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莆仙民俗的影响
□余学范
晋及五代时期大批中原士族避乱入莆,带来了中原古汉语,也带来了中原的礼仪习俗文化。其记载在四书五经中的礼仪又通过典籍和历代学子薪火相传,保存下来,对民俗加以指导、规范,产生巨大影响。而民俗也通过口口相传,跨越时空,一代接一代,绵延不断。一些莆仙民俗源远流长,可以和儒家经典相印证,属于我们仍在传承的最古老的民俗。
一、 婚礼
中国古代认为婚礼是人伦之首,从周代就确定了六礼,代代相传。至今莆仙民间传统婚俗中还存在六礼的遗迹。六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或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下是莆仙传统婚俗的部分礼仪,只列与“六礼”有关的。
按照传统婚俗,男方父母委托媒人提亲。如女方同意,双方就通过媒人交换庚帖。俗称“开生日月”。相当于中国古代婚制“六礼”中的纳采和问名。
男方将女方庚帖放在灶神像前,如三日内家中无异事,则以为兆示吉祥。又请人根据女方庚帖占卜,看当事人的婚姻是否合宜。俗称“合八字”。卜得吉兆后,男女两家通过媒人商定聘金、嫁妆。男方选定吉日,派双数个妇女,穿大红衣服,手执花雨伞,带礼物和一部分聘金去女家“放定”(下定),婚姻之事于是定。女家以礼物敬告神佛和祖先后,收下一部分,并备礼物回送。这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吉。
男方在迎娶前择日将礼物及尚未付清的另一部分聘金装入礼盘,送往女家。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征。
男方择定成亲迎娶日期,称为“请日子单”或“看日子”,通过媒人用红签通知女方。女方以红帖回允。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
男方派花轿到女家迎亲,举行结婚大礼。“六礼”中有亲迎,但是今莆仙婚俗,新郎不亲自去女家接新娘。
婚礼“六礼”很复杂。民间有专门主持这种礼仪仪式的人,不但懂得“三书六礼”,会写请帖,还懂得上头之礼,如何挂贺幛,懂得婚礼上新郎新娘拜见参加婚礼的男家亲属的次序和称呼(俗称捧称呼)等,婚家往往雇用他们去策划、指导。
二、冠礼(上头)
按照莆仙传统婚俗,新郎新娘都要在结婚前一天晚上举行上头仪式,这个晚上就被称为“上头夜”。除了其他活动外,男子“上头”主要是理发、梳头(往复三次,象征加冠三次,见下文),祭祀敬告祖先,戴礼帽,穿礼服(俗称上头服)。然后,请家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给新郎起字,在厅堂墙上挂“表德”。上头仪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这与古代的冠礼基本相同。古代冠礼十分复杂,但主要是“冠而字”。加冠三次,穿上礼服。然后,主持者还要给冠者取字。据《仪礼·士冠礼》,“冠者立于西阶东南面。宾字之,冠者对。”宾即主持冠礼者,在莆仙是家族内长者。莆仙上头仪式,是古冠礼的遗存。
三、请转马
“请转马”的民俗也很古老。在莆仙,结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早上,新娘的兄弟来迎接新郎新娘去女家。女家中午设宴招待。新婚夫妇于当天下午回夫家。这在莆仙称为“请囝婿”,也有的地方叫“请转马”。这与先秦“反马”的风俗相当。
《左传·宣五年》记载:“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冬。来。反马也。”唐孔颖达疏:“礼:送女适于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于夫。若被出弃,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复归也。”“宁”即归宁,叔姬回娘家看望父母。
按照礼法,古时北方地区嫁女,新娘乘马出嫁,这马就留在夫家,表示新娘不敢认为夫家已真正接纳了她,留着马,以备如果被丈夫遗弃,就乘着那马回娘家。三个月后,夫妻感情已牢固,夫家就派人把那匹留下的马送还女家,表示丈夫要与妻子白头到老,这就是“反(返)马”的意思。那么最迟在春秋时代,已经有“反马”的风俗。
可见今莆仙“请转马”的风俗来自古代的“反马”。只不过春秋时“反马”是在结婚三个月之后,今莆仙则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封建时代的人们不敢说“反”,改成“转”。
四、以左为尊
莆仙婚宴设“横头位”。婚宴上贵宾在厅堂就坐,餐桌(八仙桌)排成两列,一列在左,一列在右。主桌是离大门最远那一横排的两桌。主桌面向大门的四个位置让给尊贵的客人坐。其中最左边的“横头位”最尊贵:由新郎祖母的兄弟就坐。要等到他坐下后,酒席才能开始。这是古代席位以左为尊风俗的遗存。《仪礼·乡射礼》曰:“左玄酒”。汉郑元注:“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大意是:如果尊者脸朝北,那么左在西边,以左边的位次为尊位。据此,如果尊者脸朝南(莆仙民居一般朝南),尊位应在东边第一位,正是莆仙“横头位”。
五、告祖
莆仙人每逢家族有重大事情,都要“告祖(告于祖先之庙)”。婚俗,夫妻拜堂后要举行告祖仪式,新郎带新娘祭拜祖宗。又如,在婴儿出生满月举行的仪式上,要抱婴儿到厅堂祭告祖先。《礼记·曾子问一》曰:“诸侯适天子,必告于祖。”《白虎通·三军》说:“右论告天告祖之义。”古时候大夫家有家庙。现在莆仙普通老百姓只在厅堂后面设祖宗牌位,告祖仪式就在那儿进行。
六、行傩
行傩指每年元宵节期间的迎神赛会,那时莆仙各地都会将神像抬出庙,绕境巡游,祈求消灾赐福。当队伍经过时,家家户户设香案、烧柴草迎接,叫接行傩。《论语·乡党》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阼“古指东面的台阶)。”《吕氏春秋·季春》曰:“季春之月。国人傩,九门磔禳(指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以毕春气。”
七、浴兰
莆仙端午节有不少民俗活动,而以五月五日这天最多。其中之一就是在这天清晨,家家户户采集“午时草”,到午后煎汤,人人沐浴,然后换上夏装。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古时称“浴兰汤”。屈原《九歌·云中君》曰:“浴兰汤兮沐芳。”王逸注:“兰,香草也。”意思是在祭祀神灵之前,必须用香草煎成的“兰汤”沐浴,使自己洁清。《大戴礼·夏小正》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大意是在端午节那天采集香草煎汤沐浴。因为五月是“恶月”,洗浴可以驱邪避毒。莆仙至今保留这一风俗。午时草是人们在端午节那天到野外采集的各种青草、树枝树叶、黄豆植株等。一般不拘泥于某几种,但其中要有香草,如菖蒲、艳山姜(粿叶)、埔姜(俗称慕香)等,可知“午时草”代表香草。
由上可知,1、这些民俗都可以从儒家经典中找到出处,是儒家思想与莆仙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且大部分是婚礼或与婚礼有关。2、冠礼(上头)留存的古礼俗最齐全,《礼记》:“冠者礼之始也。”中国古代重冠礼。而“请转马”已经名存实亡。3、向来中国的学者对民俗存鄙薄的态度,认为不足道,很少给予记录。以上这些见于儒家经典的古代礼仪,运用于相关的民俗活动中,一代代传承下来,也就成了民俗,儒家经典也成了民俗的教科书。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而且已与地方文化融合,已经形成地域特色,起码没有那么繁琐。4、莆仙历来重教兴学,科甲鼎盛。在书香门第,望族中,或者官学、书院、学塾中,总有鸿儒大师,可以引经据典,指导像婚礼那样的繁文缛节,以及其它一些民俗活动。直到今天莆仙民俗仍有古代遗风。儒家思想影响了莆仙民俗,又在民俗的传承上起重要作用。这些礼仪民俗能流传到今天,与儒家思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不能认为只靠口口相传。
古民俗为追溯莆仙文化的源流提供线索,也说明儒家思想影响深远。