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名篇选读》跋
教了一辈子书,写了大半辈文章,晚年有机会执笔完成《莆阳名篇选读》,可谓一大幸事。
足足半年时间,我努力重温了“文献名邦”先贤的诸多名篇,获得了良多新的启迪和教益。连续一百多天炎炎夏日,每天伏案八小时左右:啃书本,敲鼠标,查资料……。虽然令人担忧的“鼠标手”没有发生,但却坐出个骨质增生,腰肌疼痛难忍。还好,金秋时节,这本39万字的新书终于按时交稿了。
关于本书的编纂框架,且做如下说明:
一、选文内容,力求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皆为精品力作。尽管对于浩如烟海的莆阳文献,它们不过以管窥豹,取一瓢饮,但足以浓缩辉映“文献名邦”千年的丰厚积淀,反映莆阳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诸如壶山兰水、鲤湖风光,木兰陂、镇海堤、广化寺、古谯楼、莆仙戏;可以闻到荔枝、龙眼的芬香,品尝蔗糖、海盐的滋味;更能从中知晓莆阳的荣光与痛楚——“一门五学士”、“一家九刺史”、“龙门半天下”;倭患、截界、乌旗白旗纷争……领略蔡襄、郑樵、刘克庄、林兆恩,以及妈祖、梅妃、钱四娘的动人风采;重温父老乡亲耳熟能详的莆阳名言:“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挑钱兰溪去做县”,感受莆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章合为时而著”,选文更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其内容力求“古为今用”,题材涵盖教育、人才、立志、水利、救灾、倡廉等诸多方面,且能读出新意。本书的过半篇目,突破了前人选辑的藩篱,折射出不少具有时代精神的元素,例如妈祖文化、统一大业、慈善赈灾、勤政倡廉……。
二、由于118篇选文的时空跨度巨大,从唐代的郑露到清末的张琴;而且文体繁多,因此文本认定与校雠的工夫甚大,几乎花费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为搞好这第一道工序,也是完全必须的,否则就会以讹传讹,误导读者。为此,多方翻检和反复筛选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所选诗文大都是世人比较熟悉的,然而许多篇章的文字、标点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颇多差异(一篇诗文往往得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修改,因此前前后后留下多种版本不足为奇)。为此,只好“从善择优”,依其最佳。由于本书并非学术性著作,恕不一一注明校勘版本出处等。个别原文脱漏、无从甄别者,用□表示之。原文中的古字、异体字,一般也改为通行的简化字。
三、本书有些作者,他们虽然并非名臣显宦,有的甚至只是白丁民妇,但其创造性的劳作,却为莆阳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珍贵一页。他们的功劳照样应当记取,值得传承。存在若干“人因篇名”者,这是古今众多选本的“国际惯例”吧。
对于各位作者的简介,均着眼于有助于文本解读,不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尤其是与文本解读相关者。
四、考虑到本书的读者群,大多并非专业人士,因此词语注释较为详细,以便具有中等文化程度者,无需再翻阅工具书便可“登堂入室”,心领神会之;即使还有一些疑窦,也不妨来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由于本书并非长篇小说之类非连续阅读不可,多数读者不可能从头到尾依次读来,而是兴之所至,随手翻翻;所以,个别词语的注释有所重复,以便随机翻阅。
五、阅读过程表明,造成解读“卡壳”的原因,不仅在于生字难词,更在于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缺乏“知人论世”的基本条件(外语阅读亦同)。为此,在本书“导读”中,对相应的文化背景,予以简明的介绍。
“导读”不同于“赏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解读,本书不搞“定于一尊”,甚至还提出了一些质疑之处,引领部分热心的读者能够“顺藤摸瓜”,自行生疑解疑,进行深究。这样,既符合接受美学的原则,又能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味。□许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