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山上寻虎踪 天开石室自藏烟
□翁志鹏
石室岩寺位于凤凰山公园旁的大象山半山腰上,“石室藏烟”是莆田的二十四景之一,曾有考古发现,山上有“二石室及巨人迹石”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石斧等),为古人穴居之所,故称为石室岩。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景区建设投资力度,修建了登山石阶,进一步完善了景区的配套设施,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沿着渠道行进,远远便可看见半山腰的石室岩寺,从山脚下拾级而上,抛开城市的喧嚣与生活的烦恼,山中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有传说,唐朝时,这里林木茂盛、野兽出没,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妙应禅师云游凤凰山,在这里找到一处石洞(室),遂栖隐于此,在石洞内习禅清修、潜心佛学,并开始在此建寺,成为石室岩寺的开山祖师。“坐则多日不食,行而二虎相随”。据传说,一天深夜妙应禅师在洞中清修时,有两只猛虎突然闯进洞中,祖师不慌不忙,用竹杖、禅理制(驯)服二虎。被驯服后的二虎终日紧跟祖师身后,如影随形。至今石室岩上仍存有一块刻着宋代司法参军方左钺所写的“伏虎岩”的篆书石刻,风骨遒劲,石室岩被称为伏虎岩,妙应禅师也有了“伏虎祖师”之称。
在石室岩寺后,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石室寺塔,石室寺塔为方形砖身楼阁式结构,塔的基座为石构,楼板、回廊、护栏、出檐均为木构,现因年久风化脱落,目前仅残存有部分木楼板。塔的四角是空心构造,塔身设有佛龛,形制与西安香积寺的唐代所建的砖塔近似。
石室寺塔共有七层,边长3.86米,通高约20米左右,从市区远眺该塔,犹如一支硕大无比的金鞭矗立山中,大有直指青天之势,也被老百姓称为“金鞭砖塔”。据说,建塔的初衷是为了镇邪扶正而建,石室寺塔始建于南宋时期,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建,宋代修建的石室寺塔为五层的石塔,倾颓后在石塔旧址上重建砖塔,因受佛经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影响,砖塔改为七层。
在石室寺塔不远处,有一块巨石悬在空中,状如舌头,被老百姓形象的称之为“龙舌石”。“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古时候石室岩前的广袤平原都被海平面所淹没,海水一直淹至龙舌石前,而龙舌石状如舌头伸向海里汲水,山上的土地神担心龙舌石把整个东海都汲干,便上奏玉帝,玉帝为了镇住龙舌汲水,派天神在‘龙舌石’前盖了一座北极殿(现殿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由于石室岩所处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加上山中林深木茂,每年的春夏两季时,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雨雾不易散去,同时,山上的石洞也把云雾‘锁住’,等到太阳升空照射,云雾便从石洞中逐渐腾空散去,形成了‘石室藏烟’的自然奇观”。采访中,石室岩寺住持释妙敬告诉记者。
悬空的龙舌石也造就了“海印洞”,随着时间的推移,洞顶的“龙舌石”上有古榕盘石而长,枝繁叶茂,绿荫蔽天,如今也成为石室岩的一大景观,令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石室空山兽伏虎,根盘古木欲乘龙”。清代邑人陈池养曾形象地描绘出古榕盘根错节抱石而生的奇景。
据说,隆庆三年(1569年)冬,里中进士陈经邦为母卜葬于岩下,夜宿临时搭盖的茅舍,忽闻虎啸于舍外,翌日命人寻至虎穴,以火焚之,草木树林随之焚尽,古刹基址显露无遗。陈经邦登岩观眺,发现此处风光秀丽,感慨不已,迨其官至礼部尚书之时,有感于妙应祖师庇佑,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倡议大兴土木,重建佛殿,并在寺后建造北极玄天上帝殿,以取水制火(北方属水),从而开了此山佛、仙同居之先河。后又陆续增建大士殿、祖师殿、八仙阁、山门和香积寮等,恢复古刹旧观。陈经邦告老返乡之后还在山上课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