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桥
生活就是大事业,这是妈祖文化的主题。
笏石街的妈祖文化,风生水起,百媚千红。司马桥边,曾发生许多浪漫的小城故事。有一个故事,励志故事,与车丸有关。车丸,是一种笏石小吃,也是一种真好食品。笏石街,冬至,有吃丸子的民俗。丸子,即车丸,中庸,介于正餐与点心之间,大众化,体现了妈祖文化的特色。
笏石街上卖车丸,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笏石街的车丸生意,多半在司马桥附近。这种小吃,有文化底蕴,既久远,又有韵味。所谓车丸,其实就是汤圆,糯米做的。司马桥边的车丸,还包着小城故事,故事的教育意义,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倾倒无数的莆田沿海人。
关于车丸,笏石街有许多传说。不同时期,传说有不同版本。有一个传说,说的是一个书生,“九家亲戚吃不到中饭”,然后,在笏石街的司马桥上,吃一碗车丸,头脑开了窍,福至心灵,时来运转,励志勤学,中举发迹,回到了笏石镇,请人吃“戏饭”,供“笏石灯”欢庆,很有戏剧性,也很浪漫。一颗车丸穿心过,两行眼泪上脸来。车丸中,有辛酸,更有一种激励人努力向上的力量,可以用来教育现代的中小学生。
车丸的故事流传已久。笏石镇的周围有一个乡村,住着一位教书先生,他是个老秀才,早年就进了学。他死后,儿子承嗣父业,继续以教书为生。已过了而立之年,尚无子息。夫妇两个一筹莫展,日日到娘妈宫里烧香祈祷。人有善愿,天必从之。神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定保守善良人的心怀意念。一晚,忽梦见天妃娘娘在司马桥边递与他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易经》中的一句话:“君子以果行育德。”妻子身有所感,即刻怀了孕,十个月后便生下一个男孩子,此即车丸故事中的主人公书生。据说此书生与“司马”有些关联。
书生三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因无人照看,父亲教书时,就把他带到笏石街附近的学馆,叫他坐在那里旁听。六岁时,又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引导他读书上进。弹指一挥间,书生十岁了。笏石镇上有位布店老板请父亲去做私塾先生,教导其子。宾主关系融洽,甚是亲密。笏石人秉承妈祖文化的基本原则,一向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和谐,基础是互相理解。
四年后,父亲得了重病,撒手人寰。临终前,将书生托付给布店老板。布店老板说:“先生尽管放心,书生虽然只有十四岁,却不同于普通孩子,见识超过同龄人许多。吉人自有天相。倘若先生遭遇不测,你家尚有九家亲戚在镇上,尽可依靠”。书生于是成了孤儿,但仍勤苦读书。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生把读书当做天职,用心如一,持之以恒。
书生的九家亲戚,都是小本生意人,自家生计尚艰难,当然对书生的照顾就差强人意。笏石街上的店铺,摆摊的,生意如何,彼此都很清楚。书生要到京城赶考的那几年,景况都不大好。书生的九家亲戚,好一些,但也只是能维持。有的是逐渐地败落下来了。先是货架上的东西越来越空,只出不进,最后就出让了“生财”,关门歇业。只有卖车丸的费熙,生意越做越兴旺。
费熙的车丸招牌,在风雨中越擦越亮,车丸越做越多,越做越好吃。每天中午和傍晚,买卖高潮的时候,司马桥上,会拥着好些人。当然,费熙赚的也都是辛苦血汗钱。
笏石街的西边,是几排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是从惠安仙游一带过来的,也有灵川忠门等地的沿海人。卖豆腐的,卖海鲜的,卖京果的,打铁的,杂杂的。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扛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色,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了。到太阳落山,又都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窝里。金窝银窝,不如狗窝。于是,从这些低矮的屋檐下,就都飘出带点甜味而又呛人的炊烟。柴草,大半是有点潮湿,不大好烧。他们做的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赚的是血汗钱,所以对人很小气,对人也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和谐,简单,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弟子小财,亦妈祖文化。
书生的九家亲戚,就都是做这样小本生意的。小气,世态炎凉,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书生到九家亲戚吃不到中饭,借不到进京赶考的路费,也是平常不过的事情。毕竟,钱财来之不易,书生“考得上考不上”还只是一个问号,一枝草,一滴露,亲戚只是亲戚。若是真能考上,那苍天自会开眼,自会助其资财,自会安排“贵人”,这些道理,书生后来是全懂了。
书生的“贵人”是费熙。风水宝地,就是司马桥。司马桥,看似古朴,其实有内涵。
费熙的车丸摊子,开设在笏石街中心的司马桥上。桥的西边,通十八店,再通三社头、西天尾,南边是田顶街、南埔头,北边是中街、观音亭街,东边是后菜园。
桥的下边,绿水长流,上边蓝天白云,景色相当不错。
费熙乐天知命,十分满意那个司马桥的桥头。司马桥让他学会看人,懂得知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那是一个社会的雏形。在卖车丸中,费熙学习人情世故,也明白了各种行业,认识了各样人物,凸了个大肚子胡须满腮的屠户,站在案桌边,扬起大斧擦的一砍,把肉剁下后随便一称,就猛向人菜篮中掼去,那神气真够神气。平时以为这人一定极其凶横蛮霸,谁知他每天来费熙处吃车丸时,竟是一团和气的生意人。其余如剃头的、缝衣的,费熙同他们认识以后,看他们工作,听他们眉飞色舞地说些故事新闻,也无一不是很有意思。
费熙卖车丸,信奉“天道酬勤”的妈祖信条,言语行为皆粗中有细,且带点儿认真,可算是个聪明人。这个人脸上不疤不麻,身个儿比平常人略长一点,肩膊宽宽的,且有两只勤快手。到了一定岁数,处世便更谦和了,心地便更宽厚了,为人性情又随和又不马虎,在他认为是好朋友的,掏出心子不算回事。后来,书生吃他一碗车丸,费熙为书生作保,唾沫横飞地说情,布店老板始肯松口,借出赶考路费,都与性情中人的为人性格相关。海风吹拂的人性,多豪爽。
车丸的故事,发生在笏石街的司马桥上,人物主要有三个,书生、费熙、布店老板。三个人概括了笏石各式人等。
书生因为父母双亡,家境贫寒,欲去京城赶考,却无路费。笏石街上九家亲戚,挨家上门拜访,均遭冷潮热讽,午饭都吃不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莆田古谚“九家亲戚吃不到中饭”即源于此。由此书生悟出了“自求多福”的圣贤道理。接着,饿极,在司马桥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车丸,聪明花顿开,他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进京赶考,克服艰难险阻,想办法。
书生想道,费熙卖车丸,那么辛苦,尚且可以用自身汗水养家糊口,自己为读书人,条件相对优越,更应当刻苦好学,乐观进取,而切不可怨天尤人,垂头丧气。普通劳动者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激励着书生。书生又悟出“世上还是好人多”的圣贤道理。兴许,这些道理,即那年大试考题。费熙古道心肠,为书生作保,布店老板即借书生银两。人算不如天算,天无绝人之路,人若有真才实学,必有大用。结局是大团圆,皆大欢喜,书生中举发迹,回笏石街,大大酬谢了知遇的恩人。
卖车丸的费熙,在笏石街很有代表性。费熙在司马桥上卖车丸,生意兴隆,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一般笏石商人冷静处事,发达起来。自己既也不是当地人,当然也明白出门人和行路人的甘苦,理解失意的心情。所以,书生落魄之时,费熙便尽力相助。笏石街的小本生意人,多古道心肠,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都一生勤俭平安,心境喜乐,天君泰然。
笏石街所在一年中,一般日子都极俭约,但有时,也破费大鱼大肉,中庸主义,如演戏日,请人吃“戏饭”。这习俗,据说与书生中举发迹后的故事相关。许多人聚在一起,吃真好食品,符合中庸之道,和谐,也是妈祖文化。
演戏日,司马桥边,各式宫庙张灯结彩,店铺挂“笏石灯”,渲染喜庆气氛,此习俗与那一位布店老板相关。另一传说,布店老板,有一千金,阿妹哥,与书生“有情人终成了眷属”,这又是另一出戏文了。司马桥边,车丸摊前,这样的小城故事太多了。
“笏石灯”的故事大略如下,书生穷困时,阿妹哥口吐莲花,“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以私房钱赠书生进京赶考,并相约若书生中举,家挂“笏石灯”相庆。灯者,登也,喜登金榜。“笏石灯”高挂,照亮书生前进道路。
古旧的司马桥,长年生出小城故事。这些故事,莫不伴以摇曳长歌,由日到夜,不知休止,如诗一般流水,流过岁月,让司马桥更增质感和沧桑感,并使人们珍惜生活,正视历史,勤奋谦虚,并对岁月保持虔敬。
黄昏,让司马桥略显凄凉。但这份苍凉日子过久一点,也就渐渐淡薄些了。司马桥的夕阳,里头有文化韵味,教人懂得坚韧,明白“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道理。
夏日黄昏,永远有一些快乐的小男孩,哼唱美丽童谣。一唱三叹,荡气回肠。虾吹笙,鱼打鼓,青蛙田鸡眼突突。人与自然万物高度和谐。也永远有一些人,聚在司马桥边,讲述一些永远都会有新版本的小城故事。故事讲到高潮的时候,费熙总要加上一句:“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最后是笏石式的结尾“哈,哈,哈。”讲故事,听故事,可以让人感受劳动的欢乐,生活的幸福。
这些小城故事,都是十分优美的,昭示了“生活就是大事业”的永恒的妈祖文化的主题。
司马桥的历史,就是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历史,所以笏石街商人大多克勤克俭,精明刚强。司马桥,体现了“界外人”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畏艰难,乐观豪爽,对底层人的疾苦也体会很深,又同时对生活中的欢乐和梦想,充满了追求。这样的传统,永远都不会过时。
小城故事,人情味中,夹杂着一些“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也有相当的教益。德、忠厚、好人一生平安……具有相当的民俗研究价值。
司马桥,有意思。平林新月人归后,独立小桥风满袖。这是一道风景线。
尽管司马桥的小城故事众说不一,小城故事有些过于完美和理想化,但人们仍然要为劳动人民精心绘制的一幅幅美好生活的蓝图而欢呼。车丸等许多真好食品,表现出来的文化欢乐,纯真、朴实,挚热的思想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让平淡的生活充满着妈祖文化的浪漫色彩,至今依然可以引起许多人共鸣。
祝福司马桥。文/游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