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仙游岭南宋瓷古窑址
□林锦堂
云居窑址所在村庄
云居破窑山上发现一扇保存较好的古瓷窑墙
埔尾古瓷窑址
云居破窑山上的古瓷窑遗址
埔尾古瓷窑址出土的匣钵
云居古瓷窑床内匣钵、瓷片遍地堆积
从云居出土的瓷器中发现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及蓝釉青瓷
云居地表暴露较好的匣钵器具
考古文献资料
读史明鉴,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中国古代瓷窑在元代以前基本是南、北方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瓷业成为当时朝阳产业主要的经济增长值。尤其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福建经济繁荣发展,制瓷手工业空前繁荣。早在北宋时期,地处闽中兴化军管辖的莆田、仙游和兴化县,烧窑制瓷就兴盛一时。据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之十二记载:“有瓷器。考宋志,兴化县徐洲有青瓷窑,今废。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器皿颇佳······北洋澄林有瓷窑,烧粗碗碟;南洋濑溪有瓷窑,烧酒缸、花盆等器;景德里又有瓦窑专烧砖瓦,阖郡资以为用”。
据此可证,莆田、仙游、兴化,三县手工制瓷业历史悠久,宋元时代,瓷业鼎盛;明朝期间,一直延续着瓷器商贸业。1953年,仙游七区岭南乡永仙公路修建时发现古瓷窑,古窑内遗留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标本,经考古人员调查考证,鉴定为宋代瓷窑;考古推断为“古龙窑”窑址,并初定名为:“仙游岭南古窑址”。
史考:从文献史志中考遗址
宋朝瓷器,即宋代的瓷器,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据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的“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今为仙游县度尾镇境内;20世纪50年代,经全国实行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青瓷窑”遗址,鉴定属于宋代瓷窑。
据2001年出版的《莆田市志》第三册,卷三十九·文物,第一章第四节《古窑址》记载:“云居窑址,位于仙游县度尾镇霞溪,1987年普查发现,为北宋遗址;碗边窑址,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埔尾村,1958年调查发现,为北宋遗址;圣山古窑址,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圣山村,1987年普查发现,为南宋遗址。”
2011年7月,由福建博物院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福建考古资料汇编(1953——1959)》考古书籍,收编了《仙游古瓷窑调查简报》,文中记述了1953年6月,仙游七区岭南乡永仙公路修建时发现了该乡岭尾自然村附近有古瓷片及碗盒。考古人员深入岭南乡出土瓷器的具体位置,通过现场调查勘察,发现了出土瓷器有碗、盘、杯、碟、壶、罐、瓶、炉等生活用具和陈设供奉器皿,并现场采集了许多青色釉、赤色釉、淡色釉、白色釉等古瓷标本,同时详细调查取证属地人文风物、听取当地群众民间流传附近99窑的说法。后来,经鉴定为宋代瓷窑。
《仙游古瓷窑调查简报》一文中所述的地名,与今更名所在地,参考《仙游县志》记载:仙游七区岭南乡,今为仙游县度尾镇埔尾村。
从《莆田市志》记载的仙游县度尾镇现发掘3处古瓷窑遗址,证明了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的“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的历史实据的可靠性,也佐证了度尾当时手工制瓷业在宋、元、明时期繁荣的历史。
探访:从古窑实地中访古迹
《莆田市志》记载的“云居窑址”和“碗边窑址”两处北宋古瓷窑遗址,均在仙游县度尾境内。为进一步了解宋瓷窑址的实况,记者深入仙游县度尾镇走访宋瓷古窑址实地的村庄,进行一番探究。
仙游县度尾镇与当今“中国瓷都”之一的德化县相交界。宋时,九座山区(今仙游县西苑乡)隶属德化县,于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划属仙游县管辖。今仍然可以寻到仙游县度尾镇与永春、德化商贸往来的古驿道痕迹。
碗边窑址,位于仙游西部仙永公路中段的度尾镇埔尾村,与1953年永仙公路修建时发现,经考古人员调查勘察考证,鉴定为“仙游岭南古窑址”吻合。“云居窑址”,位于仙游县度尾镇霞溪村以西,与云居接壤的破窑山上。“云居窑址”和“碗边窑址”,在当地统称为“埔尾宋瓷窑址”(即是:仙游岭南古窑址),被列入文保单位。埔尾宋瓷窑址,布局范围涉及埔尾、云居、霞溪、屏山四个行政村。至今还沿用有后窑、破窑、前窑、窑嘴(口)等地名。其中,窑嘴(口)这一处很神奇,位于埔尾、屏山、云水三村交界点的蒋埔山,窑嘴口涌出涓涓深水,灌溉不少果树农田。据当地果农罗先生说,蒋埔山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古窑址,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荒种植果树时,也发现不少瓦片、瓷片。此外,在埔尾、云居等村,民间广泛传有九十九瓷窑相连的壮观窑瓷群,并与德化瓷有母子窑相关联之说,是闽省沿海南部最大的宋代瓷窑遗址之一。
记者在度尾镇霞溪村与云居接壤的破窑山上发现,地表上暴露大蓝瓷片、匣钵、青瓷、影青等类;瓷骨细润、釉彩光滑,器形多样,以青瓷平底器最多;也有褐色瓷片,碗、碟、匙、盘等类残片随处可见。在破窑山上,记者还发现一座残窑遗址,窑址依山势砌筑成直焰式筒形穹状,窑口朝向东南,窑尾尚在,古窑主体已被破坏,仅剩一扇2米多长、1米多高的砖砌窑墙,窑床内匣钵、瓷片遍地堆积。根据残窑用土和陶砖砌墙的窑型特征,可推断为“古龙窑”。古龙窑是指古代用柴草、松枝烧制陶瓷的龙形土窑。据史载,古龙窑最早始于战国时期,以形状像龙得名。
在这座残窑内遗留的瓷器型标本,大都为碗、盘,为青白釉瓷: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修足工艺采用深挖、浅挖、饼足、卧足等,胎土较致密、呈灰白色、大部分胎本较厚,采用垫烧工艺,匣钵质量较好。根据这些瓷器鉴察,破窑山上出土的大蓝瓷是成型品,需要二次工序烧制而成。一次是把坯模烧到六、七成熟;另一次是把已烧到六、七成熟的坯模进行彩绘并上精制的蓝釉,然后再烧至九成熟即可(烧十成熟的话,有的瓷器会偏(变)形,有的会爆裂)。青瓷分为青灰色和白色两种。前者釉为灰青色与青黄色,釉质都较浅薄,釉面不甚光润;后者青色,釉质较浓,面较光滑。碗碟匙盘罐等,外面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器内印花纹和外有刻花纹的,是经过贴彩画、绘彩画、刻划画三种技巧工艺,也是经过二次或多次工序制作而成。还有花瓶、酒壶、三足炉、高足杯等瓷器,其造型、纹饰、釉色,均为青瓷和青白瓷。有考古史料表明,青瓷和青白瓷产品是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之一,可以称之为“外销瓷”或“出口瓷”。
探源:从古窑文化中寻历史
从史志探考和实地探访,及记者对度尾历史沿革、地名几经易名确切的熟悉,可以确定:仙游岭南古窑址,即是埔尾宋瓷古窑址——“云居窑址”和“碗边窑址”的统称。
为进一步探究度尾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深度,记者参阅了仙游县志和地方乡志等相关史料。
度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仙游旧县志记载:西汉元狩(公元前120年左右)年间,何氏九兄弟从江西临川入闽,其长者只一大目,先到度尾镇潭边村坝头附近的平明溪,结茅溪中,后人把此溪称为“大目溪”,其名一直沿用至今。清贡元黄有熊作《锦邱野录》云:坪丘芦苇,芒绿清洗。叶舟过码,结茅暂栖。据《度尾乡志》记载,度尾地处闽中丘陵地带,木兰溪上游,与泉州市的永春、德化相毗邻;是历史名人杨在尧、姚宗之、陈谠、余崇龟、郑纪、八闽雕龙始祖郭怀、国画大师李耕的故乡。古时,木兰溪上游,叶舟过码,曾经也有渡口码头,于此度尾原名“渡末”、“渡尾”;随着历史沿革,度尾地名也几经易名,宋至元属归德乡,明至清属万善里、文贤里;民国时期属后埔区、岭西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仙游七区、度尾区;1958年9月,成立度尾公社,1984年,改称度尾乡,1985年3月,改为度尾镇,一直沿用至今。
据《度尾乡志》记载:埔尾瓷窑址,历史悠久,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唐末,杨在尧家用的碗、碟等生活器具,均源于本地埔尾瓷窑的产品。乡志还记载了1953年在埔尾挖掘“古瓷窑”标本,送全国有关考古部门考证后,给仙游县的复信为“梁瓷古物”。
宋代黄岩孙修编的《仙溪志》载:“潭边市在万善里,(旧有石碧镇绍兴二十六年废),在今福建仙游,故名。”明弘治《兴化府志》之卷十二:“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器皿颇佳……”这是度尾与古瓷渊源,文字记载最早的历史实据。1953年,考古人员在岭南乡发现古瓷窑址,遗留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标本,后经鉴定为宋代瓷窑;之后,云居窑址、圣山古窑址的相续发现,足见制瓷手工业的规模庞大,及瓷业发展与繁荣。度尾境内陶瓷器出土实物,见证了老祖宗在千年之前就具有手工制陶业精致的工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宋朝期间,海上交通高度发展,尤其是南宋朝廷大力提倡海外贸易以补充国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仙游岭南窑烧制规模大、时间长,大量的瓷器产品,均为“外销瓷”,这与海上贸易活动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莆田是海上丝绸之路过往商舶蕃客的重要贸易口岸,拥有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三大优良的港湾,又与贸易繁荣的泉州港毗邻,海上航道条件成就了古往今来丝路扬帆、商贾辐辏的繁华盛景。
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在我省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一批水下文化遗存,还出水大批陶瓷器标本。该中心表示在莆田发现的水下文物是最丰富的,这也证实了莆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2008年,由多方专业考古力量组成的科考队,曾在南日岛附近水域发现了自宋至清的多处沉船遗址,并在其中找到大量瓷器。这一发现,有力印证了莆田的南日及兴化两条水道都曾是海丝传统航线的组成部分。
据史料,早在唐代,枫亭、白湖、秀屿、江口等口岸已经是地方货物流通的重要口岸。宋元对外贸易,以荔枝干、瓷器、蔗糖、海盐等货物为大宗物流货物。据北宋蔡襄《荔枝谱》记载:“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而度尾位于闽中木兰溪上游,渡口码头就在潭边市附近的木兰溪,顺着木兰溪,直通三江口,进入兴化湾;另有一条古驿道,从永春县湖洋进入惠格岭、埔尾、中岳、石牌兜、度尾、潭边鹿鸣桥、上梧街、大济桥、金井直达仙游县城,往枫亭港口,进入湄洲湾。水、陆两道的交通便利,为度尾瓷器产品对外贸易提供有利的商贸发展之路,为莆田丰赡的历史文化增添精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