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白粿制作技艺传承七代
20岁时,戴汉权从父亲手上接过家族传承的白粿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余年。如今,戴汉权的儿子正在学习这项祖传的技艺,即将成为他的接班人。邻近地市陆续也有不少人前来取经,他都不吝传授技艺。
伴随着一阵机器运作声响,一抹大米的清香扑鼻而来,站立店铺门口,邻里的阿姨亮着嗓门喊一句“阿戴,扯一段现做的 条,给我刚放学的孙儿现吃”。店主戴汉权应声从还未印模的 粿 条上扯下一段递过去,还温热着,散发着大米的清香。阿姨笑着说:“阿戴家的白粿 米香醇厚,还有嚼劲。我们时不时地就来买一些刚刚出炉的白 团子,现吃就已经顶好吃了!”
白 是我市的一种传统美食,对于山区群众来说,白 粿还是他们逢年过节必备的食物。涵江白沙的戴氏白 粿 因其做法独特、口味纯正而久负盛名,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戴汉权,戴氏白 制作技艺已经传承7代,具有两百年的制作历史。除了碾制 条这一道工序如今用机器代替人工,戴氏白 制作的其他工序,至今仍均保留古法手工技艺。整个过程选用优质的大米制作,经泡、碾、压、印等多道工序,需要4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戴汉权位于白沙镇上的老店。戴汉权带着记者来到厨房,只见一个竹制的大蒸桶正在灶上蒸着,打开盖子,顿时一股大米的清香扑鼻而来。他指着桶中粒粒分明的大米说,“别看这个蒸桶不起眼,可以蒸75斤的大米呢”。戴汉权告诉记者,制作白 的大米需先用深井泉水浸泡上两小时,随后捞起用沸水淋烫。“这淋烫的功夫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道工序,如果把握不好温度,就做不出柔软韧性的白粿 。”所以,每进一批大米,戴汉权都要进行淋烫试验,以便掌握火候,使蒸出来的大米软硬适中。
用于蒸制大米的蒸桶也有讲究,蒸桶底部有五个圆孔,蒸米时在大米中扎上几个大孔直通桶底。“这个蒸桶是特别定制的,漏水但不漏米。至于有圆孔,那是利用这些孔的缝隙,让蒸汽在桶内循环流动,好让所有的大米都能够均匀受热。 ”戴汉权一边介绍一边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说时,蒸桶上的大米业已蒸制了约45分钟,蒸桶内开始大量冒汽,戴汉权捏起一撮蒸熟的大米,米粒黏黏的,但是富有弹性,“这说明大米已经蒸熟,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
趁热和工人一起把蒸桶搬到前厅,将蒸熟的大米倒入一台专用机器,用竹板把大米打散,然后洒上一些食盐。搅拌均匀的熟大米被舀入机器口内,刚刚还是粒粒分明的大米,经由机器底部的小孔出来时,就变成了一条条白白软软的 条。这一道工序最怕的就是烫,碾好的 条温度高达八九十度,戴汉权沾一点凉水,然后徒手接住 条,盘好放在盆里,准备第二次碾压。摸了摸手上的茧子,戴汉权说:“在机器上至少要反复碾压四遍, 条才会细腻。在从前,这道工序只能用石臼碾压完成,要使 条细腻,需要8个人一起合作,费时又费力。”
经过4遍碾压后的 条,趁热被倒在事先抹好食用油的案板上,揪下一团在案板上使劲撮成条形或圆形,再用模具压印成长条或圆形的白 形状,圆形模具上面还刻着“福”、“寿”或“喜”字,戴汉权耐性解释道:“如果是家中自己食用,我们会建议买长条的白 就好,因为便于切片。如果是馈赠亲友或用作家中喜事,团印制成的白 则更为喜庆一些。”
咬一口还未压印成型的 粿 条,口齿中融入深井泉水的甘甜、大米的清香和朴实的风味,有韧劲,也有嚼劲,与市面上的普通白 确有几分不同的味道与口感。听着记者的试吃评价,戴汉权笑着说道,正因为声名在外,所以他每天凌晨3点半就得起床开门备货给商贩们。白天里和家人一起赶工制作,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结束。平日里每天要煮300斤大米,每75斤大米可做成110斤白 。遇到节日,如清明、冬至等,一天可以卖出2000多斤白 。就连大年三十晚上,也有人来排队取货。一年当中,他只有正月初一和初二才能停工休息两日。
20岁时,戴汉权从父亲手上接过家族传承的白 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余年。而如今,受益于机械时代的便利,但又担忧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消失,戴汉权感慨道,“不希望祖辈们代代相传的技艺到我这一辈就失传了,因为这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今,戴汉权的儿子正在学习这项祖传的技艺,即将成为他的接班人。邻近地市陆续也有不少人前来取经,他都不吝传授技艺。说到这里,戴汉权有些激动:“老传统不能丢,不管是饮食传统还是制作传统。传授更多人,才能传承更久远。”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