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古建精品东石土楼

    古建精品东石土楼

      □何清平

      亦可楼,坐落于园庄镇驻地西北侧5. 7公里的东石村,是仙游县仅存较大完整坚固的一座方形土楼,构筑牢固,布局严谨,保存完好,可与永定土楼相媲美。透过历史的时空,亦可楼绵延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他们的祖先出于防匪患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

      土楼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被称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换句话,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两层以上的房屋。园庄区域原有土楼十多座,东石土楼和霞山山兜眺东楼是唯一迄今保存完好的土楼。

      步入东石村,一幢造型方正外观完整的土楼矗立在村落中特别显眼。远观近看,像细细品味一本书,风云万里,烟尘渺渺,千古风流一卷难掩。恍惚间,似见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心底涌起一股穿越时空的沧桑之感。

      这座土楼外墙用三合土夯筑(材料用白灰、红土、石子、沙和糯米等按比例混和而成,近乎现代水泥浇灌),内部用木结构。这座通高16.5米,边长21.6米的方形土楼,西南面为正大门,东南设一个边门。大门用青石磨光制作,外框呈长方形,内框作拱洞门,二、三楼才有窗口,也用青石制作。土楼四周每隔几米就有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射击孔(枪眼),共有78个。从外观看就是一座易守难攻的碉堡。人们生活其中,宁静安详,其乐融融。在其建筑风格和营造技巧的背后,都蕴藏着人与自然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传统文化理念,体现出个人、家族乃至时代的轨迹。

      走进土楼内部,一根根粗壮木柱支撑起三层楼房。有方形房间64间,东南开门。墙壁最厚1. 24米。中设天池,形成一口边长为5.85米的天井,天池中安有泉井一口,楼内装水枢机关,保证子孙饮水。在古代井是家乡的象征,故有“背井离乡”之说,古井正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阳光斑驳,烈日下但觉凉气怡人。天井宽畅明亮,静立在天井的中央,仰望那一方规规矩矩的天空,屏声静气,方可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天地人”思想的精髓。以天井为中心,一二层四边各辟设一厅二房,三楼则形成通透空旷的回廊,可以随意走动观察四周的变化。这种房屋的格局完全不同于莆仙传统民居特点。亦可楼1984年1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1994年新编《仙游县志》记载,亦可楼系清乾隆四十九年(1710)郑珠甫创建。可从大门框匾额石刻和地上闲置的“丰乐”石刻上看出铭文正中楷书“丰乐”二字,边款为:“昔欧阳文忠有丰乐亭之作,谓民以丰年而乐太平之化也,余建斯楼据林峦之形胜,面九超而回环,惟梓里共庆丰登,而斯楼安居亦得乐其乐而利其利,故以其名亭者名吾楼云”,落款是:“道光己丑年(1829)桂月,东里主人。”由此可见,为土楼命名可谓是匠心独运,受到了欧阳修《丰乐亭记》的启发,故从中撷取“丰乐”二字为楼名。但后来他又翻阕到明代高子(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东林党首领之一的高攀龙)《可楼记》,对“亦可”二字心领神会,觉得用“亦可”命名更为妥切,寓意更加深远,所以最终弃“丰乐”而择“亦可”。房屋主人在匾额的边款上书:“昔高子有可楼记,余读之,知其楼无所不可也。余德不及高子,而楼略高之故,亦以可吾楼之。”这便是“亦可楼”的缘由。

      神韵百般的东石土楼——亦可楼,经过历史的沉淀,每一个建筑艺术符号都有自己的人文精神的寄托。岁月的刻刀在历史的扉页上刻录了尘世沧桑的印记,土楼的经典之美,增添几分世外桃源的安宁和洁净。她如一坛密封的老酒,在时间里酝酿。当你的足音叩响在那深幽的土楼深处,那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让你沉浸在古典淡雅的美感中,远离了喧嚣与烦恼,思绪也随着飘进了遥远的历史记忆深处。同来的文友,不约而同的静了下来,享受土楼带给我们涤荡尘世浮躁和疲惫,带去空灵清雅和澄静。想逃离尘世,消除心中不安的躁动,寄情于最纯净轻柔的土楼中,让自己寻觅一种心的清逸,形的逍遥。让风随我静,静成天空中一动也不动的云。滚滚红尘,祥云缭绕,也只在一瞬间,消散尽净……徜徉其间,我无力穿透那扇封陈已久的心门,就好像我无力挽住时间刻在我脸上的皱纹。步入这样一条绵长的文化隧道,珍藏了岁月的底色与流转的斑驳,有多少不敢触及的故事,在白云苍狗中随着习习的秋风而走远。

      千里清钟归倦鸟,一襟晩照过浮云。感谢筚路蓝缕的先人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文物遗产,成为现代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