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红砖厝 为何这般红?
“东方廿五坎”是“小上海”另一处重要的“遗迹”
红砖红瓦地板砖都是当地生产的
延宁街林氏民居是涵江唯一一处外墙红砖拼成“卍”字形图案的红砖建筑
这座圆顶红砖楼连着一座尖顶外国钟楼的天主堂,因是文物,在旧城改造中免受拆迁
悬山顶,燕尾脊,红瓦房,在莆仙地区,分布着大量具有莆仙特色的“红砖厝”。这种红砖厝是古建筑中的典范,自成一派风韵,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前不久,本报跨年度评选“醉美八闽”完美收官,涵江红砖厝以投票第三的成绩入选“惊艳十佳”。
涵江古厝为何那样红?传统老民居为何会有西方元素?老涵江记忆中还有哪些消失的红楼精品?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涵江红砖厝“小上海”的红楼梦》,带您走进涵江一座座“红楼”,讲述红墙背后的故事。
早在20年前,拥有不少美轮美奂的红砖厝的涵江就被称为“福建最漂亮的地方”。时隔20年,一场“为美丽福建喝彩‘醉美八闽·惊艳十佳”评选中,涵江红砖厝成为莆田唯一入选“醉美八闽”的风景。一生奋斗盖大厝的涵江人也许没想到,他们为光宗耀祖建起的红砖红瓦豪宅会成为涵江最具特色的民居。
小上海“遗迹”真不少
涵江塘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工地,满地都是拆卸下来的建筑碎石。一座圆顶红砖楼连着一座尖顶外国钟楼依然耸立。因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于清末的天主教堂得以保留,成为福厦路涵江段沿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红砖楼是二层神甫楼,屋前有广阔的前廊,配上“绿斗”廊杆。连接着礼拜堂的钟楼高耸孤立,完全是欧洲哥特式建筑。记者了解到,鸦片战争时期,天主教就在涵江塘北山设天主堂。光绪三十六年,塘北山天主堂翻建,西班牙神甫霍士盖起这座长方形红砖木结构的神甫楼。
70多岁的程德鲁是涵江区首任文管办主任,对涵江红砖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他说,这座天主堂是涵江“小上海”遗风,新中国成立前,这里长期住着外国的神甫和修女。
位于涵江楼下街的“东方廿五坎”是“小上海”另一处重要的“遗迹”。据了解,上世纪20年代,黄石遮浪的陈济泉三兄弟迁居涵江创业,以经营豆饼、洋油等生意发家致富,在交通便利的前林沟西岸建豪宅,同时又在前林沟东岸向前林、楼下购地6亩建起栈房货仓25片,俗称“东方廿五坎”。2008年,被公布为莆田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在莆田22处优秀近现代建筑中,有13处位于涵江区,这一带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
红砖红瓦产自涵江当地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涵江地区不管是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官员府邸,还是古老民居,都是红砖红瓦双面坡屋顶、悬山式、燕尾脊的独特建筑样式。
程德鲁说,涵江红砖建筑起源于何时,尚无考证。但在涵江新县,有一座宋代妈祖宫巩溪宫,它的外埕有阴刻图案的青砖,由此可见宋代时流行的是青砖。从涵江至今保存较好的一些明代建筑来看,可以肯定红砖建筑在明代已盛行。
涵江红砖厝的红砖红瓦地板砖都是当地生产的,涵江塘头20年前还存有很多砖瓦厂。据砖瓦窑老窑工介绍,生产的砖瓦取材于当地农田里的泥土,这种灰黑色“田土”却能烧出红色的砖瓦,如延宁街林氏民居外墙就是“卍”字形图案,富丽堂皇。就地取材,就地生产,是涵江红砖建筑长期存在的先决条件。
航海发家盖起红大厝
涵江靠海,有一个优良港口“三江口港”,自宋代起就成为名镇。在清代已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首,是闽中工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此时靠航海起家与商贾致富的人极多,长埕头的徐家、宫下的吕家都是从航海发家盖起大面积的红大厝。
清光绪二十二年,涵江成为闽中主要通商口岸。涵江商人把莆田的桂圆、砂糖运往宁波、上海等地销售,发家致富,他们在涵江建起红砖大厝,如梧塘九峰的庄喜宅、江口的林植亭大宅,就是在外经营桂圆生意致富盖起的大宅。
抗日战争时期,除三江口外,福建沿海各港口均被封锁,涵江一时成为福建沿海与外界交通的中转枢纽站,省内外客商涌入涵江。三江口港轮船穿梭,市场空前繁荣,被誉为“小上海”。与之相应的,富商在涵江建造的红砖建筑盛极一时。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涵江政府根据“允许华侨、归侨和侨眷用侨汇购买或建造住宅”的保护性政策,在涵江塘北山东南侧划地120多亩,专供侨胞建造私人住宅之用。在侨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基建下,5排42座并列的洋楼红砖小别墅拔地而起。(黄凌燕 文/图 贾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