻子陈秀玉。她是山区的幼儿园老师,山里留守孩子多,幼师往往扛起家长的责任,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山区物资匮乏,陈秀玉就地取材,用稻草编织小动物,制作各种各样的教具,让课堂活泼有趣。直到退休,陈秀玉都没离开山区幼儿园。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女儿也走上从教之路。林良诪的女儿陈晶晶师范毕业后,回原籍地新县中心小学任教。她坦言,刚开始也不适应,可后来发现山里的孩子纯朴可爱,城里有城里的优势,山区也有山区的优点,只要热爱教育事业,在哪都能发光发热。

      陈晶晶结婚后,为了兼顾家庭,调往城里的学校。“我工作那年恰逢‘非典’,当时担任班主任,每天给学生测量体温,今年又碰到新冠肺炎疫情,只能上网课,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学生们一定会顺利回到课堂。”陈晶晶说,教师是快乐的职业,身在教育世家,她倍感光荣。不管在山里,还是在城里,她将尽其所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