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唯有香如故——仙游香文化窥探

    唯有香如故——仙游香文化窥探

    1.jpg

    2.jpg  

    天然沉香摆件

    3.jpg

      线香

    4.jpg

      香乘内页

    5.jpg

      香祖神农

      清明上河图里,诸多店铺林立,大多是无名商铺,但“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香药”等是被特别标注出来的。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宋代,香的消费占国民总消费1/4以上。如今,香成为木头中的钻石。仙游县的香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名贵木材加工产业聚集于此,原材料多,边角料多,这些都为仙游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温床”。

      回望香历史

      再过两个多月,第八届上海香博会将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一盛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来自仙游县榜头镇的陈剑锋连续6年前往参加,毫无意外地,今年他也收到邀请信。

      “仙游是祈梦文化的发源地,经过历史的沉淀,香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仙游县文化馆负责人俞辉说到。传统五道琴书花香茶,香道一定是在其列的,它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及对艺术的敬畏。宋代常用的烧香形式就是隔火熏香和打香篆。现为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听琴图》上,宋徽宗和蔡京旁的道具,除琴案外,仅一几,几上置薰炉,有香烟袅袅,就是最佳佐证。

      “你有见过一种人,他是不喜欢香的吗?”走进榜头镇工艺美术城的“香魁”店,一股清香袭来,沁人心脾。陈剑锋是“香魁”的创办人,2016年他还成立仙游县降真香协会,这与福建省沉香协会一并成为我省仅有的两个香行业协会。2007年进入香行业,2014年接触降真香并大力宣传推广,陈剑锋在香行业里已摸索了十余年。

      香,古人用来驱赶灾厄,它是可以跨越地域、种族的。历史上有“香通三界”之说。

      曾经一度,香料、香品还是丝绸之路上各民族贸易互通的最大宗物品,香文化也是丝路文化带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存的重要文化力量。

      俞辉说,仙游做香的历史很早,但名片丢掉了。古人用香的根本目的被抛弃了,出现了不是传统的以颐养本性、保健养生为主体的用香理念,而是外求香味的用香形式。陈剑锋还记得小时候,他的舅舅、妈妈制香,用的是天然香料,制香“黏合剂”用的是榆树皮。榆树皮可入药,有利水、通淋、消肿的功效。“传香火,留香脚,这原本是非常宝贵的老祖宗智慧,但后来却抹上了香精等一系列化工的味道。”陈剑锋叹息道。

      近年来,仙游大力挖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深入实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如今的仙游香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竹签香满城

      2016年9月15日,檀香种子随天宫二号升空,在太空中遨游了64个昼夜,于11月18日由神舟十一号返回舱携回地球,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首次太空搭载芳香类植物种子。与之随行的,还有著名传拓艺术家马国庆先生的《中华香祖师神农画像》等三幅作品。陈剑锋认为,在香行业里,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仙游本地传统香行业中,以生产竹签香为主。制香所用的原料,其主料一般是木粉,沉香选用沉木粉,檀香选用檀木粉,再加上一些香粉料、粘粉、色素等多道工序搅拌而成。竹签香选的香料大多比较朴实,枫树占多数。竹签经沾水后把带有黏性的粘粉均匀裹上,再经第二次沾水把粘粉及香料粉一层一层地裹上,在这个过程中师傅需要不断重复着抖香的动作。仅此一个步骤,常人就难以承受。但在其他人纷纷转向高利润的仿古家具行业时,位于榜头镇度顶村的郑国章,还是把制香坚持了下来。

      郑国章从事传统制香行业已经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前后,度顶村制香盛行,村民每户到田间领回待劈的“香米”,即竹签香的“骨头”,各回各家完成任务,之后由大队统一收购外销,那时的“香米”大部分销往北京怀柔、台湾等地,度顶村也一度因此而得名“香米村”。彼时,村庄里有20多户家庭以制香为生计。“如今只剩寥寥几家还在制香,以前竹签香一天产量可达一两吨,现在只有150公斤左右。”郑国章感叹。

      香行业中有一部集大成的经典之作——《香乘》。它博采宋代以来诸香谱之长,整理了很多传世香方。“这些香方是几代人的结晶,传承下来不易。”陈剑锋说,古时一个香方能养活几代人。香的合成,即“合香”,传统香方调配跟中医类似,讲究“君臣佐辅”,即每一种香都会以一种香材为主,其余的臣助君,佐助臣,辅助佐等,依次递进。虽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香方是既定的,但由于植物在生长环境等方面与古代有所差异,香方也会在实践中加以改良,陈剑锋强调,前提是得先吃透那些经典的香方,然后再来创新。

      2016年底,中国首个专门从事中华香文化研究的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与北京香文化促进会联合开展《中华香文化大典》编纂工程,陈剑锋也参与其中,在他看来,这项事业将为香行业的发展提供“标杆”,有助于引导香行业走上标准化。

      重拾香名片

      因为传统制香利润不高,如今还在坚持的已经所剩无几。以前制竹签香用纯天然的原料,虽然耗时长,但成本总体低。现在用化工原料,不仅不环保,成本反而高了。以至于前些年,度顶村很多人纷纷转向仿古家具等行业。“但这个行业是断不了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很多风俗,比如我们南方的祭祖、初一十五上宫庙等,都需要竹签香,这个市场是一直存在的。”郑国章说。

      “在外头,你跟人家介绍香文化,反应寥寥无几。但一说到奇楠,当场就有人拍案,顿时和你热络起来。”在从事相对高端的制香人陈剑锋看来,大部分人都以价格来论价值,对香文化的理解还需时日。

      在莆田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领域,香行业占比不小,这个传统的手工业如今也在转型中。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工艺美术产业的关注,仙游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黄安庶介绍说,县里正主推工艺美术生产企业的“机器换工”,应用自动化设备降本增效。

      在不少人看来,于仙游而言,没有古典家具就没有味道;没有香,就没有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逐渐意识到香的价值,但凡茶室、瑜伽等一些高级场所,无不存有香的痕迹。香市场的复兴,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更是一种修身、养心的生活方式的回归。

      这些年沉香回流,说明仙游在发展香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俞辉认为,香文化作为一个市场在仙游才刚刚起步,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专业性还不够。香文化的复兴尤其能体现对于传统认知的回归,把致力于香文化复兴的各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围绕香文化打造产业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正如十来年一直在探索和坚持的陈剑锋,对于复兴香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份执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香文化博物馆,用上我的毕生精力。”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俞靓\文 甄岩\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