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80后教师翟宁9年热衷公益活动诠释“新莆田人”追求
“平时上课,周末就去做志愿服务,让更多的陌生人感觉爱就在身边。”昨日,上完课走出教室的莆田三中历史老师翟宁微笑地对记者说道。公益活动已然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也时刻以志愿者要求自己,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用志愿行动去帮扶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变得有温度、有力量,让自己真正融入莆田,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新莆田人”。
9年前,80后西安女孩翟宁作为城厢区第一批对外引进的教师被分配到莆田第三中学任教。一到莆田,她便加入志愿者团队,如今已成为城厢区志愿者协会骨干成员。
来莆任教后,翟宁连续6年担任班主任,一直关注留守学生。与孩子们谈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还为家境贫寒的学生买过冬的衣物。每逢中秋节、端午节,她都会按莆田本地的习俗买来节日食品分给班上的留守学生,还教孩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烹饪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没有父母在身边的节日,仍然是快乐、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的和谐与温暖。
多年来主动给留守孩子温暖,邀请孩子一起过节,是什么让翟宁一直坚持着?她说,源于2005年刚到莆田时的第一个中秋节,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几十份诚挚的祝福与月饼蛋糕,孤独异乡的她除了莫名的感动,也产生节日召集留守学生一起过节的念头,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学生在学校里不孤独。
来自华亭镇濑厝村的寄宿生宋薇薇正在读高三。两年前,她的父母外出打工,让她成为孤单的留守孩子。后来她受到翟宁的关爱,如今成为翟宁宿舍的常客之一。宋薇薇说:“翟宁老师就是一个知心的大姐,不但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包饺子,她其实是在给我们这些寄宿生改善伙食。有了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信心,一定会考出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
从学校走向社会,翟宁一样热心参与志愿服务。从2006年开始,不论是台莆妈祖联谊活动,还是汶川地震之后的街头募捐;从市区文明交通的劝解员,到城市管理评议员,再到第十四届省运会的礼仪志愿者,数十次志愿服务活动,她在不请假不延误教学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完成。这种无怨无悔的付出让人感动、感慨。
2010年,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莆举办,作为礼仪志愿者,她受邀负责开幕式120人礼仪鲜花队的训练。她不顾身体不适,打完针吃完药就立刻赶往训练场地,每天要喊近10个小时的口令,从未落下任何一次训练,给全体队员们树立好的榜样。开幕式当晚,暴雨持续不断,她带领队伍手捧鲜花,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大雨滂沱中诠释着省运会最美丽的风景线。之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参加运动赛事的颁奖和闭幕式的训练。她为省运会所做的每一份努力最终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被授予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她说,因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让她更加觉得志愿服务是一生要坚持做的事业。
翟宁说,在她看来,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做一名普通志愿者,都要有一颗博爱之心,要有“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好处”的奉献精神,要有“矢志不渝”的坚持,在用行动去帮助别人的同时,更应该将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让更多的人理解这种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
上好课后,翟宁有空就上网、刷微博、进微信朋友圈、逛论坛,留心志愿活动消息,只要有帮助别人的信息,她就主动报名,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她现在是市道德讲堂的一名讲师,希望用自己的故事与志愿行为与别人一起分享,感召更多的人,让人性的温暖在人与人间不断蔓延。吴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