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木兰溪

    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木兰溪

    点击查看原图

      “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公而忘私谁创始,至今人道是钱妃”。这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1962年途次莆田时,参观木兰陂后写下的诗句。

      木兰陂位于城南木兰山下,是一座建于北宋年间的大型古堰,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木兰溪汇三百六十涧水,自仙游流经莆田,注入兴化湾,每受海水顶托,溪水经常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也是闽中最大的河流。她发源于戴云山脉支脉的笔架山,入仙游西苑乡黄坑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德化、永春、仙游,流经莆田市的乡镇有度尾、大济、鲤城、城东、赖店、盖尾、华亭、城郊、新度、黄石、涵江等地,贯穿莆田市区,迂回于兴化平原,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集纳大小溪涧360条,全流域面积1732km2,干流总长105km,其中自濑溪至三江口33km为下游。

      木兰溪名称的由来,据传与郑露有关。据史载,郑露在陈永定二年(558)与其弟庄、淑自永泰徙居南山(凤凰山),创建“湖山书堂”,开莆启学。他奉召赴任离开莆田之时,人们感载他功高泽宏,依依不舍,扶老携幼到溪边十里长亭欢送他。人们将木兰花朵撒向舟上、溪里。花团锦簇,相伴而去,是比喻锦绣前程。原来郑露钟情木兰,在南山书堂周围均有栽培种植,花香四溢。人们为了纪念“南湖郑先生”对莆田文化、教育作出特有的贡献,即将这条溪流命名为“木兰溪”。

      木兰溪下游两岸为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的兴化平原。这里是莆田水系最为发达,物产最为富饶的区域,区内河网纵横交错,内河总长400km,水面面积2.8万亩,不仅水美鱼肥,还以枇杷、荔枝和龙眼三大名果饮誉天下,素有“鱼米之乡”和涵江“水上威尼斯”之美誉;还是莆田耕地最为集中、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带,集中了全市约30%的耕地、33%的人口、47.6%的工农业产值和64.4%的乡镇企业产值,其中涵江区以其发达的商业贸易被誉为“小上海”。这里是莆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闽东南沿海交通大动脉的必经之地。

      木兰溪—莆田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哺育着世世代代兴化儿女,古有梅妃江采苹、书法名家蔡襄、刚正御史江春霖等名流,今有半导体专家林兰英、宇航专家闵桂荣等精英。莆田因此获得“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她的上游属山地性河流,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急;而下游属感潮河段,地势平坦低洼,河道坡度平缓,迂回曲折,弯多、弯密、弯急,俗称“九十九沟”。

      自古以来,木兰溪洪涝灾害频繁,特别是下游南北洋平原近百万人民深受洪涝潮灾害之苦。治理木兰溪,早已成为莆田300万人民梦寐以求的迫切愿望。1999年12月27日,莆田人民盼望已久的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终于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共分四期,总投资近9亿元。木兰溪下游部分河道裁弯取直后,原有河道将进行综合整治,成为纵横交错的城市内河,两岸将重现江南秀丽的水乡特色。

      治理木兰溪,莆田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传说。早在公元1064年,长乐女子钱四娘就倾其家资,率先在将军崖下围堰筑堤,因陂址选择不当,陂刚筑成即被洪水冲跨,钱四娘悲愤投水自尽。在四娘精神的感召下,继建者林从世筑堤于温泉口,费钱10万缗亦归失败。20年后,候官李宏在高僧智日的帮助下,博采众长铸就木兰陂,树起了莆田治水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木兰陂是配套完整的大型水利工程,具有“排、蓄、引、挡、灌”等水利综合功能,兼有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航运交通、水产养殖等社会效益,使得莆田人民“水利无遗、海波不兴,人受其益,将及千年”。该陂现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省古代规模最大的引水工程,堪称福建的“都江堰”;郭沫若、钱正英和杨振怀等先后视察该陂,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的感叹。1988年1月,木兰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溪,以她甘醇的清泉,年复一年地滋润着兴化大地的无数生灵,孕育了兴化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无愧于兴化母亲河的称誉。木兰溪两岸山川毓秀,胜景荟萃,古迹众多,沿岸景观灿若星河,宁海日出、木兰春涨、千年古城、九鲤飞瀑……,完全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畅游其中,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