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治故里故事多
□余美云 文/图
前连古民居
踏在盖尾前连村的乡间小道上,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不远处,低调、质朴,毗邻而建的19座“丁”字形古民居,那褐瓦红砖的旧模样,犹如一群裹着小脚的小媳妇,腼腆、端庄、古朴。
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二十几万平方米,纵横长达2.5公里的前连古居,保留明清传统风格的古民居,存留两百多年。这些独具一格,古色古香的旧民居,是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不断吸引着远近的人们,来此寻梦寄怀。
素有“文化村”“笔杆村”雅称的前连村,以连姓为主。据连姓后人介绍,先祖是南宋的右丞相连治。自连姓始祖恺公入闽,至南宋隆兴年间,连治一族从连板迁居至盖尾前连村开枝散叶,至今逾八百年。连治的后裔——清代连春侯,在前连村为他生了4子,24孙,99曾孙,故建有19座房。至今,连姓的子子孙孙已达一万多人。
19座古厝,都是三进,左右为护厝。各护厝用墙壁隔开,庭院内却又有内过道把整个庭院相连。斗拱角翘、内里风格、外观难得一致的古屋,全是榫铆镶嵌而成的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雕功精湛的石雕、木雕、砖雕作品,彩绘图案,雅致质朴的古居,有着古建筑最显著的特征。
这些古居,就住着连姓一族的族人。远看,面宽5间、7间、9间、11间,乃至19间的19座古屋,排成巧妙的“丁”字形——阿头祖厝、田厝等6座房,稳稳当当地镇在“丁”字形的“一”字画上。而旗杆厝、旧厝、中厝、下张厝、仙公厝、阿毛厝、和阿五亭、阿六亭8座房,则坐在“丁”字的“竖”笔画上。“丁”字形的钩笔画上,则安排后建的下过溪厝、顶过街厝等建筑屋收尾。阿五、阿六建的“大户侯”厝,数阿五建的最出彩。面宽三进,右边是二层三间的护厝楼(称听涛楼、或公子楼),左边为护厝,书堂,仓库。“听涛楼”,曲形栏杆排座椅的楼围设计新颖。屋顶二梁灯架及斗拱、雀替,垂梁上均精雕细琢,贴金绘彩。楼上墙壁遗有清代名人行书墨宝——“龙飞凤舞”四个字。19座大厝,其中,有11个小天井的“顶过溪厝”,规模宏大,尤为独特。
古居的窗户,明显可见有菱形几何图案,木雕古钱圈。每个大门左右墙的砖壁上,镶红砖雕,有两百多幅用浮雕、透雕、线雕、阴雕等技法完成的灵蕴山水画、神话人物画、花鸟虫兽画。墙头彩绘画,画面鲜活。艺术性和实用性兼具的雕作与画图,令观者大开眼界。每一户陈旧的木门上,以“上党家声大,凤阿世泽长”的醒目对联示宗派堂号,极为独特。门前一对对迎风摇曳的大红灯笼,仿佛在向人们倾诉岁月的沧桑。这些饱经风霜韵味无穷的老屋,让人有“天地时焕春,人屋日见老”的感慨。
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的“旗杆厝”门前,至今挂着书写“亚魁”的匾额。这是厝主人连上进在同治年间中第五名举人时,由官府赐的匾。因门前大埕左右各竖着一对旗杆夹,故称旗杆厝。旗杆厝前,高耸的旗杆是连姓古居里一面催后辈奋进的旗帜。村里大宗祠的厅堂上方,悬挂历代朝廷敕封或达官贵人赠送的匾额。
独一无二、又不张扬的“丁”字构造古居,蕴含着后世子孙“人丁兴旺,文才豁达”的深意,体现连姓先人的智慧和“良苦用心”。正对着“文笔峰”的前连古厝,地灵人杰,科甲联芳。世代耕读,诗书传家的连氏一族,不谈古贤,就论现代,连氏子孙现有硕士百人,博士五十多人,本科生过千人,还有国家级剧作家、文艺家、艺术名家等,也算是不负祖望,子孙兴旺发达。
作为莆田市“红砖区”的样本,已入选省级“五古丰登”示范点的前连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内的古街、古厝、古寺庙、古树、古桥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迹。我们,当珍之,护之,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