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利笔化钢刀 一心为家国”——怀念老革命家许彧青

    “利笔化钢刀 一心为家国”——怀念老革命家许彧青

      □余美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瞻仰、追思、学习革命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县作家协会一行风尘仆仆地踏上钟山这一片神圣的土地上,寻找红色记忆,来瞻探老革命家许彧青在钟山的故居。

      于1913年出生(1986年逝世)的许彧青,原名许国经,仙游县鲤城人,父辈居钟山。许彧青先辈自1930年7月参加革命后,积极入团、于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曾于1933年9月任共青团临时县委书记。他曾于1934年4月赴马来西亚,教书,写作。“七·七”事变后他回到祖国,随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解放后,许彧青前辈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副省长等职。

      1934年,土地革命斗争激烈,许彧青与罗迎祥等同志曾在园庄霞山村顶洋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开展反饥饿斗争,只是中途被当地武装驱散。1934年4月,因被叛徒出卖,莆田、仙游两县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许彧青被迫离开仙游,前往马来西亚。通过瞻探学习,才了解许彧青去马来西亚的内幕。

      1937年抗战爆发后,许彧青回国,后随新四军第2支队继续北上抗日。从小爱学习的许彧青,曾任新四军第2支队随军记者、新四军政治部《抗敌报》主编、《火线画》主编及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还以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名义,宣扬报道中国抗战形势,激励战友努力奋战。“杀”人不动刀,却能摧毁敌人的意志,这就是军中一支“笔杆子”的魅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看重的许彧青,握紧手中的那一把笔杆子,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鼓舞人心的文章,不断激励我军斗志,打击敌人。他的文章,如同掷向敌人心脏的“钢刀”。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分子,也是革命队伍中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历任新四军第6师16旅46团3营政治委员、16旅教导大队政治委员、16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16旅滦高警卫团政治处主任”……许彧青前辈的革命历程,让人肃然起敬。

      “解放战争时期,许彧青还先后任华中军区随营学校政治处主任、雪枫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厦门市委宣部长兼厦门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当我站在钟山鸣和村一座陈旧的民屋前时,正午的阳光正直直地打在这座土墙砖瓦构建的旧屋上,旭辉灼目。轻轻地迈进这座已荒废的旧居,只见屋内分前后2进,中有天井,左右2护厝。除了后厅堂的屋顶有翻修的痕迹外,许彧青故居略显沧桑的暗黄土墙,陈旧的木板门窗,天井边葱青的野草,无不让我有时光倒流的恍惚感。这,就是许彧青前辈生活过的地方!旧门旧窗漫时光。流淌的是时光,留下的却是光辉。

      “新中国成立后,许彧青还历任福建省文教厅厅长、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副省长、龙岩地区革委会副主任、中共龙岩地委副书记、1983年还参加省顾委筹备组”,“福建省原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许怀中,还是许彧青先生的堂弟”,知道我们是来探许老前辈的故居,作为许彧青的近邻,一老村民热情地在前面引带,滔滔不绝,语气里满是自豪。

      时势造英雄,危难显大义。许彧青等前辈在国家危难时刻,毅然投身革命的作为,触动人心,令我敬佩。一个文情并茂的才子,不畏艰险,攀山涉水参与革命斗争,努力把手中的钢笔,当做一把锋利的钢刀,跟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一起——“赶走侵略者、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让人民当家作主人过幸福的生活”,是革命者奋战的目标。如今,无数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江山如画,人民丰衣足食。

      先烈们的事迹,仿如一首澎湃起伏的歌,催人奋进,让我们斗志昂扬!“利笔化钢刀,一心为家国”——站在许彧青前辈故居的厅堂中,许彧靑先生紧握手中笔,豪气冲天的形象如在眼前。为党为人民贡献一生的许彧青等革命者,是钟山人民的骄傲,也是仙游的骄傲,更是祖国的骄傲。舍生取义,保家护国的英雄们,永远是后代子孙学习的楷模。

      “以前贤为镜,能让蒙尘的心灵得到净化,坠落的灵魂受到鞭策,低俗的人生观得到升华”,瞻探名人故居,怀念革命先贤,如照明镜。逝者已矣,但他们高尚的情操、奋进的精神却一直在鼓舞着我们。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