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明年起取消6项高考加分

    明年起取消6项高考加分

      关于高考的考试制度,大家关注的核心在于追求公平竞争,当下的应试教育中,在还没有找到除了高考更好的替代品之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显然是最公平的选拔方式。然而,在唯分数论的高考制度中却留了个小“后门”,那就是各种辅助的加分政策。但近年来,围绕着高考加分也曝出不少的丑闻和各种暗度陈仓的加分黑幕,教育部在高考加分屡遭诟病之后,终于有了大动作,高考加分大瘦身应运而生了。

      教育部等5部门12月17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与此同时,针对自主招生中的不规范不透明、“掐尖”抢生源等弊端,教育部17日发布自主招生新规明确,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同时规定不得采用高校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等。

      保留烈士子女等加分项目

      对于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意见规定,是否具有加分资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确有必要保留的按本省(区、市)原有规定执行,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体育部门要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复测。

      同时,意见对“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全国性加分项目予以保留。

      对一些地方性加分项目,如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意见决定予以取消;对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意见要求要合理设置加分分值,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考生骗加分后果很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取消加分项目后,考生的一些特长和取得的荣誉在高招过程中并非毫无作用。考生的体育、艺术、学科等特长将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由试点高校向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录取。

      此外,意见也强调,对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将依法依规落实“三取消”,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的资格,可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

      “北约”“华约”等联盟全部取消

      针对部分高校举办“小高考”“掐尖”抢生源的问题,这份《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往年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全部取消,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

      关于自主招生考核时间的调整,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这个时间点有利于维护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高考出分后,部分考生家长追求自主招生“优惠分值”目的性增强,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利害性加大,防范营私舞弊和权力寻租风险的压力增加。另外,出分后,高校如果根据高考成绩设定门槛,部分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稍低的学生可能被挡在门槛之外。

      自主招生信息“十公开”

      对于规范自主招生录取程序,意见要求,试点高校根据学校自主招生简章,由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入选资格考生、专业及优惠分值。要在各省高考成绩公布前(最晚6月22日前)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

      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实行自主招生信息“十公开”,加强对报名、审核、公示各个环节监督。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2003年开始启动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2014年选拔录取了2.3万人。

      加分“瘦身”点赞多减负难

      高考加分政策“瘦身”的政策正式落实,引起学生和家长们热议,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对加分项目的减少举双手赞成。莆田一中高三学生家长林女士就对该政策深表赞同,认为加分政策的取消是推动教育公平的好信号,“以前加分政策很多,但给权力也提供了很多的寻租空间。奥赛和科技竞赛那些就不说了,毕竟人家学生和家长也付出了非常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没法否认的实力,但像省优秀学生这些,猫腻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对多数人不公平。”莆二中高三学生小陈也告诉记者,加分“瘦身”后考试更显公平,特别是对同一水平线上的尖子生来说,同一起跑线可以让高考更公正,否则看到别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加分项目,对自己多少都有触动。

      高考加分项目减少,是否就意味着学生今后应试负担降低呢?一些家长对此观点仍然持保留意见。学生家长苏女士认为,“高考加分政策取消,对孩子减负并不会有多大影响,除非高考取消了,孩子才能真正减负。”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与苏女士持相同看法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很多家长直言奥数等学科竞赛对学生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不仅是体现在高考,更重要的是小升初。”苏女士表示,中学招生时,很多学校会以比赛获奖情况作为选拔优秀生源的主要指标,“看看每年我市几所名校的小升初招生,哪个申请学生手里没有几个竞赛奖项。可以说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奥数,去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根本原因是让孩子能进入一个好的中学!”

      两年前,得知高考加分项目将逐渐瘦身时,儿子已经多次在各级机器人竞赛中拿下大奖的李妈妈只是觉得有点可惜,但她并没有因此中断孩子在机器人培训机构的继续学习,“我们就想培养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刚好孩子对这个兴趣也很大,学习并不只为加分考虑。”同样的举动也发生在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王爸爸身上,“一开始送孩子去学奥数就没想过加分升学什么的,我觉得奥数是一个工具,工具没有所谓好坏,但不能否认奥数对于思维的拓展是有明显好处的。孩子不排斥,思维也比以前灵活许多,如果他学不下去了可以随时停。”

      对于培训机构来说,他们也并不担心加分政策的调整会对自己的生意带来太大影响。上周末,记者在一奥数培训中心看到,既有过来补习的学生,也有前来咨询的家长。当记者询问高考加分政策取消对培训班来说是否会有影响时,工作人员对记者笑称,“我们中心没有这样的担心。实话讲,现在名校资源这么短缺,虽然都在讲就近入学,但大家想方设法还是想进名校,可名校的学位毕竟有限,到时候怎么来选人,没有哪个学校会不想要优质生源的,最后拼得就是实力和奖状,所以有没加分对我们的培训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还高考加分一本“明白账”

      高考加分项目历经多次“瘦身”依然乱象频出,不过这次要迎来釜底抽薪的改革举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这意味着饱受诟病的体育等高考加分“造假暗门”有望被堵住。

      实行高考加分政策,本质上是对高考特殊群体的一种补偿,对德才优秀者的一种鼓励。然而,近年来,权力和金钱的腐蚀,让原本为实现公平而生的高考加分政策,成了吞噬公平的力量,沦为“买卖分数”的灰色地带。2014年6月,媒体报道游泳池都没有的辽宁省本溪中学培养出25名游泳二级运动员;河南漯河高级中学74名考生通过“串捶拳、黑虎通背刀”等武术项目获得加分资格。这些加分乱象背后的腐败,既损害了国家考试制度公信力,也践踏了社会公平的底线。

      仅仅靠“瘦身”,不会终结加分政策继续扭曲走样。全国性鼓励性加分项目不多,但到地方进一步衍生,品目繁多、标准不一,让不少加分政策都存在模糊空间。而在实际录取中,文化课与体育特长分数简单相加,“让2头牛和1只羊加一起等于3头牛”,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素质,彻底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次“加分新政”符合公众对高考公平的期待。

      教育部表示将配套制定鼓励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关政策。未来,“不拘一格降人才”权利会更多交给学校。考生有相关特长、特殊事迹、优秀表现等可用于高校录取参考时优先考虑,让有真正的“特长”还是“优势”。而对“夺刀少年”这类品德高尚的学生,也可留给高校更多破格录取的空间。

      还高考加分政策一个干净、公平的形象,既要对不该保留的项目果断铲除土壤,也要对应继续保留的项目,加大公开透明力度。因此,不妨将谁获得加分,加了多少分,加分依据是什么等,更广泛地向公众公示,用阳光晒干里面的水分,彻底扫除高考加分的雾霾。 林依 采访整理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