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古柳桥
“柳桥春晓”是莆田流传的24景之一。
古柳桥位于荔城南郊外,据说这一座石桥是宋代邑人李富所建,因为桥附近绿柳成林,故有此名。有资料介绍,明代彭汝南官居兵部侍郎,返乡后在此营建了“岸圃大观”,历时三年,修筑了烟鬟阁、棹声阁、蕉声馆、剩水居、摇碧斋、玉照台、涌香廊、浮山舫、云来榭、见山亭、桔园、荔径等,并撰文描绘了这片园林建筑内如诗如画般的亭台楼阁、花木池水。后因其儿子参加抗清义军,清兵攻陷兴化府,将这里夷为平地,所有景观不复存在,只一块碣石被乡人保存下来,有人说碣石上“古柳桥”三字乃彭汝南亲书。
1974年的冬天。我(右一)与另外三个回家探亲的上山下乡知青相约去郊游。那一天,我们带上相机去了古柳桥,在桥头找到碣石,便取出相机,调好光圈、速度,选定焦距,然后用自动拍按下快门留下了这张与碣石的合影照(如图)。当时身边也没有特别显眼的景观建筑,有的只是乡村大道及其两边的田野,一条小河穿过村落,河上石桥老旧,那块碣石似乎也没得到什么特殊的关注,但我们仍能感觉得出它的古色古香,也隐隐能体味到此中蕴藏的雅气。
漫步在黄土大道上,任午后的阳光晒着身子,暖洋洋的,空中不时有鸟儿飞掠而过,在头顶留下一串鸣叫,四周洋溢着乡村特有的清新气息,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盎然生机,却又独显宁静,几个好友结伴同行,此景此情,令人难忘。
如今,城区拓展,那一带已是难觅乡野景色。水泥大道通过古柳桥的桥面,又平又直,只有走到一边往河面上细看,才见到这一座长十几米宽四米的桥原来还是单孔石拱桥,拱径七米多。桥的两头各有一株荔枝树,不知是不是以后栽种上去的,柳树却是一棵也寻不着了,至于那块碣石,我更是没看到任何踪影,但愿是有识之士已将它异地保护起来了。 陈玉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