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岛百岁医师的奉献情怀
图为佘美玉在为病人诊断。
◆求学之路崎岖坎坷
南日岛上有位百岁女医师佘美玉,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已近期颐之年,依然耳聪目明。她能记得住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日期,说得出就医生涯中琐细的过往。
佘美玉出生于1923年,父亲佘天福是草湖海堤的建造者之一,在岛上颇有威望。新中国成立前的南日岛,是一片贫瘠荒芜之地,颇有远见的佘天福准备将仅在家乡上了两年学的佘美玉送往涵江求学,却遭来家族宗亲的嘲讽和反对。“女孩书读高了是要远嫁吧,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了”……这种嘲讽一直伴随着她漫长的读书生涯,隐隐刺痛着佘美玉幼小的心灵。佘美玉决定用优异的成绩与世俗的声音抗争到底。她忘不了自己挑着书和干粮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城里求学的情景。那个年代,一个海岛孩子求学的艰辛,是多少人无法切身体会的。
小学即将毕业,父亲生病去世,家里失去经济来源的佘美玉险些辍学,勉强维持到初中二年级,母亲又突然离世。噩耗传来,正在咸益中学就读的她如被雷击一般,号啕大哭。父母撒手人寰,家里只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年幼的弟弟,谁来供养她一个长女读书?谁又能接替父母将一群孤儿抚养成人?办完母亲丧事后,佘美玉思虑再三,抹干眼泪,决定回校收拾行李,回家务农,抚养幼小。
恰好校长看到她背着行李即将离去的身影,赶紧上前询问究竟。得知这个弱小的女子遭受到如此沉痛的打击,为阻止她辍学,建议她为学校敲钟抵学费。经过校长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抚慰,佘美玉停下了回乡的脚步,继续留在无比留恋的校园。
高中毕业报志愿时,佘美玉坚决填报医学专业,立志走上一条治病救人的道路,奉献自己,帮助别人。
◆白衣天使悬壶济世
1950年7月,佘美玉从莆田卫生学校的前身——莆田公立圣路加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投身土改工作。时任南日岛区长李尚德握着她的手说:“美玉呀,全岛十几个村,你现在是我们岛上唯一的医护人才了。”在南日联合诊所工作,美玉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用弱小的肩膀托起岛民们的生命,不愿让父母的悲剧在乡亲中重演。
在没有车辆也没有手机的年代,病人求诊常常以托人带话的方式传递。只要听闻谁家有人生病,佘美玉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她常常徒步翻过九重山,半夜出诊到西半岛。岛上流传着一句话:“不管什么病,佘医生的手,一摸就好”。在病人的心目中,她是天使的化身。
1952年,南日岛战役爆发。佘美玉带领女民兵,支持福清救援队,抢救解放军伤员。
1962年,佘美玉被分配到德化105公路支援工作,在莆田第三分队分管卫生和安全工作,她的管理水平也获得了领导的称赞。在工地,除了当医生,佘美玉还带领民工们除草、通水沟、除“四害”,没有一天闲着。
医者,不仅医人身体,更引领精神。由于提前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加上工地的管理突出,在公路竣工大会上,佘美玉两次获得省一等功荣誉。
从医四十多年,佘美玉用高超的医术树立起自己的人格威信,人们对她肃然起敬。
◆舐犊情深终身未嫁
年轻时,美玉有两条齐腰的长辫子。她医术高超,人品端庄。可她清澈的眼神,写满忧愁和悲情。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美丽善良的女子一生未嫁?
1949年,佘美玉的妹夫抱病去世,三天后,妹妹的儿子佘成鹏出生。
1954年农历腊月的一天,在西沙联合诊所就医的佘美玉一早醒来,听到天空有飞机的声音,突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小弟文荣就读师范,弟媳怀孕六个月了(当时师范生可结婚生子)。这两天,正是放寒假的时候,小弟本该早早回家的。噩耗再次传来,新调来的机帆船“合展号”首航被台湾国民党敌机炸毁,美玉心心念念的弟弟同几个学生一起搭载了这艘船回家。
本该合家团圆的时刻,却成了佘美玉刻骨铭心的一年。她和南日岛十多家失去亲人的家庭一起,撕心裂肺地一遍遍呼唤着自己的亲人。她的人生从此进入至暗时刻。父母去世后,长姐如母,她一手将弟弟抚养成人,命运又将她挚爱的亲人夺走。几个月后,文荣的遗腹子佘建庭出生。
一次又一次遭受到亲人离世的打击,她立誓决不结婚,担负起抚养弟弟妹妹孩子的责任。
如今,即将期颐之寿的她膝下没有亲生儿女,生活起居由侄女建庭照料。由她抚养的侄儿侄女加上孙侄儿三代共有八人,大都已培养成材。
她一生的芳华,都无私奉献给了南日岛和家庭。
她不仅是佘家的姑姑,更是南日岛的姑姑。
许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