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选手获得中国语文朗读评选最好成绩:别了,地瓜腔!
由于普通话不够标准,莆田长期戴着“地瓜腔重灾区”的帽子。近几年,随着热爱普通话朗诵艺术的人群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浓,莆田奋起直追,许多小学员在国内朗诵大赛上频频获奖,特别是在8月中旬举办的“2016中国语文朗读评选”活动中,莆田赛区选手获得了全国最好的成绩,一举甩掉了“地瓜腔”的帽子,让省内外选手们刮目相看。
全国朗诵大赛上,莆田小选手惊艳亮相
“经过一天的冠军总决赛争夺,莆田小选手3人夺得全国特等奖,9人获得全国一等奖,无论是特等奖还是一等奖,莆田赛区的孩子都是全国各赛区最多的……谁说莆田是地瓜腔重灾区?这场次比赛,让全国各赛区记住了莆田……”8月13日,带领17位莆田学生进京参加朗诵大赛的指导老师袁辛平,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表了一篇长长的赛后感言。
孩子们捧回的一张张奖状,让袁辛平有足够的底气呐喊出声。在这次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朗读网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语文朗读评选”活动中,莆田选手在最后的冠军争夺战拿到了3个特等奖、9个一等奖,分别占各自奖次选手人数的十分之一,无论特等奖还是一等奖,在全国各赛区都是最多的。
然而,把时间拨回十几年前,莆田的学生还很难有这样的成绩。一位10多年前曾经进京参赛的朗诵爱好者回忆说,当时无论在省城还是北京,来自莆田的选手都遭遇了歧视,尽管她最后捧得了奖杯,但那种异样的眼光令人一直难以释怀。社会上对朗诵的认知也十分匮乏,2009年,莆田市出现了首家朗诵艺术专业化培训机构——金话筒,可第一次招生时却只有3个孩子报名。
如今,朗诵在莆田的境遇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培训机构金话筒为例,现在每个学期招收一期,期期爆满,每期报名的孩子都有300多人。
惊艳的背后,是追求朗诵艺术的浓厚氛围
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从北京凯旋,让61岁的苏冠勇兴奋不已。作为莆田市朗诵协会会长,他认为,小选手们能取得如此上佳的成绩,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好成绩的背后是莆田社会对朗诵艺术越来越热情的追求。
几位会员告诉记者,在“地瓜腔重灾区”之所以有这么多朗诵爱好者,与莆田市作为文献名邦的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莆田历史上涌现出刘克庄等许多著名诗人,如今也有“云里风文学奖”等注重培育本土文学创作的举动,而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恰恰是朗诵艺术的基础,所以当普通话渐渐成为大街小巷的常用语言后,朗诵艺术自然而然地在莆田厚积薄发,并且渐渐形成了越来越浓厚的氛围。
不断出现的培训机构,也是氛围日益浓厚的一大注脚。目前,除了金话筒,莆田又新增了小喇叭、小雨点两家专业的朗诵培训机构,还有3家艺术培训机构开设了朗诵课程。公益培训方面,莆田市朗诵协会计划与群艺馆合作,开办朗诵艺术公益培训班。
用现代朗诵艺术,传承方言的文化魅力
一面是普通话朗诵艺术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一面是莆仙方言在下一代遇到传承难题,两者会不会产生矛盾?是否存在着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
许多朗诵爱好者认为,两者并不是“有你无我”的矛盾,反而是对诗歌、古代文学等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民俗专家介绍说,莆仙话分为朗读书面语言用的文读和日常交流用的白读两种形式,白读在生活中天天使用,真正面临传承难题的是文读,特别是“莆仙话诗歌吟诵”等难度较大的文读,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现代朗诵艺术,和文读一样,传承着诗歌、文学。”苏冠勇介绍说,莆田市朗诵协会从筹备以来,已经组织了几次诵读活动,内容都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朗诵爱好者在与诗歌“亲密接触”后,更萌生了学习文读和传统诗歌吟诵的念头,自觉成为传承者。莆田市朗诵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欧争青就是其中之一。从2014年开始,她向老艺人拜师,学习诗歌吟诵,目前还在“潜心修炼”阶段。“朗诵是我一生所爱,我不仅要在现代朗诵艺术上再下功夫,也想了解古诗歌吟诵的独特魅力,为方言的传承做一点努力。”欧争青说。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